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峪銘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還是材料作文,與去年相比,也是將兩種情況放在一塊,屬于“比較式”材料作文。
【作文真題】有的人看到已經發生的事情,問:“為什么會這樣?”我卻夢想一些從未發生的事情,然后追問:“為什么不能這樣?”——蕭伯納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去年作文將兩種做法放在一起比較,其結果差異明顯,人們的價值取向也非常明晰,那就是“梯子不用請橫放”的條幅,與前面“請注意安全”條幅相比,前者將事情“落到了實處”,從而“根本上解決了問題”,究其原因,可從“角度”、“細節”入手??山衲甑淖魑?,兩個方面的比較就不那么簡單了。雖有差異,但不能簡單判斷誰好誰差。
“千古文章立意高”,這個“高”也透著一個“難”字。怎樣找出思維的突破口,去引爆思維,找出核心立意是作文分析的關鍵。
一、層層追問,撥云見日
我們先來比較這兩種情況,看看所給材料包括的要素,這些要素有何差異。前面一種情況,是已經發生的事;后者是夢想一些從未發生的事情。前面對已發生的事,有疑惑,于是進行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后面對從未發生的事有夢想,為什么不能這樣?前者是疑問,后者是追問,且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肯定句。前者是被動的思考,是現實的逼迫;后者是主動思考,是對未來的預期。從中可以看出這二者的差異是:一個是對現實的思考,一個是對未來的追問。
我們接著分析材料的前種情況。現實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許多事,我們逃避不了,我們必須面對現實中所發生的一切,并對現實中發生的一切進行思考和探究,要問“怎么會這樣?”只有對其發生的原因有疑問,就能找出應對的方法,矯正不當的行為。所以對已然的事,我們要學會思考。有了疑惑與思考,就有了解釋或解決現實問題的可能。所以這種“疑問”是值得肯定的。
但我們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現實的層面,我們必須前瞻未來,夢想未來。對個人來說,勇于夢想未來,就有了一個理想,有了一個希冀,就有了前進的目標,若加個“有機會”、“有奮斗”,這個目標實現就有可能。對一個國家或民族來說,有一個夢想,就為人民畫了一個藍圖,也即有了一個信仰。若人民抓住現有的大好時機,堅持改革開放,為夢想而奮斗,“中國夢”就一定能實現。而恰恰對未來的思考是我們所缺乏的。
二、立意定位,多維拓展
“比較式”材料作文最忌將兩者割裂開來考慮。所以我們要將兩者聯系起來,用辯證的觀點去分析它們。那就是我們“不僅要立足現實思考”,“而且也要思考未來”。我們“雖然要有現實思考”,但我們更要“思考未來”。我們生活在現實中,但一定要懷揣夢想。從“現實”與“未來”或“夢想”著手,并以遞進式、轉折式的多向度思考,就基本掌握其核心立意了。圍繞這核心立意,可以談“讓夢想照進現實”、“守成與改革創新”,談“治與防”,談“被動與主動”等。即使你以后面一種類型去“單邊”擬題,但在行文時,也要辯證的論述“前后兩種類型”的關系。用遞進式或轉折式結構,如不僅要重視治,更要重視防;不但要治,而且要防……但不能對兩者平均用力,否則文章太過平坦,少了動感,也就少了一點深度。
“大道至簡”,其實生活中的道理也就那么幾個,但它們都隱在各種形態之中,我們必須條分縷析,撥開云霧,找出真諦。今年的高考題若揭開材料的外衣,好像與“腳踏實地與仰望天空”同出一轍。當然有些小區別,那就是安徽今年的高考題,著重對現實和未來的“思考”。審作文是應該審生活的。聯系現實,我們對發生的事,做了哪些思考?當我們成績出了滑坡,我們會思考“怎么會這樣?”當自己春風得意的時候,朋友卻怒而相向,我們會思考人性“怎么會這樣?”當一個老人倒在地上,只有人圍觀,沒有人扶起,我們不禁問,“怎么會這樣?”當江蘇某地自從化工廠遷入,就有了一個“癌癥村”,我們不禁要問,“怎么會這樣?”……
三、辯證分析、鞭辟入理
人類都是在總結經驗中發展的,沒有現實的質問,就不可能喚醒良知,杜絕傷害,就可能找不出問題的原因,就不可能有對人類生存質量的改善。所以生活中,我們必須敢于質疑,質疑是社會進步的一劑良方,質疑是人類完善自我的初始動力。
但人類不能停留在質疑后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手忙腳亂之中,人類的發展要有前瞻性,要面向未來,要考慮尚未發生的事。就像人不僅活在有形的現實中,而且還要活在無形的精神世界里。只有將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做個辯證的統一,才是一個完整健全的人。所以人類要有夢想,特別要敢于有夢想。沒有夢想,人類就如無頭蒼蠅,嗡嗡著沒有方向;沒有夢想,人類如貪婪的動物,只顧眼前的風光?;夜媚镎驗橛辛藟粝耄妥哌M白馬王子的心房;毛毛蟲正因為有了夢想,就長出飛上天空的翅膀;俞敏洪因為有夢想,就有了新東方的輝煌;喬布斯因為有夢想,才有了蘋果品牌的新視窗……
按照這種思路,去寫“現實思考”的正反兩方面,以及“未來和夢想”的正反兩方面,應該說學生有話可說,有例可舉。不過若只寫后面的夢想,而否定前者或不提到前者,我認為是有失偏頗的。
習近平說過,每個人要“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這樣的人生才出彩。現實不可棄,夢想不可無。有夢想,就有創新;有夢想,一切皆有可能。
【附下水文】
讓夢想照進現實
“有的人看到已經發生的事情,問‘為什么會這樣;我卻夢想一些從未發生的事情,然后追問‘為什么不能這樣?!薄挷{
草木搖落露為霜,怎么會這樣?水落石出瘦河床,水又流向了何方?
