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榕



“對大多數人來說,新加坡是亞洲金融中心、購物天堂、花園城市……”這是今年新加坡旅游局首部微電影《從心發現愛》里林依晨回憶浪漫愛情的開頭。但對我而言,真正開始對新加坡產生興趣,不是因為魚尾獅,也不是因為海南雞飯,更不是因為孫燕姿或者阿杜……而是緣于半年前看到的一份美國權威機構發布的《2012—2013年世界大學排名》。雖然一直了解到新加坡科教實力不容小覷,但從未料想這個面積僅715平方公里的赤道旁小國,竟然超過日本和香港,成為亞洲排名第一的教育大咖。這種奇跡是怎么發生的呢?
由此萌發的好奇心終于在上個月如愿以償。當我們乘坐的勝安航空穩穩地降落在樟宜機場的跑道時,舷窗外首先跳入眼簾的是熱帶特有的綠油油草坪以及繁茂的不知名小花。樟宜機場雖然已經有超過20年的歷史,卻依然被評為全世界最舒適的機場之一。不僅花錢在室外種植了一大片的草坪,航站樓內還設有開放的上網區域,提供液晶電腦免費供人使用;他們非常重視客人的感受和反饋,隨處可見觸屏的FEED BACK電子評分系統,甚至包括衛生間:電子屏的最上端是清潔工的照片,然后觸屏上顯示“很好,好,一般,湊合,不好”這5個標準,有興趣的客人可以點擊對應的按鍵進行打分。此外,在中庭的休息區不僅綠植環繞,座椅充足,而且還特別開辟了專門的兒童區域,提供免費的繪畫練習用具。
初來乍到者,都忍不住對新加坡的美麗、文明與繁榮驚嘆不已。一想到這里曾經只是住著土著居民的小漁村,驚嘆聲就更大了。聽導游Grace介紹,新加坡在1965年獨立建國時的國土面積僅為58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袖珍的國家之一,因此被冠以“小紅點”的綽號。經過不間斷的填海造陸,現在的面積已達715平方公里,預計2030年還將達到770平方公里,相當于增加了好幾個澳門。
雖然沒有悠久的歷史,但昔日的“小紅點”已經創造出無數讓人嘆為觀止的世界第一:全球最大的摩天觀景輪、世界最寬的海洋水族箱、世界最大的室外泳池,再加上新近落成仿如未來科幻世界的濱海灣花園,以及離島圣淘沙新開的水上探險樂園……這些人造奇觀讓煥然一新的新加坡,仿佛萬花筒里的五彩斑斕的神奇圖案,既浪漫又充滿誘惑。
濱海灣,一天24小時怎么夠?
我們此次人住的美年麗思卡爾頓(Ritz-Carlton)酒店,緊鄰著新加坡河口,直面整個濱海灣。腳下是濱海灣的雙螺旋橋(Double Helix Bridge),對面便是驚艷奢華的濱海灣金沙酒店(Marina Bay Sands)——這是每個到訪新加坡的游客絕對不會看不見的地標:3支擎天巨柱承載大型飛船的壯麗外觀,在57層無邊界泳池遙望天際的浪漫享受,這些早已構成大家對金沙酒店最憧憬的玫瑰夢。
從麗思卡爾頓到金沙,只需步行穿過一座彷如DNA結構的雙螺旋橋,據說這座橋梁的設計者想要體現的意義正是“生命與延續、更新與成長”。一位攝影發燒友的身影,吸引我慢了腳步,留意到這座橋的作用不僅僅只為了交通。在全長280米的橋兩側,有5個凸出去的圓形瞭望臺,行人可以在這片平臺上駐足休息,或是眺望兩岸風光,視野無限開闊,自然成了獅城的最佳觀景臺。
當我泡在麗思卡爾頓號稱“全世界最性感的浴室”、透過八角形玻璃窗俯瞰整個濱海灣的絕色夜景時,除了對LV的水晶旗艦店相當矚目之外,最關注的就是旁邊的濱海灣金沙科學藝術博物館(Art ScienceMuseum)。它的外形像是一朵盛開的蓮花,與濱水地區的獨特造型相映成趣。新加坡總是善于將環保的綠色理念,自然融入現代建筑設計中。經過慧心巧思的屋頂設計,不但能收集并引導雨水流經建筑的中庭,形成一道35米高的壯觀水幕,并為館內所有洗手間供水,既環保又亮眼,值得一贊!自開館以來,這里就已成功舉辦過多項世界級名作藝術珍品展覽,聽說去年還舉辦了亞洲唯一的“哈利波特展”,是不是開始有點羨慕嫉妒恨了?
