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潤
世界上最古老神秘的財富家族非羅斯柴爾德莫屬,早在1850年代就坐擁60億美元之巨,堪稱富可敵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兩個世紀里,這個家族是全球經濟命脈的掌控者,以世界霸主美國為例,有一句婦孺皆知的名言總結道:“民主黨是屬于摩根家族的,共和黨是屬于洛克菲勒家族的。然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是屬于羅斯柴爾德的。”
羅斯柴爾德原本不是姓氏,在德語中是“紅盾”的意思。“富一代”邁耶·阿姆謝爾·鮑爾大約生于1743年或1744年,當時猶太人在德國像“犯罪嫌疑人”一樣被監視聚居于高墻內的貧民窟中,身份卑微低賤,出生年月不詳也屬情理之中。邁耶以收集并出售中東、俄國及歐洲古舊錢幣起家,因此結交酷愛古幣收藏的黑森王國王儲威廉王子,從而得到“皇室供貨商”的身份,這家門口懸掛“紅色盾牌”的店鋪聲名鵲起,羅斯柴爾德由此得名。
不過,推動羅斯柴爾德家族迅速崛起的人卻是邁耶的三兒子內森,“滑鐵盧戰役”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此后歷次大規模的戰爭中,都隱藏著羅斯柴爾德家族翻云覆雨的身影,他們是“貨幣戰爭”最早的策劃者和實施者。戰爭既打破國家邊界,也削弱統治能力,分布歐洲各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在與政府的較量中,擁有決定勝負的權力。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羅斯柴爾德的家族史就是一部全球近代戰爭史。而且,無論戰爭中哪方獲勝,羅斯柴爾德都是最大的贏家,他們是名副其實的“戰爭之王”,直到二戰爆發。
崛起于“滑鐵盧戰役”
滑鐵盧戰役是拿破侖的霸業終點,卻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興盛開端。
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近郊打響的滑鐵盧戰役不只是拿破侖與威靈頓軍事較量的生死決戰,也是千萬投資者的巨大賭博—英、法兩國的勝利者將主宰歐洲,戰勝國公債必將猛漲,戰敗國則狂跌。因此,在英、法證券市場上,在哪頭做多、哪頭做空是最瘋狂的賭博,押對的人將一夜暴富,壓錯的人會傾家蕩產。而對錯的關鍵,就看誰最先得到滑鐵盧戰役的準確戰報。
早在戰役開始的一個月之前,羅斯柴爾德五兄弟阿姆謝爾、所羅門、內森、卡爾、詹姆斯就明確分工,他們提前在奧斯唐、根特、布魯塞爾及巴黎、盧森堡等戰略要點進行周密部署,派家族最優秀的情報人員到前線打探戰報。在黑森和普魯士軍隊,阿姆謝爾安排一位上校和一位將軍;在拿破侖軍隊,所羅門認識拿破侖的貼身侍衛官與一名騎兵軍官;在反法同盟軍隊,內森安排一位參謀軍官做眼線。
另外,在英國多佛港與法國加萊港之間的英吉利海峽,內森各布置5艘性能一流的快船晝夜待命。此外,還有6位獨立情報員以隨軍商人的身份,分別跟著兩個陣營的大軍開進滑鐵盧,在他們裝貨物的馬車里都放有一個鴿籠,里面裝有24只經過訓練的信鴿,在勝負分明的第一時間,它們將同時飛往倫敦與巴黎,向內森和詹姆斯報信。
16日傍晚,拿破侖敗局已定,各路情報員快馬加鞭,將法軍戰敗的消息送到詹姆斯居所。詹姆斯迅速將各份報告綜合分析,寫成一封只有兩行字的密碼信件,做成6個抄本,同時派出6位信使,乘坐專用輕便馬車,從6條不同的線路奔向加萊港。獲知確切消息的內森立即動身,趕在政府急件快遞員之前返回倫敦。
第二天早上,內森迫不及待地把喜訊告訴英國政府,可是沒有人相信他的話。直到幾個小時之后,威靈頓將軍的信使到達,政要才對內森表達贊賞和欽佩。
那時內森已步入倫敦股票交易所的交易大廳。許多天來,這里都充滿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氛。開盤一個小時之后,官方公報仍未公布,內森指揮代理人拋售英國公債,整個大廳頓時陷入災難,所有經紀人爭先恐后地瘋狂拋售,連最老練的經紀人也深信不疑:“羅斯柴爾德都拋了,我們還等什么!再不拋,公債就要成廢紙了!”英國公債像跳水一樣直線下跌,下午收盤時跌到崩盤的底線。混亂之中,內森秘密安排另一批代理人在底部悄悄接盤。
英國的報紙第三天早上才刊登“滑鐵盧大捷”的好消息,公債應聲猛漲,經過低買高賣的“過山車”操作之后,羅斯柴爾德家族收益超過2.3億英鎊。從此之后,內森不僅操控公債價格,還左右整個英國的貨幣供應量,從而統治整個英國的經濟。
