
美發現能殺滅白血病細胞的抗體
美國研究人員近期報告說,他們發現了以一種白血病細胞為靶點并將其直接殺滅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這有望為治療白血病提供新療法。報告說,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美國最常見的血癌,這種白血病細胞能表達高水平的表面糖蛋白受體CD44。一種名為RG7356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能夠綁定CD44并向它傳遞“死亡信號”。該抗體對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具有毒性,但對正常的免疫B細胞幾無影響。
澳研究出首個H7N9禽流感快速測試法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科學家表示,最近已經研發出H7N9禽流感的快速測試法,可降低病毒擴散的風險。據報道,該檢測方法是由昆士蘭州病理學機構微生物學部門的實驗技術人員和皇家布里斯班婦女醫院的昆士蘭州兒科傳染病實驗室聯合研究成功的。昆士蘭病理學研究室改良現有禽流感病毒測試方法,只要采取疑似病患喉嚨和呼吸道樣本,透過篩檢即可證實是否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昆士蘭州政府表示,這種檢測方法將在確保澳大利亞不受禽流感侵襲方面起到關鍵作用。
德國研發植入微芯片技術
德國圖賓根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微芯片,能使罹患視網膜色素變性(RP)退行性疾病的盲人重見光明,且無需輔助的外部可見設備。當該芯片被放置在眼球后方時,能使天生具有RP的恢復視覺功能。這種外部供電的光敏微芯片將通過手術植入患者的視網膜表面下方,同時進入黃斑區。黃斑位于視網膜中央,是視力最敏感區域,負責視覺和色覺的視錐細胞就分布在該區,因此任何累及黃斑的病變都會引起中心視力的明顯下降、視物色暗和變形等。而芯片植入這一位置能夠對光學組織進行電刺激。令1500萬患者告別失明,部分恢復自己的視力,且無需眼鏡或屏幕等外部可見設備的輔助。
瑞典開發出防止化療副作用新藥
瑞典林雪平大學近期開發出一種新藥。不但能夠防止化療產生的毒副作用,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強化腫瘤的治療效果。一個國際藥物評估組織正在對該藥的臨床效果進行驗證,新藥有望在1到2年內上市。新研究從一種被稱為錳福地吡(mangafodipir)的藥物開始,這種藥物通常作為核磁共振檢查的造影劑。林雪平大學教授羅夫·安德森稱,他們發現錳福地吡會影響氧自由基的形成,而這是導致化療副作用的一大主要原因。為了避免錳可能帶來的危害,研究人員用鈣對錳福地吡中的錳進行了部分替換,生成了一種名為鈣錳福地吡的化合物。實驗證實,新生成的這種化合物不但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護健康細胞、抑制癌細胞,還更加穩定和安全。
古巴研制出第二種肺癌疫苗
古巴分子免疫中心研制并注冊了一種新的治療肺癌的疫苗RACOTUMOMAB,這是該中心繼CIMAvaxEGF之后研制出的第二種肺癌疫苗,也是該中心2012年最大的科研成果。
古巴分子免疫中心主任阿古斯丁-拉赫說。新疫苗RACOTUMOMAB使用方便,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激動人心”的效果,并在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大會上獲得廣泛認可。拉赫表示,RACOTUMOMAB今年將開始批量生產,這將使更多的古巴肺癌患者獲得及時的干預和治療。它在海外的注冊也已進入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