站在金沙的空中花園上眺望對面海岸,兩個榴蓮殼形的建筑在新加坡摩天輪的映襯下相映成趣——這就是旅游者拍照頻率最高的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這座世界最大的室內植物園坐落在新加坡南端的填海地段,2012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據介紹,新加坡正致力于從“花園城市”轉變為全球化“花園中的城市”,希望通過更多的整體性計劃提升市內的綠化和花卉景觀,大幅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而濱海灣花園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示范項目。
整個濱海灣花園由濱海南、濱海東和濱海中三部分組成,而去年率先迎客的濱海南花園占地54公頃,是三個花園中最大的一個,來自全球各大洲(南極洲除外)的22.6萬種植物在此安家落戶。花園的露天部分免費開放給公眾游覽,而我們在高空俯瞰的兩個榴蓮殼,其實是濱海南花園的兩個巨大的透明冷室:花穹(Flower Dome)和云霧林(Cloud Forest)。
臨海而建的兩個冷室,以玻璃和金屬為主要結構,不僅最大程度上優化了觀景視野,而且讓建筑外形具有強烈的未來感。步入園區,室外炎熱的熱帶空氣立刻被隔在身后,大量的花卉、植物以及最優秀的園林藝術瞬間呈現在你的面前。可能你禁不住擔心在熱帶全透明玻璃房里維持大量冷氣的能源消耗。不過,它們可是新加坡可持續發展工程學的代表項目,采用一系列最先進的技術,提供最經濟的制冷能源解決方案,并配備了水循環和過濾系統。
通過精確的溫控和濕控等高科技手段,兩個冷室還原了地中海、半干旱、亞熱帶地區涼爽干燥的氣候以及熱帶山地地區涼爽潮濕的氣候——這些都是最受人類活動威脅的植物棲息地。其中,花穹是較大的一個溫室,里面的各種多肉、寶瓶樹、豬腳姜等主要來自地中海和亞熱帶地區:云霧林則模仿了熱帶高海拔地區的環境,比如南美洲和沙巴,種滿了蘭花、豬籠草、蕨類等植物。
冷室的建立意味著一些全新的植物從此可在新加坡種植。除了永久性的展示之外,花穹里面還會根據季節變化更替部分花卉,或舉辦主題花卉展覽,令游客—飽眼福。我們此次就撞上了“郁金香花展”,花園的出入口都裝飾著郁金香的燈飾,園內則擺放了數千盆顏色各異的郁金香,赤、橙、黃、綠、青、藍、紫……連成一片絢爛的花海。有趣的是,為了營造地道的“小荷蘭”氛圍,園區里面還特別擺放了一臺彩色的風車和幾個可供休憩拍照的白色鳥籠,頗有異國情調。
這座花卉爭艷、樹木蔥蘢的花園,到了夜晚就變成了情侶們約會的最浪漫地點,不然微電影中陳柏霖為何偏偏挑選這里向林依晨表白?入夜,五彩繽紛的燈光和投射多媒體將18顆外星生物狀的超級樹打扮得夢幻璀璨。白天的時候,我們可以觀察得更清晰:這些擎天大樹并不是真的來自熱帶雨林,而是高度介于25~50米的樹形結構,從下至上爬滿了各種熱帶攀緣植物、附生植物和蕨類植物,形成獨具一格的垂直花園。超級樹的“樹冠”白天可以遮陰,部分還安裝了光伏電池,可吸收太陽能、供夜間照明,其他的則與冷室系統相連,作為排氣口。在其中兩棵超級樹之間還有空中步道相連,方便游客在上面“空中漫步”,從不同的角度細細品位整個花園以及濱海灣的美景。
