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曄
如果不常登錄雅虎郵箱,你或許根本就看不到這樣一條搬家通知:“中國雅虎郵箱于2013年4月18日整體遷移,8月19日停止服務,此后用戶的所有郵件和相關的賬戶設置都將被刪除且無法恢復。”對于互聯網老手來說,只需幾分鐘便能完成的遷移手續并不復雜,但郵箱的遷移僅僅只是個開始。
仿佛激起千層波瀾的一個石子,雅虎郵箱的關停帶來的是后續的無數麻煩。短短兩周時間里,你不僅需要把新郵箱告訴有郵件往來的人,還必須修改自己的淘寶、當當、卓越亞馬遜、豆瓣和果殼網的關聯郵箱,重新綁定銀行卡的保密郵箱、《魔獸世界》的賬號……當初只用一個郵箱地址即可注冊的方便,如今隨著雅虎郵箱的消逝變成一場慌亂的逃亡。
在雅虎用戶的眼中,這一變故盡管可以用企業的定位調整來解釋,也可以用數據的轉移來解決,但它最終還是讓用戶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工作事務、新聞資訊、網購信息乃至私人信件——這些由電子郵件呈現的記憶清晰地勾勒出我們的互聯網生活軌跡。
遙想2007年雅虎推出“終生郵箱”時的風光,給出所有電子郵件將被永久保存的承諾,我們不免想要追問:說好的一輩子呢?
雖然在雅虎郵箱之前已經有許多倒下的互聯網服務,比如中國博客網的關停、RSS閱讀器Google Reader的結束服務等,但多是因為互聯網服務的自然更替,是用戶流向了新的平臺。而郵箱是最基礎的互聯網服務,在尚有2%的郵箱用戶還在使用雅虎作為溝通工具和其他服務的綁定郵箱時,雅虎的主動離去就格外令人失望。
對于雅虎中國,這是一個終結,但是對于阿里巴巴,這更像是一個開始。早在今年2月阿里云搜索低調上線后,雅虎搜索的數據已經被并入,現在涉及到雅虎郵箱,用戶體系與郵箱數據將繼續被接入。未來,如果中國雅虎的郵箱技術團隊能夠順利轉移,阿里的數據平臺隊伍就將集合阿里云、淘寶技術支持部門三方的力量,完成云端、用戶體系、終端的全布局。
互聯網世界幾經驚濤駭浪,僅就電子郵箱而言,雅虎不是第一個關閉服務的,也不會是最后一個。當年中國雅虎發出的新聞通稿中,有過這么一段話:“雅虎不是把終生郵箱當一個產品來經營的,我們要打造的是用戶可以從一而終、共同度過的人生伙伴。”今天“終生郵箱”關停的結局,讓彌漫在互聯網之上的各種“終生免費服務”承諾也顯得蒼白無力,誰能保證自己一定能活過下一個10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