“七月革命”的果實
1824年,法國“七月革命”爆發,查理十世倒臺,他的侄子路易斯·菲利普登上王位,拉斐特成為首席國務大臣兼財政部長—此人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仇敵。
在這場革命中,持有巨額政府公債的法國羅斯柴爾德銀行損失1.7億法郎,不過整個家族的收益更大,革命爆發之初,遠在倫敦、維也納、法蘭克福與那波里的內森、所羅門、阿姆謝爾、卡爾四兄弟就收到詹姆斯從巴黎密送的消息,他們立即拋空手中持有的所有公債,當其他人得到消息競相拋售時,五兄弟開始不動聲色地回補空頭。菲利普被擁立為王時,提前知悉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開始悄無聲息地買入公債,等公眾知道“和平交接”的消息后,原本暴跌的公債迅速飆升,羅斯柴爾德家族賺得盆滿缽滿。“七月革命”前后,羅斯柴爾德在歐洲證券市場上賺到3億多英鎊,遠遠超過法國損失的1.7億法郎。
“七月革命”之后,國內外敵對勢力對立足未穩的新政權虎視眈眈,這對手持巨額法國公債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是個不小的威脅,他們既要防止外敵入侵,又要控制革命火種死灰復燃。果然,在教皇國以及意大利中部的小王國,反對宗教壓迫的自由浪潮此起彼伏,摩德納公爵被趕出王宮,博洛尼亞宣布不再承認教皇的權威,瑪麗·路易斯被迫逃離帕爾瑪的居所。在這些被流放驅逐君主的苦苦哀求下,奧地利首相梅特涅決定派軍隊前往鎮壓,而意大利的反對派則向菲利普求援,法國新君不敢得罪,只好口頭表示支持。
羅斯柴爾德家族密切關注革命動向,嚴密監視自由派知識分子與政客的舉動。詹姆斯坐鎮巴黎,觀察國王和大臣的風向,隨時把最新情報送往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兄弟和侄子手中,也會呈送給菲利普,此舉獲得國王贊賞,而思想激進的拉斐特日漸失寵,財政部長職位被佩里埃取而代之,這正是羅斯柴爾德希望的結果。
但是,菲利普的口頭承諾讓人們紛紛相信法國將對奧地利宣戰,股票價格一落千丈,可羅斯柴爾德斷定菲利普不會出兵,即便1831年2月14日摩德納和博洛尼亞起義的消息傳到巴黎,詹姆斯仍如此認為,兩天之后他寫信給剛剛返回維也納的所羅門時,口氣十分輕松。
最終,羅斯柴爾德家族提供貸款的兩個國家都沒有卷入這場革命戰火當中,歐洲各大交易市場上的公債和保險交易又恢復平靜。菲利普還特許法國羅斯柴爾德銀行壟斷所有的公債發行,并親自向詹姆斯頒發法國最高級別的勛章—榮譽軍團大十字勛章。同時,各種合同和特許權如雪片般飛到詹姆斯手中。
俾斯麥的后臺老板
有“鐵血宰相”之稱的俾斯麥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扶持的眾多政治家之一。1851年,初出茅廬的俾斯麥到達法蘭克福,年近八旬的阿姆謝爾確信他是值得投資的潛力股,俾斯麥對阿姆謝爾的賞識受寵若驚,對其財富實力更是驚嘆不已:“他(阿姆謝爾)是一個非常老的猶太人,擁有成噸的金銀,有很多很多黃金的盤子和刀叉。”
1862年,德皇威廉一世啟用俾斯麥為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次年3月,丹麥國王欲將普丹邊境存有領土爭議的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地納入版圖,此事激發普魯士的民族主義情緒。對于俾斯麥而言,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將借助戰爭打擊國內自由派的反對力量,鞏固自己的權力。
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不是人口、土地、資源甚至軍隊,而是經濟實力,俾斯麥為此向羅斯柴爾德家族代理人格森·布雷施勞德求助。從1863年5月開始,俾斯麥一直為戰爭籌款東奔西走,6000萬泰勒的軍費對他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經過布雷施勞德反復磋商,羅斯柴爾德家族終于在11月向俾斯麥出價:普魯士可以出售國有資產進行融資。普魯士政府控制的薩爾地區煤礦儲量豐富,布雷施勞德提議將煤礦賣給法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
