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洋
摘 要:化學教學提倡教學反思。反思教學觀念,反思教學方法,反思教學過程。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強化反思意識,通過積極有效的反思,促進教學觀念的更新和轉變,以更好地促進自我的專業成長,更好地服務于化學教學。
關鍵詞:反思教學觀念;反思教學方法;反思教學過程
美國教育家波斯納曾經說過:“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反思+教學過程”的成長公式。在20年的化學教學工作中,筆者的所思所得如下:
一、反思教學觀念
教師要注重教學觀念的更新。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只注重技能的訓練、知識的傳授,把學生當作知識灌輸的對象,往往只是教師口述一些化學實驗現象,而不讓學生親自動手或觀看演示實驗,進而導致我國絕大多數學生逐漸養成不想問、不愛問“為什么”,也不知道要問“為什么”的麻木習慣。新課程綱要中明確提出:“改變課程過重于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本技能與基礎知識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筆者在知識教學的同時,關注過程方法和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教學觀念的更新。當然,這也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
二、反思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法上,筆者改變了過去過于強調學生接受學習、機械訓練和死記硬背的狀況,摒棄了原來那種“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是通過實驗來完成教學。做實驗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手段,它可以激發學生學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努力改進實驗,多做演示實驗,多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在現代化學教學中,學生喜愛的教學手段是錄像和化學實驗、多媒體動畫,因此筆者選擇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節,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變得愿學、樂學。
三、反思教學過程
1.反思作業布置
教師應帶著情感批改作業,情感教學對提高學生素質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多數教師不會在化學作業中寫評語,而只判斷正誤。相反,在批改化學作業時,筆者會像批改作文一樣寫一些簡短的、針對性的評語。這些滲透著激勵情感的評語有時能發揮出化學反應中催化劑的作用,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化學的興趣。
2.教學后記反思法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建議教師寫隨筆和教育日記。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教學科研的豐富材料。課后,筆者會把每堂課的整個過程回憶再現一遍。思所失,汲取教訓,彌補不足;思所得,發揚長處,發揮優勢;思所難,突破難點,化難為易;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釋疑;思創新,精益求精,揚長避短。這是教學過程中的寶貴“財富”。
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這正是“教后反思”的價值所在。
教學反思是無止境的,只有更好的教學,沒有最好的教學。在“反思—更新—發展—再反思—再更新—再發展”這樣一個無限往復、不斷上升的過程中,教師的態度、知識技能、行為方式變得越來越成熟,完成了從由“一般”到“優秀”的飛躍和從一個階段向另一更高階段的過渡,從而實現了教師的自我成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