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燕 魯明
“要抓緊把膜覆上,給桃樹地搶點墑。”2013年4月23日,前一天的降雨剛過,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劉坪鄉鄧坪村四組村民鄧天明就抱起早已準備好的黑膜,和妻子一起奔向自家的桃樹地。望著雨后潮濕的地面,鄧天明難掩欣喜:“這該算是‘久旱逢甘霖了。”
地處甘肅省東部的秦安縣,是該省林果產業十強縣之一,也是全國的經濟林建設示范縣和“中國桃之鄉”、“中國蘋果之鄉”。但是,自去年冬季以來,秦安縣降水偏少,氣溫異常偏高,旱情旋即蔓延開來。
干旱“直逼”秦安縣的88.93萬畝林果樹。秦安縣抗旱防汛指揮部辦公室通報稱:“如果旱情持續發展,將對秦安林果樹的養分吸收、開花、坐果、抽枝極為不利,對春耕生產亦將造成很大影響。”
面對干旱少雨,侍弄果樹多年的鄧天明明白,必須抓住這次降雨機會,保墑抗旱。當日,降雨過后,他和妻子趕緊給家里的5畝桃樹地覆膜。“這是我連續第3年為桃樹地覆黑膜了。”鄧天明告訴記者,“這種黑膜保墑效果很好,成本低,一畝地只需花六七十元,且鋪一茬能用2年。從使用情況上看,一般如果露田的干土層為20厘米,覆白膜的地干土層會在十幾厘米,而覆黑膜的只有幾厘米,最好的膜下甚至沒有干土層。”
在這些桃樹地里,記者看到,一張張伸展開來的黑膜幾乎將桃樹枝葉下方的地面全部覆蓋,且黑膜邊緣需要壓土的地方,都被挖成了一條條小溝。正在田間工作的甘肅省大櫻桃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果樹病蟲害專家呼麗萍告訴記者,黑膜鋪起來比較方便。一般情況下,農技人員指導村民使用黑膜覆土時,都要求覆在土上的膜面一定要保持平整光滑且向小溝傾斜,這樣做不僅可以保持膜面不易破損,而且還可以形成集雨面,保墑抗旱。“這就形成了‘高壟覆膜,小溝集雨,穴施肥水的技術特點。”
“像今年這樣的干旱情況,覆黑膜和不覆膜的桃樹地,在保墑效果及其他方面上的對比是很明顯的。”說話間,呼麗萍領著記者隨意走進桃樹林中一處緊挨著露田的覆膜地塊中,分別從覆膜地塊的膜下和露田的土壤表層下取土查看墑情,并用手分別去捻兩塊地中取出的土,覆膜地塊中的土壤可以被捏成團,而露田土捏成的團則因含水率相對較低容易松散。她介紹說,同是干旱的年份,覆了黑膜的桃樹地,樹葉的長勢明顯較好,葉面比未覆膜的要大,樹葉的綠色也更深一些。
覆不覆膜,區別可不光體現在墑情上。鄧坪村一組村民鄧勤林頗有感觸地說:“桃樹地覆膜后,還可以起到增溫、減少病蟲害、抑制雜草生長等效果,更重要的是,與露田相比,覆膜后桃樹地的產量明顯提高,長出的優質果也多,商品果率能提高40%左右,整體效益能提高20%~30%。”
村民鄧成來補充說:“覆膜并不是林果地保墑最好的方法,與之相比,在地里覆草的效果還要好一些,覆20厘米厚的草,相當于年降水量達到400~600毫米時露田里的墑情。”記者在秦安縣的一些山村采訪時也看到,有村民將厚度高達15厘米左右的麥草覆在桃樹或果樹地里。
和覆膜一樣,覆草也需要對地塊實行全覆蓋,這樣做的好處除了保墑外,還在于麥草秸稈腐化后能變成很好的有機質,并可以改變土壤的理化性狀,改善土壤結構,降低化肥的使用量。一般情況下,連續3年覆草的地塊,其效果會比較明顯,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可達1.13%~2%。但是,由于覆草的成本相對比覆膜要高,而且需要解決草源問題,目前只能在一些有條件的地區進行推廣。
“在林果地實行頂凌覆膜等技術措施,正在成為秦安林果業抗旱的重要方法之一。”秦安縣果業管理局局長徐保祥告訴記者,從2009年開始,秦安縣大力推廣技術抗旱措施,目前實現覆膜的林果面積已達2萬多畝,超過2000畝實現覆草。
(據《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