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華
柑橘果實營養豐富,色香味兼優,既可鮮食,又可加工成以果汁為主的各種加工制品。柑橘產量居百果之首,柑橘汁占各種果汁的3/4,廣受消費者的青睞。俗話說,桃三李四柑八年”說的是柑橘實生樹種植后8年才會結果。不過柑橘推行嫁接苗后,種植后第3年即能結果。但不少柑橘種植者由于不會管理,常出現該結果時遲遲不結果的現象。以下就柑橘早果豐產栽培技術作一簡介。
1 種植要點
柑橘果樹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與溫度、日照、水分(濕度)、土壤以及風、海拔、地形和坡向等環境條件緊密相關,這些條件影響最大的數溫度。即使差異0.5℃的氣溫有時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柑橘生長發育要求12.5~37℃的溫度。秋季花芽分化要求晝夜溫度分別為20℃左右和10℃左右,根系生長的土溫與地上部大致相同。過低的溫度會使柑橘受凍,甜橙-4℃,溫州蜜柑-5℃時會使枝葉受凍,甜橙-5℃以下,溫州蜜柑-6℃以下會凍傷大枝和枝干,甜橙-6.5℃以下,溫州蜜柑-9℃以下會使植株凍死。
柑橘對土壤的適應范圍較廣,紫色土、紅黃壤、沙灘和海涂,pH值4.5~8均可生長,以pH值5.5~6.5為最適宜。柑橘根系生長要求較高的含氧量,以土壤質地疏松,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2%~3%,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適宜。
2 選好品種
不同的柑橘品種結果有遲有早:如溫州蜜柑結果較紅橘早,同是臍橙,羅伯遜臍橙較紐荷爾臍橙結果早。從早果、豐產的角度考慮,選羅伯遜臍橙、福本臍橙等品種種植都能較早開花結果。
3 配好砧木
柑橘的嫁接苗由砧木和接穗組成。砧木是柑橘生長的基礎,也影響著接穗結果的早晚。我國柑橘生產不同地區和不同品種使用不同的砧木,能使接穗早結果的最優砧木為枳,枳砧錦橙、臍橙較紅橘砧的錦橙、臍橙提前1~2年結果。枳能做很多早果豐產柑橘品種的砧木,但在pH值高的堿性土上選用枳砧易出現植株葉片因缺鐵而黃化的現象,因此此類土壤上宜用資陽香橙或紅橘做砧木。
4 選地栽植
選擇疏松、土層深厚的土壤栽植,尤以通風、光照好的坡地為好,此類地方栽植柑橘能提早結果。為使早期產量較高,栽植密度應加大:如枳砧宮川溫州蜜柑,株行距3米×3米、畝栽74株,與株行距3米×5米、畝栽56株相比,早期產量就高得多。栽植時應使苗木根系水平分布,以利早開花。
有的柑橘品種如沙田柚,因具有自花不實或半不實的特性,為使其及時結果,提高坐果率,在新種植的沙田柚園要配置一些其他柚品種的授粉樹。授粉樹應具有與沙田柚相同或接近的開花期,具有較多的花粉,果實具有商品價值。廣西沙田柚選用砧板柚、早禾柚等做授粉樹。通常8~10株沙田柚配置1株授粉樹。
5 促花技術
柑橘開花前的花芽分化是花量多少的關鍵。促進花芽分化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7月下旬施壯果促梢肥,促發健壯的秋梢。秋梢是結果母枝,是次年抽生結果枝的基礎。9~10月秋梢停止生長后適當控水,以促進花芽分化。二是改變枝條的長勢。5—7月對生長角度小的旺長枝采取拉枝、吊枝和撐枝,抑制其頂端優勢,以促進花芽分化。溫州蜜柑、檸檬還可在9—10月對1~2年生的直立枝或旺長枝進行扭梢。三是環割。9—10月對主枝環割,使樹體積累養分,用于花芽分化。四是噴生長調節劑。8—9月噴布多效唑(即PP333)促進花芽分化,濃度為1000毫克/千克。
