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白
對如今大多數的年輕人而言,那些中國古老的傳統手工藝似乎只存在于歷史書的只字片語之中。當然這也并非絕對,至少在杭州西子湖畔,中國美術學院里的許多學子就在為這些被時尚風潮淹沒的老手藝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也許稚嫩的他們現在并不能復興日漸沒落的傳統手工藝,但他們的行動,卻讓人們看到了新生代敢于嘗試的沖勁,勇于展現的自信。
不必在意結果,他們走出象牙塔為傳統工藝而踐行,本身就值得贊許。
4月中旬,中國美術學院(以下簡稱國美)的學生們進行了一次展賣。這樣的活動在國美時常可見,但今次似乎有所不同,因為展賣品之中多了不少傳統手工藝的影子。黃行也參加了這次活動,雖然和往屆一樣的“生意清淡”,但黃行并不覺得失落,因為借這次展賣,他對傳統手工藝和民族傳統文化的再設計,有了更深的認識……
中華手工:你喜歡展賣這種活動嗎?對你而言有什么意義?
黃行:挺喜歡的,不管賣不賣得出去都是一種體驗。要知道自己設計出的東西和手工藝作品到底如何,就是得面向市場才更能體現出價值。反過來說,市場的反饋也是我們現在很需要的,甚至會決定我們以后的設計方向。
中華手工:除了展賣之外,你們還有沒有其他社會實踐類的活動?
黃行:我們每年都有下鄉,去年去湖州考察當地的民間竹編工藝,還以此為元素做了很多設計。我個人更喜歡這一類工藝實踐,在這個過程中能發現很多被遺忘的手工藝,這些都是中國千百年傳承下來,很有生命力的國寶。可惜的是,現在設計行業人人都在講創新,很多人都已經把它們無視了。
中華手工:你們現在做的設計是哪一類型的?你對設計有什么樣的看法?
黃行:什么類型都可以,看你自己喜歡做什么了。我個人比較偏好傳統的東西,我們最近很多畢業設計就是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元素的。中國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對當代設計而言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東西,最近我也一直在收集。希望以后中國的設計業界能多關注這一類民間工藝,它們才是中國的原創設計的根基。
4月初的時候,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和中國美術學院校團委在中國美院象山校區主辦了一場“西湖綢傘設計大賽”展示秀。在這次秀上,令人驚艷的不僅僅是那些精美復古的綢傘,RUN WAY模特社嬌艷如花的美女模特們更讓人印象深刻……這背后,是社長郭珈汐和團員們遠超平日的努力,以及她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對于傳統文化的推廣,她們不遺余力。
中華手工:RUN WAY模特社現在是個什么樣的規模呢?宗旨是什么?
郭珈汐:現在社團成員一共120多人,“以美為宗,學以致用”是我們的宗旨。我們一直努力把社團做成一個好的平臺,讓更多有自信、愛展示的學生通過這個平臺接觸到更多自己需要的東西。現在我們社里很多模特都已經簽了公司或者做了兼職。
中華手工:之前做過哪些比較有影響力的活動呢?
郭珈汐:2011年12月主辦了RUN WAY fashion show,2012年與藝心協會合作舉辦心妝面具秀,還有西泠印社首次服裝發布會“印尚西泠”的禮儀小姐與換衣義工。校內大大小小的演出活動也有很多,包括給美院服裝系與攝影系做過多次模特和演員,最近舉辦的這場西湖綢傘秀也是一個。
中華手工:你們的活動很多都與傳統手工藝有關,你們很喜歡嗎?
郭珈汐:可能由于在美院的緣故,我們社里很多人都喜歡傳統文化和藝術,接下來有一場秀就是關于傳統服飾的。這些傳統的東西很美,也許在很多人眼里它們過時了。其實不然,你看現在西方的服裝設計師都跑來中國找靈感,把旗袍、漢服等傳統服飾,刺繡、云錦、緙絲這些傳統工藝融入到現代的服裝設計里,又變成一種新的潮流。
中華手工:你剛提到的下一場秀是什么類型?
郭珈汐:是一場中國風古典秀。這次秀的古典式發型、配飾、妝容都是由美院學生親自設計,由法國服裝設計師提供秀服,秀服風格是中國古典布料與現代審美結合。我覺得時尚潮流就是一個又一個的輪回,這次秀也許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傳統文化永遠不會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