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軍營 岳方
早期落葉病是蘋果生產上比較常見的病害之一,主要包括蘋果褐斑病和斑點落葉病兩種病害,它主要危害葉片,使其早期脫落、削弱樹勢,進而造成蘋果樹腐爛病加重,樹勢衰弱,結果壽命縮短,嚴重影響蘋果產量及品質。
早期落葉病主要由蘋果斑點落葉病菌和蘋果褐斑病菌引起。造成病害大發生的環境條件主要是降雨,高溫高濕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條件。蘋果斑點落葉病菌的特點是侵染后即可發病,并很快造成落葉,主要危害幼嫩葉片。斑點落葉病病菌以菌絲體在病落葉、病枝等病殘體或芽鱗中越冬。褐斑病病菌以菌絲體、分體孢子盤(器)在病葉、被害枝、果實上越冬,主要危害老葉片。
早期落葉病的防治重在預防。早期預防,則事半功倍,待葉片發病后再噴藥防治,效果則不佳。所以一定要注意早防早治,群防群治,統防統治。
1 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
一是早施基肥,基肥要在采果后施入,越早越好。肥料以腐熟的雞糞、豬糞、羊糞等優質農家肥為主,畝施優質農家肥4000~5000千克。并加入尿素20千克,三元復合肥每畝75千克和礦質肥每畝30千克。遵循“早、飽、全、深、勻”的技術要求,將基肥盡早施入。二是及時追肥。富士樹全年追肥次數應在3次以上,采用少量多餐制,并在每次追肥品種搭配上選擇三元復合肥+有機肥混合的配方(長效和速效結合可以互補),可以緩和樹勢,防治旺長。三是加強葉面噴肥。全年噴葉面肥次數在8次以上,以氨基酸原粉、佳果多葉面肥、磷酸二氫鉀、沼液為主。
2 優化通風透光條件
確保樹體行間作業帶在1米左右,樹高占到行間70%,畝留枝量6萬~8萬條。結合夏季修剪,可以運用拉枝技術,將果園行間的枝條拉至適宜株間,打開行間通風帶,加快果園內空氣流通,有利于葉片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積累更多的養分。
3 合理負載,優果優質
堅信優果優價的原則,力爭生產標準優質果。在疏果期間,堅持早定果,留中心好果,疏除多余的偏斜畸形小果,盡量留長枝果,并嚴格控制富士畝留果量8000~10000個,早熟果畝留果量10000~12000個。超量負載容易導致樹體衰弱,營養下降,是果實品質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生產中應特別注意。
4 科學防治病蟲害
根據多年實踐經驗,斑點落葉病在春梢期(4月下旬至5月下旬)和秋梢期(6月底至7月中下旬)發病重;褐斑病在6—8月均可發病,7—8月為發病高峰期。早期落葉病的侵染與流行,除與氣候有密切關系之外,更主要的是樹體營養,只要樹體健壯,葉片光合能力強,制造養分多,樹勢強健,各種病害相對就少。只要按照科學配方防治,一般9月底保葉率都在90%以上。生產上,許多果農都能堅持15~20天噴1次藥,但套袋后往往放松了管理,造成早期落葉病大爆發。所以建議蘋果套袋之后,結合早期落葉病防治,一定要加入葉面肥,可選擇兩種殺菌劑(治療劑+保護劑)+500倍氨基酸原粉+5%沼液+佳果多甜蜜蜜1000倍全園噴霧,每次間隔15天左右,堅持5次以上,就能有效控制早期落葉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