然而開戰僅一周之后,俾斯麥就寢食難安,因為按照這個激烈程度打下去,軍費僅能維持兩個月左右,戰敗只是時間問題,可他還雄心勃勃地打算統一整個德意志呢,即便付出再大代價也在所不惜。俾斯麥再次從羅斯柴爾德手中拿到新的戰爭融資,利息卻高達45%。1864年4月18日,普魯士取得決定性勝利,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收益可想而知。
俾斯麥繼續為“德意志帝國”摧城拔寨。1870年7月19日,普法戰爭爆發,四個月后,奧地利的羅斯柴爾德主動提出希望能為普魯士代收法國未來的戰爭賠款。1871年1月28日巴黎淪陷,雙方于2月26日在凡爾賽簽訂停戰協定,俾斯麥要求五年之內支付6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法國總理梯也爾要求減為50億法郎,雙方互不讓步。
阿爾方斯·羅斯柴爾德與法國高層過從甚密,梯也爾請求出面斡旋,雖然俾斯麥暴跳如雷,但阿爾方斯通過英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向英國政府施加影響,警告普魯士不要過分削弱法國,權衡利弊之后,俾斯麥只得接受50億法郎,而且將還款期由五年延長到八年,在最終簽訂的《凡爾賽和約》中,各方規定歐洲所有顯赫的銀行家須為戰爭賠款作保,對于羅斯柴爾德家族來說,這是一筆大生意。而法國羅斯柴爾德銀行則在新政府掌控財政主導地位。
后來的戰爭賠款非常順利,1873年夏,50億法郎全部支付完畢,德軍撤出法國領土。
衰落于二戰
對于任何一個強權家族而言,兩次世界大戰都是災難,所遭受損失遠比收益大得多。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說:“在那些年的大屠殺中,歐洲大陸上甚至那些最富有的家族也無法避免犧牲生命、時間和金錢。”
一戰結束后,希特勒橫空出世,成為德意志新偶像。1938年3月12日,希特勒軍隊進入奧地利的歡迎儀式剛結束,納粹軍官就驅車來到路易斯·羅斯柴爾德的豪宅門前,準備抓捕,幾番討價還價,最終支付希特勒200萬英鎊才拿到釋放令。當月月底,黨衛隊隊員從路易斯·羅斯柴爾德的宮殿搶奪藝術品,家族財產被洗劫一空,而奧地利國有企業與工廠信貸局強制接管S·M·馮羅斯柴爾德的企業。
羅斯柴爾德家族位于捷克的維特科威茲鋼鐵廠被納粹頭目戈林盯上,1939年7月,雙方以290萬英鎊的價格達成協議。但隨后二戰爆發,納粹政權強制性將其無償征用。1940年9月,德國陸軍元帥凱特爾簽發一份特別指令給淪陷的法國軍政府,要求沒收巴黎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所有財產,包括所有已經上交給法國政府的部分。在隨后的一個月,德國空軍和后來的一名德國將軍占用位于瑪雷尼大街23號的羅斯柴爾德宅院。
為了逃避搜查,法國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私人藝術藏品被精心隱藏在不同的地方,但還是被德國占領軍發現。1940年11月,戈林受希特勒的委派匆匆趕來,這位帝國元帥為自己挑選了大量精品之后,將頂級珍品交給希特勒。為掩人耳目,戈林以極其荒謬的低價“買下”所有寶物。
比財產洗劫更可怕的是希特勒的種族清洗政策,他們殘暴的剝奪了600萬猶太人的生命,羅斯柴爾德有兩名家族成員直接死于納粹的種族清洗。
1945年,德國戰敗,惡魔壽終正寢,但遭受重創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并未快速復興。早在19世紀后半期,全球經濟、政治中心就逐漸由英國轉到美國,但當時的政治家和銀行家對此不以為然,英國依然大而不倒,保守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繼續將產業重心布局于歐洲。二戰結束后,英國失去超級強國地位,以摩根為代表的華爾街成為新的金融領導者,羅斯柴爾德家族走向衰落,仿佛一夜間消失在戰爭煙云中。
“雖然我不在江湖,但是江湖卻有我的傳說。”二戰之后,仍然有傳聞說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都是由羅斯柴爾德家族操控,甚至連后來的“9·11”恐怖襲擊也被認為由其一手策劃,在陰謀論者看來,“戰爭之王”一直如幽靈般無處不在。
羅斯柴爾德家族確實沒有消亡,雖然已不像當年那樣威震全球,但他們今天依然隱身于世界頂級投行、銀行等金融大鱷背后,繼續影響全球經濟,更加神秘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