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燕
摘 要:作文教學中要注重讀與寫的結合,說與寫的結合、寫實與想象的結合。它構成作文教學的三結合,成為一種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
關鍵詞:寫實;想象;結合
作文教學中的三結合指的是“說”與“寫”的結合,“讀”與“寫”的結合,“寫實”與“想象”的結合。這是無數語文教學工作者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也是作文教學的優良傳統,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光大,所謂經驗就是經過無數實踐檢驗的真理。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一次又一次襲來的時候,我們不能隨波逐流,迷失方向,應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嘗試改革、探索、創新,賦予作文教學新的生命,改革創新固然重要,堅持真理同樣重要。下面我談談作文教學中的“三結合”。
一、說與寫相結合
學生語言的發展規律是口頭語言先于書面語言,口頭語言的發展又會促進書面語言的發展。我們應當依據這一規律進行作文教學,把“說”與“寫”結合起來。
1.先說后寫
當今時代是多元化信息時代,學生可以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除了傳統的書本,還有網絡、電子圖書、音像制品,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口頭語言的發展,低年級學生識字不多,書面表達還有困難,如果這時候再讓他們去寫文章,有點勉為其難,在這種超負荷的情況下,可能會抹殺學生對以后寫作的興趣和激情。如果我們改變一下思路,讓他們將所見所聞以講故事或復述的形式表達出來,學生就會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觀點,我們知道孩子都有強烈的表達欲,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能鍛煉學生的膽量,百利而無一害。
有些教師在嘗試提前讀寫,這種做法我覺得很好,當學生熟練掌握漢語拼音,并有一定的識字量后,完全可以讓學生把自己聽過或者看過的童話故事或者寓言故事以及日常所見所聞所感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他們有表達欲望的時候,我們就要讓他們表達,我們要抓住這個契機,發展學生的書面語言,為中高年級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進入中高年級以后仍然要堅持說寫結合的原則。當今時代也是一個交流的時代,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直接影響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將來適應社會的能力,為此,教材中還是安排了“口語交際”課程,這說明口語的訓練不容忽視。
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寫”之前先“說”,通過語言交流,老師和同學知道你作文的用意、選材、構思,便于教師的指導,這種交流便于同學之間互相取長補短,有利于后期的書面表達。
2.先寫后說
先寫后說,指的是寫作完成后讓學生說說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和寓意,怎樣選材和組織材料的,這不僅是交流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評價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而口頭語言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書面語言的發展,便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通過這一活動,學生逐漸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同時在交流過程中集思廣益,便于揚長避短,提高寫作的總體水平。
二、讀與寫相結合
讀,是一種輸入并吸收的過程;寫是一種輸出和表達的過程。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寫,為了表達,讀和寫相輔相成,內在關聯很大。這兩個過程是不可分割的。
我們在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時,可以學習或者借鑒其他文章的表現手法,模仿文章構段、選材方式等。另外,可以讓學生說說對文章的讀后感,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把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在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時,我們應防止走入誤區,過度模仿,亦步亦趨。寫作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活動,我們從這里學一點,從哪里學一點,漸漸的,就會有自己的風格、文體和思路。創新是寫作的生命,應當教育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創新,寫出自己的特色,創造自己的風格。
三、寫實與想象相結合
寫實,就是記錄生活點滴,記錄真實瞬間。想象,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寫文章,如果只是看到什么寫什么,聽到什么就寫什么,文章就顯得平淡無味,如果在寫實的基礎上展開聯想和想象。文章就變得生動,讓人過目不忘。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看到那些精妙的比喻,不禁佩服作者的奇思妙想,看到那些童話作品、科幻作品,也渴望有一雙想象的翅膀。
我們提倡學生在記人記事寫景狀物時恰當地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文章就會變的具體、形象、生動,在進行想象作文練習時鼓勵學生選用自己的知識積累,生活積累,展開合理的想象,多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和感受來寫文章,把自己的感觸告訴別人,學生就會覺得寫作不是深不可及,寫作其實就是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呈現在別人眼前。學生打消了對寫作的畏懼感,自信是一切靈感的來源,這時學生在寫作時還會無話可寫嗎?你還怕學生不愛寫作文嗎?
總之,小學階段是學生寫作很關鍵的時期,作為教師要循序漸進,不厭其煩地為學生指引好方向,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積累大量的閱讀知識,增強學生的知識面和見識度,隨身攜帶一本小筆記本,隨時隨地記下自己的靈感,時間充裕的學生每天可以找一個不受打擾的時間段練習寫作,這些都是學習和生活中的點滴,我想只要我們在作文的教學中,把三結合落到實處,學生的作文肯定有較大的提高。
(作者單位 安徽省無為縣新溝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