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陽
電商價值無需多言,無論是傳統零售企業,還是互聯網公司,又或者創業型企業都在不約而同地把目標鎖定在電商市場。對于今天國內的電子商務環境來講,市場大格局已有了雛形,阿里、京東、蘇寧易購位列三甲,騰訊電商易訊、沃爾瑪1號店緊隨其后,國美苦苦追趕,當當已被超越,百度電商早已折戟。
電商行業的市場格局還遠沒有到分定天下的時候,除了阿里有著穩定的市場地位外,其他幾大電商的排位都有可能出現變化,所以有的拼命沖刺,有的苦苦追趕。起步較晚、發展緩慢的國美電商在苦苦追趕著前面的對手,而發展較早卻已沙場折戟的百度電商更是失去了與其他電商企業競爭的機會。企業家們都清楚地意識到,在同一市場中,只有排在前三位才能得以生存,所以這兩年各大電商才不惜血本地打廣告、做促銷。但是,對于電商市場競爭來講,只有錢還遠遠不夠,技術實力、物流能力同樣重要。
目前,在電商領域,最難做的是國美,國美的內部矛盾使其錯過了電商發展的黃金時機,蘇寧易購的趁勢崛起更是讓國美不爽,何況蘇寧前面還有規模更大的京東,而國美前面還有騰訊易訊和1號店。雖然這兩年國美在不斷地調整電商策略,先是完成對庫巴的控制,又是對庫巴、國美在線雙平臺整合,還與當當達成合作,但這些動作并沒有讓國美電商有太大的起色。雖然目前國美與競爭對手有著較大差距,但國美沒有完敗,仍有機會逆襲,但前提是要放棄那份傳統零售業霸主的驕傲。
目前,國美只是失去了獨自與競爭對手抗衡的能力,但還有兩條大路可選。
第一是說服李國慶,全資收購當當。當當在電商的競爭當中已經顯現發展疲態,作為老牌電商已陸續被后來者追上,除了上市初期有過短暫的盈利,更多的時間是處在虧損當中,市場份額也在不斷下滑。雖然李國慶很要強,一直對當當的發展保持自信,不愿出售,但國美以恰當的收購方式還是有機會完成收購的。以目前當當的4.5億美元市值來算,這筆收購國美至少需要掏出5億美元巨資,當然這筆錢國美還是拿的出來的。
如今,電商市場的競爭可用慘烈來形容,國美、當當都較為落后,若雙方仍都單兵作戰,獲勝能力均顯不足,但國美若能成功收購當當,兩者合力可一舉沖擊行業三甲地位。目前,當當與國美只是合作,這種合作關系非常脆弱,因為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無法達成一致的戰略目標。不過此前的合作關系對收購之后的整合將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第二是引百度入股。百度屢屢在電商市場碰壁,樂酷天關門,愛樂活轉型,百度渴望取得電商市場地位,尤其被阿里廣告業務超越,更是刺痛著百度。此前坊間傳言,蘇寧易購發展之初百度就有意入股,不過蘇寧沒有同意。若國美現在邀百度入股,百度必然會欣然加入。國美現在缺流量、缺技術,若引入百度,國美電商的流量、技術將瞬間增強,軟實力的提升將會增強國美的競爭力。
百度想要的是電商廣告市場,扶持國美電商發展,才有機會奪回更多的電商廣告市場。國美要做開放平臺第一步的技術就很難達標,要從開放平臺收廣告費用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把開放平臺的廣告利潤讓給百度,雙方各取所需將會形成共贏。
無論從市場份額、技術實力,還是物流建設,國美都已很難與對手同日而語,放棄執念,不再固步自封,才能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市場留給國美的時間不多了,應該盡快做出抉擇,做出改變。若最后百度收購了當當,那國美可就有苦說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