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亞娟
5月23日至24日,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江蘇省科學技術廳、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和無錫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第十屆中國(無錫)國際設計博覽會在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作為一次國家級的創新設計活動,本屆博覽會沿用“創新改變生活,設計成就未來”的經典主題,其間舉辦了第十屆中國(無錫)國際設計博覽會展示、第二屆太湖獎設計大賽獎項評選及創新盛典頒獎儀式、設計峰會與專業論壇、創新設計項目對接與簽約、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技術創新與實踐等系列活動。
本屆博覽會的名稱由以往的“工業設計博覽會”更名為“設計博覽會”,旨在使展示的內涵更為豐富與包容。與往屆無錫工業設計博覽會相比,本屆博覽會呈現出以下幾個鮮明特點:
一是展出規模宏大,主題突出。本屆博覽會總展出面積達31200平方米,分為四個主題展館。
交通工具館:保時捷、寶馬攜手眾多知名汽車整車制造商、汽車設計公司等20家企業亮相展區,同時全國多支大學F1車隊的參展成為了展會中的又一看點。他們大多有參加國內國際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的經驗,并取得過優異成績,核心團隊成員年級跨度從本科一年級到研究生二年級,代表著中國新興崛起的年輕一代的設計力量。
室內建筑館:建筑室內領域的四新產品(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在這里得到了集中展示,德國概念辦公家具、金絲楠精品家具、REFERENCES櫥柜、植野集成家居等為參觀者傾情演繹了現代家居的感官盛宴;無錫兩岸三地室內設計展示、中國十大城市設計聯展、亞歐美等境外設計作品展示的聯袂登臺尚屬首次,中國設計新銳、精華設計案例鑒賞、國際設計新潮也在該館一覽無余。
陶藝與家紡館:在本屆博覽會上,特別展出了我國陶瓷工業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宜興紫砂、景德鎮瓷器、龍泉青瓷、德化白瓷、醴陵紅瓷等精美陶瓷藝術品,中華陶瓷大師聯盟執行主席馮林華、景德鎮陶瓷協會理事長余仰賢、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蔡玲玲、世界紫砂藝術家協會中國首席代表葛軍等眾多陶瓷、紫砂藝術大師都親臨展會。此外,世界頂級家具品牌赫曼米勒,以庫卡波羅教授領銜的多位北歐著名設計師設計作品,匯集省內外竹產區的創新產品,工藝品、生活用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藝術精品也都在展會上作了一一展示。
家電數碼館:前沿科技的新寵——“3D打印”從打印材料、顯示技術、打印技術等多方面、多層次地詮釋了其神奇之處;作為國內領先的深圳工業設計界也組團展示其實力;國際優秀設計獲獎作品展區也展出了來自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IDEA獲獎作品,澳大利亞優秀設計獎獲獎作品,日本、韓國、芬蘭、丹麥、馬來西亞、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的創意設計精品。
二是參展范圍廣,參賽作品多。應邀參加本屆博覽會展示的企業近500家,其中國外設計機構有近百家。匯集2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優秀設計展品,以往參展商主要以本地企業為主,今年外地企業占70%以上,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國外的企業和展品。本屆博覽會通過最新創新理念設計、自主創新設計產品的展示,開展國家級(“創新盛典”中國創新設計獎)、地方(“太湖獎”)和高校(NOC)的設計作品評獎,發現優秀設計人才,激勵創新設計活動,展示最新創新設計成果,進一步推動自主設計的民族產業發展。其中第二屆“太湖獎”創意組有346個院校的2944件作品參賽,加上產品組本屆博覽會共收集到3200件參賽作品,比去年翻一番。
三是展品內涵豐富。本屆博覽會拓展視角、貼近民生、將全新的理念展現給觀眾。既有3D打印、3D顯示、未來平面光源、新能源汽車等一系列高新技術產品;又有包括美國IDEA(工業設計優秀獎),澳大利亞GDA(國際設計獎),日本G-MARK(最佳設計獎)等國際優秀設計獎作品;還有現代家居、陶瓷藝術、生活用品等貼近百姓生活的設計精品。本屆博覽會將“創新改變生活,設計成就未來”的理念真正融入人心。
四是國際間對話交流的層次進一步提升。今年邀請參加博覽會的國內外設計領域知名專家、設計師達200多位,是歷屆博覽會最多的一次。其中包括國際室內建筑師設計師團體聯盟(IFI)前任主席及工業設計聯合會執委瑪德琳·萊斯特,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授及前美國工業設計協會主席克雷格·沃格爾,寶馬集團全球商業設計副總監梅根·斯坦頓,亞洲設計聯盟(ADA)主席及韓國產業設計師協會(KAID)名譽會長金泰浩等世界頂級設計機構、國際工業設計聯合會、亞太設計中心的設計專家、世界500強企業的設計總監、國際設計界著名學者等境外嘉賓60多位。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主辦的中日韓外觀設計研討會也將國內外的交流合作層次提升至國家層面。
此外,在本屆博覽會上正式簽約的科技項目也有90余項,總投資額超過13億元。2013“創新盛典”中國創新設計評選活動、第二屆“太湖獎”設計大賽、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無錫)決賽分別在博覽會期間揭曉了最終的獲獎名單。據初步統計,今年博覽會參觀人數將突破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