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201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于9月11日在大連舉行第七屆年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了本次論壇,并做了題為《以改革創新驅動中國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的演講,傳遞出“中國經濟發展奇跡進人第二季”的積極信號。
傳遞“中國信心”
近幾個月來,由于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出現明顯復蘇,QE等刺激政策有望逐步退出,國際資本在利好下有回流的趨勢。在此背景下,自8月以來,許多新興市場國家出現了自2008年以來最嚴重的拋售,一些經常赤字的國家甚至出現資金外逃和本幣暴跌的現象,不少機構紛紛下調了對金磚四國的增長預期。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市場似乎已經不再是國際熱錢的“避風港”,經濟增速疲軟下行、金融市場震蕩、經濟內生動力缺乏等問題層出不窮。
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GDP增長已連續三個季度下滑,從去年四季度的7.9%下滑到今年一季度的7.7%,二季度再度下行至7.5‰由于GDP的持續下滑,加上近期中國股市的動蕩,在各大國際媒體的報道中,“硬著陸”、“股市崩盤”等論調頻頻出現。不過,李克強總理近期的密集發聲有力地回應了這些擔心和猜測。向世界傳遞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和本屆政府的改革決心。
“中國經濟現在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當前經濟發展基本面是好的,經濟運行是平穩的?!崩羁藦娫谘葜v中說,當前中國經濟已進人中高速增長階段。7.5%左右的增速與過去近兩位數的增長相比是慢了一些,但從世界范圍看,仍然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的高速度。中國經濟總量比過去明顯增大,目前已進入轉型發展階段,潛在增長率有所下降,經濟增長由高速轉為中高速符合發展規律?!敖裉?,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跡已進入提質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會更精彩?!?/p>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先生也認為對于中國經濟的未來不應持悲觀的態度。在他看來,“看淡中國已經有了十幾年的歷史,但是每一次中國都用事實證明自己有著創造奇跡的能力?!?/p>
經濟政策:既利當前、更惠長遠
盡管對中國經濟表示樂觀,但第二季度7.5%的GDP增長已經逼近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下限”。對于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中國經濟“硬著陸”問題,李克強表示,“經濟下行時,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經濟增速推高,不失為一種辦法。但是權衡利弊,我們認為這樣無助于深層次問題的解決。因而選擇了既利當前、更惠長遠的策略,保持宏觀政策的穩定?!?/p>
近幾個月來,針對經濟增速連續兩個季度下滑的情況,減輕小微企業稅負、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棚戶區改造、加快中西部和貧困地區鐵路建設等一系列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政策措施相繼出臺。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隨著國家政策的成功“托底”,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企穩回升的跡象。
包括德意志銀行、瑞士銀行在內的眾多機構也紛紛中國經濟的增速預期。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消費者的終端需求和投資活動已經開始對整體經濟回升起到支撐作用。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也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將企穩回升,但不會過熱,明年也將是穩定增長的趨勢,GDP增速大概在7%—8%之間。
以改革激發活力
“改革”,作為新一屆政府履職以來的“重頭戲”,也是此次夏季達沃斯論壇中的焦點。李克強在論壇上指出,中國經濟要實現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依靠改革。全面改革包含著經濟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金融改革,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正因為是復雜的系統工程,也表明中國的改革進入了深水區、攻堅階段。所以,我們不僅要有勇氣,而且要有智慧,要尋找、抓住“牽一發動全身”的改革?!爸袊墓I化、城鎮化任務遠未完成,區域發展的回旋余地和市場潛力巨大:改革大勢不可逆轉,推進改革必將釋放出新的制度活力”李克強表示,“我們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在金融、石油、電力、鐵路、電信、資源開發、公用事業等領域放寬市場準入,引導民間投資增長,為各類所有制企業提供更大發展空間?!?/p>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布報告稱中國金融領域改革是一項緊迫任務,包括社會保障體系等多重結構性改革也有待進一步推進。IMF副總裁朱民建議,建立市場化的利率形成機制和存款保險制度是金融改革中的關鍵。
李克強表示,下一步要推進的金融體制改革,關鍵還是要堅持市場化改革的基本取向,積極穩妥地推進利率、匯率的市場化,逐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下可兌換,而且要推進金融機構的改革,特別是要放寬市場準入,讓多種所有制金融機構有更多的發展空間,也使多層次的金融體系得以培育。他進一步指出,我們還要積極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培育發展。中國現在的儲蓄率比較高,這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我們正在不斷采取措施,擴大內需、刺激消費,而且希望通過有效的措施來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這需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讓社會、企業、個人有更多的投資渠道。也就是說,要拓寬投融資的渠道,使社會、企業、個人有更多的選擇,市場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