圣淘沙,在主題公園里游學
說到新加坡的國際名片,不得不提圣淘沙。新加坡周邊大約有50多個小島,而圣淘沙是距新加坡本島最近的一個島嶼,由一道陸橋相連。進入圣淘沙的交通方式有很多:陸上有出租車(當地人叫德士)和進島巴士;水上有渡輪;空中有纜車……這些都是在地鐵NE1站附近開始的,當然下了地鐵步行進島也是一種娛樂和健身相結合的好方式。
當我們從花柏山搭乘空中纜車,放眼放去,整個圣淘沙一片青翠,郁郁蔥蔥。陽光沙灘等海濱風光自不必說,更有精致的人文景致:可在37米的巨型魚尾獅上眺望,也可在娛樂場里燈紅酒綠。最亮眼的莫過于今年新開的水上探險樂園,設有矚目的深淺綠色滑水道,從空中鳥瞰就像一條巨蟒在樹叢間回旋盤繞,教人還未置身便興奮不已。
待到換上泳衣,進入陽光燦爛、水花四濺的水上探險樂園,才發現這里的刺激玩意不勝枚舉。除了媲美廣州長隆的螺旋滑道、漩渦滑道、激流滑道之外,還有宣稱是東南亞第一座磁浮噴射滑道:在浮力筏上只需短短40秒便可沖刺224米,不由得讓人心跳加速、血脈噴張!
刺激之后,總要舒緩一下緊張的神經,水上探險樂園有一條620米長的“探險河流”,無需自己劃水,只要躺在浮筏上,就可以穿越14個不同的水上景觀,,包括茂密的熱帶叢林、神秘峽谷和水巖洞等,最精彩的是滑進海洋館隧道,魚兒就在身邊或頭頂和你打招呼,賞心悅目。再不然,穿上救生衣浮潛水中,來到“彩虹礁游”,與色彩鮮艷的魚兒一起游泳、探索活珊瑚的棲息地,豈不快哉?
與我去過的其他水上樂園不同,圣淘沙的水上探險樂園更照顧到客人的細微感受。園內可供休息的場所和設備很多,不僅舒適的懶人沙發隨處可見,而且在水上樂園“沖浪灣”的周邊,還特別設計了數十個巴厘島風格的發呆亭,最適合濕身上岸的人們在里面避開毒辣的日頭,喝杯沁涼的果汁。一個人的話,不妨躺在附近眾多的沙灘椅上,躲在巨大的傘蔭下做個甜美的白日夢。
除了浪漫柔情與驚險刺激并存的水上探險樂園,S.E.A.海洋館也是圣淘沙乃至新加坡最為驕傲的休閑項目之一,剛剛打破了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新加坡的主題公園大都融合了高科技、多元文化以及寓教于樂的科普意義,所以一路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不同膚色的小朋友,排著隊、手牽手、跟著老師來到各大主題公園參觀。
查看手中的地圖,原來號稱全球最大的S.E.A.海洋館竟然隱藏在地底,整個海洋館展館龐大,分為“東南亞”、“阿拉伯海灣”、“深海奧秘”等十個不同的區域和49個棲息地,展示了800多種、超過10萬只海洋生物,其中不乏雙髻鯊和樽鼻海豚等珍稀物種。認真觀看的話,至少得花上大半天的時間。
