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娟
離高考還有三四十天,查缺補漏,深度掃描基礎知識和有規律的知識,將它們“回鍋小炒”,穩奪必取之分才是最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回鍋肉往往比較入味、熟爛,這就意味著我們對這些知識也必須要達到爛熟于心的程度。下鍋炒的菜,熟了就要起鍋,對這些要“回鍋小炒”的知識也一樣,先把熟爛的挑出來,繼續“炒”沒熟的,直到全盤“熟透”。
哪些是必取之分,又將如何拿下必取之分呢?
挑揀“回鍋”材料
1.基礎知識。包括拼音、字形、病句、詞語使用、詩詞背誦、古文閱讀的實詞與虛詞等,這些都應該是我們經過努力后可以拿下的題目。
2.有規律的題目。如現代文閱讀題。
3.考生可以將復習階段做過的具有一定權威性的試卷整理出來,大約30份。此外還要準備好自己整理的錯題本。
分類“小炒”
分類“小炒”,顧名思義就是把上述材料進行分類,然后一一“回鍋小炒”。這種時候考生一定要注意區分,哪些是自己真正熟透的知識,哪些是未掌握的漏洞。下面以字形題為例,其他的題型也可以參考字形題的方法進行深度掃描。
首先準備已做過的權威試卷30份,以及復習期間整理的錯題本一本。然后集中一定的時間對字形這一單項進行快速掃描,掃描的過程不是看題目,而是要重做試題。重做試題才能真正區分自己熟透的知識與尚未掌握的知識。集中做題要加快速度,注意圈畫自己并不確定的題目,也就是那些通過猜測而答對的試題,同時要整理錯題。集中掃描了試卷之后,就要集中掃描錯題本,方法同掃描試卷。最后把兩個部分的錯題、猜對的試題再整理一份,這就是濃縮的精華。耗時兩小時,可以分兩天掃描完。其他基礎知識題型的掃描時間以及注意事項可以參考下表。
【溫馨提示】詩詞背誦這一關看似簡單,但卻難得到滿分。一個原因是考生沒有將詩句背誦下來,背了上句忘了下句;另外一個原因是,詞句是熟背下來了,但是字卻沒寫對。因此考生在最后一輪沖刺階段的復習中,一定要動筆來默寫,對于那些寫錯的字,務必圈畫出來,多寫一兩遍。
除了上述的基礎知識題,剩下的就是有一定答題技巧和規律的現代文閱讀題與詩歌鑒賞題。對于這兩種題型,筆者建議考生集中分析二三十首詩歌(囊括各種題材的詩歌),以及十篇現代文閱讀(包括小說、散文兩種體裁的文章),同時熟悉詩歌的題材,掌握常見的意象、典故等。鑒于現代文閱讀的分值較高,筆者在這里整理了現代文閱讀題型答題模板,考生可以在復習的時候將其套入試題答案中,以達到條件反射般熟練的程度。
題型一: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句子的含義
【設問方式】
重要詞語:結合句意或文意概括詞語(包括標題)含義。
重點句子:某個句子的含義是什么(或有哪幾層)含義。
【萬能模板】
一般答題模版:表層含義﹢深層含義(主旨)。
如果重點詞語或句子含有特殊語言現象(如修辭),則為:相關術語+效果+表層含義﹢深層含義(主旨)。
如果重點句子屬結構句,則依據結構作用(承上啟下、總結全文)概括含義。如總結句含義的答題模板為:相關內容一+相關內容二+相關內容三……
題型二:分析作用題
【設問方式】
文章標題、某重要句子或重點段落在文中有何作用?(變式:某內容在情節安排上有何作用?)重要句子、重點段落在結構上有何作用?
【答題思路】
此類題型,如果籠統設問“在文中有何作用”,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思考。內容方面一般包括含義、氣氛、主題、情感等方面,常見表述句式如“交代(描寫、敘述)了……”,“使意義更加豐富充實,使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渲染或烘托出……的氣氛”,“揭示(表現、深化)了……的主題”,“奠定了……的感情基調”或“升華了……的情感”等。結構方面結合具體情況,參考上述術語準確作答。在小說閱讀中,如果問“在情節安排上有何作用”,要認識到情節安排實際上包括內容和結構兩方面。答題時要結合題目賦分情況分要點整理答案,思路要全面,概括要準確。
【萬能模板】內容方面+結構方面。
題型三:概括信息類
【設問方式】
概括信息:試概括某對象的內容、特征、原因、觀點等。試概括作者的態度、觀點等。
概述情節:請概括小說的主要情節。
概述人物形象特征:小說中的某人物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簡要概括某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萬能模板】
概括信息:相關信息一+相關信息二+相關信息三……
概述情節: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一般在小說閱讀中設題)。
概述人物形象特征:特征一及依據+特征二及依據+特征三及依據。
題型四:表達技巧類
【設問方式】
寫作手法:分析某段或某部分文字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修辭手法(或表達方式、人稱運用有何特點),有何表達效果。
語言風格:分析某段或某部分文字的語言特色或表現特色。
【萬能模板】
寫作手法:術語+相關內容+效果。
語言風格:觀點(含術語)+舉例分析。
各類手法的效果分析:
1.表現手法
象征(包括托物言志):借某個具體事物表現某種抽象的思想、感情(表達了……感情),使某物具體可感,令讀者印象深刻。
抑揚(包括欲揚先抑和欲抑先揚):突出事物,更令人信服。
對比:突出事物特征。
襯托:突出所要表現的主體事物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聯想和想象:運用聯想和想象手法,使……的表達更生動,更豐富,更有內涵,更富有文學色彩。
2.表達方式
插敘:豐富內容,深化主題,曲折有致。
倒敘設置懸念:吸引興趣,波瀾起伏。
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遠近、虛實、點面、聲色。
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具體可感、側面(又叫間接)反襯烘托。
3.人稱運用
第一人稱:便于直接抒情、真實可信。
第二人稱:抒情更強烈感人,對某物態度更鮮明,親切自然。
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靈活自由,客觀冷靜,便于敘事和議論。
語言特色術語:質樸自然、形象生動、清新優美、情感濃郁、簡潔凝練、精辟深刻、通俗易懂、幽默詼諧、音韻和諧等。
題型五:情感主旨類
【設問方式】
文章表達了怎樣的主題?分析文章的深刻意蘊和作者抒發的情感。
【萬能模板】
一般模板:內容概括+情感表達+主旨內涵。
如果情感主旨多元多樣,則須指明具體內容并概括情感主旨,分條作答,答題模板為:①內容一+情感(主旨);②內容二+情感(主旨);③內容一+情感(主旨)。
題型六:結構思路類
【設問方式】
整體設問:圍繞文章線索,梳理作者的思路。
局部設題:某個段落或某一內容與前后有何聯系。
【萬能模板】
整體設題答題模板:第一部分內容及作用+第二部分內容及作用+第三部分內容及作用。
局部設題答題模板:觀點(含術語)+內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