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冰新

上海盧灣區皋蘭路18號,一幢始建于1933年的五層老建筑。2011年9月,寶馬互聯駕駛中國研究院以及寶馬集團Designworks USA上海工作室坐落于此,與思南公館、周恩來故居比鄰而居,其距離上海最繁華的淮海路咫尺之 遙。
站在屋頂花園享受片刻時光,你就能理解BMW互聯駕駛中國研究院總經理楚力(Alexis Trolin)的那句話:“這里更接近年輕人。”寶馬互聯駕駛中國研究院是繼慕尼黑和硅谷之后的第三個寶馬全球性研發中心,研發重點集中在駕駛安全、便利性及信息娛樂應用等數個領域。2006年,楚力在寶馬慕尼黑研究院工作。2010年3月,他來到上海組建研究院。提及設置寶馬中國研究院的緣由,他透露寶馬主要意圖是為特定市場開發量身定制的方 案。
3名德國籍和25名本土工程師構成了寶馬互聯駕駛中國研究團隊,其平均年齡僅為29歲。年輕工程師對中國的潮流變化更敏感,慕尼黑總部則希望通過靈活開放的開發流程,令其能捕捉和預見瞬息萬變的中國市場。
寶馬互聯駕駛中國研究院看上去很像一個創業型IT公司,其內部裝飾與氛圍則透露出創意氣息。在一層的開放性實驗室,寶馬與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合作,進一步吸收和了解年輕人的想法。隨著車聯網技術的日趨流行,越來越多的汽車公司正竭力改變研發中心嚴謹刻板的形象。就在一個月前,奧迪中國研發中心即落戶北京798藝術區,與諸多設計師、畫家做鄰居。
通過《碟中諜》等系列電影,寶馬曾給世界展現科技感十足的酷車形象,而在真實世界,寶馬的確正在開發此類酷應用。
在中國市場上,寶馬Connected Drive系統、通用安吉星、豐田G-book、奧迪Connect等均在做相關的系統集成。寶馬的做法并非直接從事新開發,而是秉承“有限”和“快速”的理念提供給第三方應用包,直接把相關應用植入車內。
智能手機的普及與移動應用軟件的日益豐富,使得車載多媒體系統不再局限于導航、收音機、電視和DVD播放功能,汽車廠商亦爭先恐后推出整合安全、娛樂、舒適以及便利性于一體的車載互聯設備。
但多并不意味著好。在項目選擇上,寶馬以消費者習慣為依據。較之于其他品牌,寶馬中國消費者頗為年輕化,對車載信息娛樂需求頗高亦更具個性化。寶馬基于流行社交網絡與音樂研發平臺,集成中國車主使用頻率較高的諸多潮應用。百度音樂和豆瓣FM亦在此列。
百度音樂是寶馬互聯駕駛合作的首個應用軟件供應商。使用時,裝有百度音樂軟件的智能手機與車輛連接,iDrive系統則自動讀取該軟件中的音樂,通過百度音樂進行在線聽歌與歌曲下載。
而豆瓣的集成應用亦僅耗費10周。寶馬互聯駕駛研究院的團隊成員張夢茜透露,能在短時間內開發上線新的軟件服務,得益于寶馬一站式研發流程。在寶馬上海研究院,軟件開發人員與界面設計人員匯聚在實驗室,整合工業設計、軟件開發、測試等諸多環節,以縮短研發時間。同時,該設計團隊亦面向第三方吸收外部靈感。
上海實驗室還將寶馬全球推廣的互聯駕駛系統,針對中國用戶的習慣做適應性的開發與改進。譬如寶馬在美國與Twitter合作,在中國則與新浪微博合作。針對諸如限速規定、信號燈模式等特點,寶馬正開發適應中國市場的路標識別技術、車輛超速預警技術與自適應巡航等技術。
寶馬在國內首個推出支持手機應用的車載系統,安裝客戶端連接后就能實現中控臺屏幕操作。由于汽車的使用環境和手機完全不同,駕駛互聯系統要求簡便操作。
固守安全性優先,寶馬對集成進入的應用有著嚴格的技術參數要求。例如微博應用在汽車駕駛期間不能翻頁,車輛停止時方可輸入內容。為了駕駛安全,寶馬不做觸屏設計,亦不支持復雜操作。新一代iDrive系統將控制旋鈕和觸摸感應板相結合,駕駛者手不用離開旋鈕即可進行手寫操作,更簡便也使駕駛更專心。未來寶馬在互聯駕駛安全性方面將側重用聽覺代替視覺,自動感應調節技術亦將大面積應用,例如汽車在加速或拐彎時將自動調節音樂音量大小。
App概念亦擴展了汽車的傳統功用,以往汽車研發追求長期穩定性,而新的互聯網思路則是完善核心功能后快速推至市場,然后再根據反饋改進升級。寶馬研究數據表明國內軟件服務商每月甚至每周均有新產品推出,而消費電子產品新功能的開發周期則長達12至24個月。因此更新速度更快的App很難直接在汽車互聯系統上開發。
如何將App應用功能植入寶馬車里?用戶需先用iPhone下載相關App。智能手機與車輛鏈接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購買價格不菲、相對應的適配器。另一種則是通過數據線連接,而后切換到汽車應用界面完成操作。在支持iPhone手機的基礎上,寶馬采用安卓手機的互聯應用功能也已基本完成開發,預計將在年內推出。
2012年8月,寶馬在中國推出的互聯駕駛服務,首先應用于BMW 5系Li車型上。
寶馬亦推出支持互聯網向車載終端發送位置信息的服務。用戶可直接在電腦上使用百度地圖查找目的地,并將目的地詳細地址、電話等信息發送至車上。
寶馬上海研究院內部數據顯示中國有3.8億智能手機用戶,大眾點評網每月點擊量超過14億次,微信用戶亦增長至3億用戶。“我用新浪微博與朋友做感情溝通,也每天都在用微信。”楚力對《環球企業家》說。上述應用亦是寶馬互聯駕駛研究院團隊下一步關注的內容。
寶馬上海研究院的嵌入式應用開發實驗室隸屬于Genivi機構實驗室。Genivi是非盈利性組織,它組織聯合汽車廠商、消費電子產品、通信和應用軟件開發公司向車載信息娛樂系統(IVI )市場注資并促進該行業創新,減低成本并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寶馬、通用、上海汽車、現代、德爾福、愛信等160多家廠商均是Genivi機構的成員。
作為Genivi機構的創始成員之一,寶馬主要研究iDrive系統與Android系統的功能性整合、可行性驗證與技術儲備。目前,寶馬在第二代iDrive系統基礎上已開發支持全屏多點幕觸摸、藍牙電話、互聯上網與3D導航等功能于一體的嵌入式多媒體系統。新系統可共享或銷售給iDrive機構中任何一家成員單位。
在楚力看來,汽車行業與移動通訊、消費電子在技術與應用的融合漸成趨勢,他希望將這三個領域集合在一起,作為未來最大的移動終端,汽車將是下一個“喬布斯”施展的舞 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