不同的海域有其不同的特點,在S.E.A.里面呈現出來的景觀也因此豐富多樣。例如安達曼海和馬六甲海峽區,便以繽紛美麗的海底花園珊瑚礁為主題,小朋友們更是樂不思蜀,不但在透明的玻璃地板、水晶球般的放大鏡窗口欣賞獅子魚、珊瑚、海膽、海馬等的美妙泳姿,還可進入觸摸池中與海星、海參作親密接觸。
當然,最令人激動和震撼的首推深海奧秘區。沿著游覽的動線,繞過恒河流人的孟加拉灣和馬達加斯加海域,便踏入相對廣闊的空間,全球最寬的水族箱頓時矗立在我的面前。走近這扇36米寬、8.3米高的巨型觀景窗,駐足觀賞暢游其中的海洋生物:隨波搖曳的海藻、自由游弋的魚群、及其他海底特有的生物,令人仿佛置身于奇幻世界。
貼心的是,如果你想在這邊多呆一會,在這個水族觀景窗的外圍,還有好幾排沙發和座位,可以讓你隨意坐著或躺著,玩味上方直泄而下的光影,襯著圣桑的《水族館》管弦樂,相互交織而成一首流動的詩篇。
如果你真的喜歡到不想走,不如呆在海底住一宿。不是騙你,在巨型觀景窗的背后暗藏了11間海景套房。在微電影的情節中,林依晨被帶入其中一間,隨著房內的巨幅窗簾緩緩升起,本該屬于海底的魔幻水世界隔著玻璃墻觸手可及!
河川生態園,未雨綢繆好榜樣
如果說海洋是萬物的母親,那么河川就是人類的臍帶,對于新加坡更有生死攸關的意義。新加坡人均擁有水資源量為211立方米,排名世界倒數第二,是個嚴重缺水的國家,所以不得不從馬來西亞進口淡水。由于缺乏大型縱深的河流,新加坡政府專門修建了多個蓄水池,用以采集雨水。
新加坡的很多蓄水池,大都綠草茵茵、沼澤環繞、風景優美,而其中的實里達蓄水池就位于世界首個以河川環境為主題的公園——河川生態園中。附近還有新加坡動物園、夜間動物園和胡姬花園等好幾個著名的主題公園,計劃親子游的線路不妨將它們串在一起,組成綠色生態游,小朋友們不僅能親身接觸大自然、增長知識,同時也會萌發珍愛自然的環保意識。
游覽河川生態園,先從馬克吐溫《湯姆-索亞歷險記》背景里的密西西比河開始,沿著蜿蜓的走道參觀到美、亞、非、拉、澳等八大淡水展區,全球大地之河仿佛真的在眼前流淌。配合各條河流的生態、環境和氣候,大約5∞種動植物分別生活其中,你可以在認識河貍、淡水龜、揚子鱷、巨鯰、水獺、娃娃魚、美洲豹等特色居民之外,乘坐游船來一趟刺激的亞馬遜河大探險,近距離地捕捉叢林動植物的一舉一動。
也許我們對熊貓并不覺得稀奇,但對新加坡人而言可大不同。在揚子江展區的“大熊貓竹林”,來自四川雅安的兩只大熊貓“凱凱”和“嘉嘉”將會在此住上十年。據說今年4月河川生態園開幕的當天,就有2000人擠進來探訪他們。為了排解他們的思鄉病,園方不惜辟地種植竹林,遠赴中國取來他們愛吃的箭竹種子……可謂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從河川到陸地,從陸地到海洋,生命就這樣延續不息。同樣,新加坡的傳統與摩登、多元與國際,永遠充滿驚喜,等待每個人自己去發掘。匆匆幾日走馬觀花,雖然難以深究獅城之所以成為教育強國的具體原因。不過管中窺豹,從無處不在的環保宣導、綠色低碳的不懈踐行,再到目之所及的科技應用,不難想象作為一個資源小國,新加坡是如何依靠教育和創新來獨樹一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