眼前發生的一切,讓人沉思,現實存在的事情叫人思量。但我們還應抬起眼光,朝未來張望,因為生活也有“詩與遠方”,生活也需要一點夢想。
思考生活,因為生活給我們以啟迪。當茅草割破手指時,魯班想到怎么會這樣?于是他發明了鋸;當蘋果落地時,牛頓想到怎么會這樣?于是他發現了萬有引力;當開水頂起茶壺蓋時,瓦特想怎么會這樣?于是他發明了蒸汽機……對已經發生的事情,多問幾個為什么,我們就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將人類文明引向遠方。
思考生活,因為生活還不盡人意。當你學習成績下降時,你不去捫心自問,哪能找到下降的原因?當毒奶粉事件出現時,你不拷問良心,哪能找到解決的根本?當老人倒在街頭無人敢扶,當被朋友暗中下毒,當城管表現野蠻,當環境出現惡化,當爭端無法消彌……這些足以讓人類進行思考而找出根絕的辦法。到底是法制的缺失,還是道德的滑坡?是欲望的驅使,還是人性的蒼涼?
現實思考推動著現實改進與前行,但我們也要對未來追問,要有夢想。正如一哲人發問:如果沒有夢想,人類將會怎樣?
若要我回答,我估計人類仍生存在蠻荒時代,沒有生活色彩,不能前瞻未來。
因為有夢想的人生才有色彩。人的生存不能只著眼于現實,以單色呈現,也就是說人生必須有一個愿景,有一個夢想。有了夢想就有了追求的方向,也就有了生活的動力?!痘缴讲簟分杏羞@樣一句話,人類的一切美好就在于等待和希望之中。希望就是夢想,沒有了夢想,就沒有期盼,沒有期盼和等待,也就沒有幸??裳?。對人類社會有夢想,對中國改革有夢想,對自己前途有夢想?;夜媚飸汛粝?,最終走進白馬王子的心房;毛毛蟲懷揣夢想,最終長出飛上天空的翅膀;俞敏洪懷揣夢想,最終走向新東方的輝煌;喬布斯懷揣夢想,最終讓蘋果品牌有了新視窗………那怕對一個具體且微小的事情有夢想,再難的生活也能閃出一絲光亮。夢若在,心就在。有夢的人生才有可能精彩。
因為有夢想的人生才有未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正如海爾總裁張瑞敏所言:“眼光是用來看未來的?!币挥[風云際,遐想未來事。若從一顆小芽,看到碩果累累;從一脈水線,看到河水滔滔;從一滴汗水,看見了豐收的喜悅;從一絲慈悲,你看到人性的光輝。那你活得自信而陽光,體恤而堅強。當然你從蝴蝶振動的翅上,看見了風暴的影子;從黑煙升騰的空中,看到了人類的呻吟;從草的枯萎,你看見了黃沙烈烈;從人的貪念,看到了資源的枯竭。那你懂得了善待和預知,珍惜和克制。夢想,其實就是美好的未來的預設與創新。
沒有夢想,哪有未來?沒有未來,怎能精彩?搖落的霜,未來變成了水珠,折射著七彩陽光;落下的水,未來走過山川,匯入了海洋……
若讓夢想照進現實,讓現實輝映夢想,那么現實更顯絢麗,夢想更為出彩。
(作者單位: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