6 保護葉片
柑橘葉片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養分,植物體90%左右的干物質貯藏在葉片中。在果實采收前后噴布濃度為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可防止葉片脫落。遇冬季氣候干燥時,應適度灌水,防止落葉。對危害葉片的病蟲害,如炭疽病、紅黃蜘蛛、潛葉蛾等,要加強防治。
7 保花保果
柑橘年生長周期中有兩次生理落果,第1次在開花后,因授粉不良或沒有授粉受精所致,第2次是由養分競爭所引起。如開花引起養分競爭,或春梢與結果競爭養分、水分而造成生理落果。保花保果的關鍵是增強樹勢,培養健壯的樹體和良好的枝組。為防止生理落果,常采用春季施肥、環割和噴施藥劑的方法保果。就無核的臍橙、溫州蜜柑而言,尤其是臍橙,用藥劑保果效果顯著。
春季于花期給葉面噴濃度0.3%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溶液,待謝花后15~20天再噴1次。花期、幼果期環割可減少幼果脫落,方法同上。
臍橙、溫州蜜柑生理落果嚴重,常用藥劑保果。藥劑可用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研制、生產的增效液化BA+GA3(涂果型),每瓶(10毫升)加干凈冷水0.5~1.0千克(臍橙成年樹加水0.6~0.75千克、幼樹加水0.75~1.0千克,溫州蜜柑加水0.75~1.0千克)充分攪勻,配成稀釋液。在柑橘謝花后5~10天,用毛筆蘸稀釋液涂幼果整個果面,涂濕潤即可,不要涂成流水狀,一般涂果1次即有足夠的掛果量。對部分生長較弱或營養生長太旺而極易落果的樹體,可在第2次生理落果(不帶果柄的落果)開始時涂果1次。涂果可根據單株的掛果量決定,通常只需選部分生長較好的幼果進行。生長健壯的樹體,涂果后的坐果率在70%以上。1株健壯的臍橙成年結果樹涂果300~400個即可。
增效液化BA+GA3(噴布型)每瓶(10毫升)加干凈冷水10~15千克,充分攪勻后配成稀釋液。當柑橘70%~80%花謝時,用噴霧器對幼果進行樹冠噴布,第1次噴后10~25天再噴1次,對極易落果的樹可在謝花后30~40天噴第3次。噴后12小時之內下雨要選晴天重噴。
8 主要病蟲害
8.1 黃龍病
又稱為“橘癌”。由一種稱為韌皮部桿菌引起的細菌病害,通過嫁接苗木和一種稱為柑橘木虱的昆蟲進行傳播,對柑橘造成的危害極大,如任其蔓延,將會對柑橘產業造成死樹毀園的致命打擊,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8.2 瘡痂病
南豐蜜橘新梢、葉片、果實最易感染此病。葉片被害常變形,果實被害常成瘤狀,品質低劣,我縣稱為“釘子果”。
8.3 樹脂病
因發病部位不同而有各種名稱,發生在樹干上的稱樹脂病,發生在葉片上的稱砂皮病,發生在果實上的稱蒂腐病。在橘樹遭受凍后最易發病和流行。
8.4 腳腐病
腳腐病又稱裙腐病、爛蔸疤。主要危害根頸部和根。發病前期不發新梢,或抽生短而弱的叢生枝,葉色帶黃。根頸部病斑一般環狀蔓延,使病皮腐爛,葉片凋萎,直至死亡。其防治方法與樹脂病同。
8.5 煤煙病
煤煙病以病菌層遮蓋枝葉和果實,阻礙光合作用,嚴重時致使葉片早脫落,樹勢弱,甚至死亡。主要隨介殼蟲、粉虱、蚜蟲的活動而消長、傳播和流行。
(作者聯系電話:1398986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