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樂
團購網站該走向何處?最新的拐點是二三線城市,對于早已走過喧囂但生存問題依然沒有解決的團購網站來說,如果在今年依然不能為自己找到出路,其結果將會是悲劇性的,而二三線城市真的能夠成為團購的救命稻草嗎?
拓展二三線城市是返璞歸真?
據媒體報道,近期美團網將在樂山、南陽、營口、莆田、棗莊等20個城市開新站,目前正在招聘城市經理。
美團網相關負責人透露,此次招聘主要為了網站業務拓展,將分站擴張至三四線城市。另一團購巨頭拉手網也在備戰“二次圈地”。拉手網副總裁司新穎介紹,拉手網春節前就啟動了以圈地為目的的“千人招聘”,并向十余家合作的獵頭公司發出了管理類職位需求,以及大量二三線城市銷售等職位。“千人招聘還在持續進行,目前已有三分之一新員工入職,此輪招聘結束后,拉手網的員工數量將達到約3500人,落地分站200個左右,均比目前明顯增加。” 司新穎同時表示。
美團和拉手網的“同步”舉動說明了一個問題:團購網正在回歸兩年前的戰略,占領二三線城市。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當年團購網站火爆的時代,其在二三線城市的拓展是十分積極的。趙穎曾經供職于某團購網站的二線分支公司,她告訴筆者,在當年團購網站依靠風險投資快速崛起,而且一個二線城市中,一夜之間涌入了數十家團購網站開設分支開展業務,同時本地也崛起了多家團購公司。短時間內,相互之間還出現了挖角大戰,可僅僅半年的時間內,這些分支公司和本土團購網便紛紛關張。
“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凈。”趙穎如是說,“其實那樣一場混戰下來,團購網站到底該如何開展業務,開展什么樣的業務,分支公司上下都沒弄清楚,就散伙了。”如一度喧囂的滿座網就是一個例證,其鼎盛時期有2400人,而很快就只有300多人了。
而許多電商從業人員也表示,早前千團大戰中,團購網充其量只是成為了實體店的網上促銷廣告平臺,表面上看大量的團購信息十分誘人,但實際成交額并不高,而且消費者是否在團購網上定制本地化生活服務,在實體店都可以享受到同樣的優惠。
一時的新鮮感消失后,沒有明確盈利模式的團購網開始出現大批的退市。據團購導航網站團800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真正意義上還在維持運營(減除雖能訪問但團購活動已經7天以上不再更新)的團購網站數量只有943家,相對歷史上最高紀錄的5058家,存活率僅為18.6%。
這樣的結果讓業界對團購網站的未來蒙上了諸多陰影,盡管表面上,2012年,中國網絡團購市場成交規模達到348億元,同比增長61%。但虧損也如影隨形,在團購“燒錢”最為瘋狂的半年里,拉手網半年凈虧損近4億元。也就是說,平均每秒鐘就要燒掉25張百元大鈔。據人人網財報顯示,其旗下團購網站糯米網在2012年的凈虧損也達到2730萬美元,約合1.7億元人民幣。
回歸到二三線城市,回歸最標準的團購模式,似乎成為了一種尋找希望的呼聲。
二三線城市會成為支撐點嗎?
團購迷失了很長的時間。
一度,團購網們在發掘本地化的生活服務感覺吃力后,紛紛把目光投向網購,“準確來說是超低價網購模式。”一個電商人士如此看待之前一年多時間里的團購網轉型:“這樣的團購網,盡管打出了各種各樣的新名詞,但實質上和大型電商如淘寶等,沒有本質區別,然而為了爭奪消費者,競相低價,結果沒有以本傷人,卻把自己的本錢賠了個精光。”
換來的結果是自身的本地生活化服務這一電商所沒有的特色被邊緣化了,團購網成了廉價網購,團購之名也變得越來越名不副實。當然同時也因為定位不明而讓自己的處境越來越尷尬,而由此,回歸的欲求也就變得更為鮮明。
糯米網總經理沈博陽就指出,去年美國大概有3400億美元的電商市場,中國剛剛超過美國的一半。而電子商務占美國整個零售業的5%—8%。但在這個數字的背后還有一個龐大的市場藏在后面,也就是本地的服務業。在團購行業出現之前,很多服務類企業沒有辦法進行電子商務化,既然實物類零售行業能夠產生如此龐大的市場,有理由相信服務類企業電子商務化的想象空間。這個未來要靠團購網站彼此之間的良性競爭和共同發展。
目標再次定位在本地生活化服務之時,也同時將方向鎖定在了一度被放棄的二三線城市中。但也有人擔心,早在2011年團購大發展時期,眾多團購網站就紛紛布局二三線市場,但由于競爭過于激烈,供給大于需求,絕大多數地區的分站因嚴重虧損紛紛關閉。此刻回歸,會不會重蹈覆轍。
對此,團購導航網站團800聯合創始人胡琛就表示,由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團購銷售額逐步趨緩,增量難以進一步大幅增加,企業要想完成更大突破必須主要依靠中小型城市。“兩年前,已經有一些冒進的團購企業進入二三四線市場,雖然這些企業最終撤掉分站甚至倒閉,但當地市場和消費者對團購已經有了接觸和了解,在人才方面也有了基礎。”胡琛同時透露,除美團網、拉手網外,糯米網和大眾點評團也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在二三線城市接盤了數家24券、團寶網倒閉后遺留的城市分站。
更為關鍵的是,有跡象顯示,團購網目前的增長,有很大程度上就是來自二三線城市。據統計,去年11月前40城市總體成交額為13.42億元,占比近71.8%,環比10月份上升2百分點。盡管一線城市占比有小幅度上升,但這與之前一線城市占總體銷售額絕對統治地位相比,占比仍然有很大幅度的下滑,而現如今的團購市場可能還需要更多地方城市來補給新的活力。
對此,業內專家分析,受國內團購發展情況影響,前期團購網站之間的過度競爭使得重點城市的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很難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縱觀二三線地方城市,大部分則處于起步階段,其巨大的消費潛力也還并未得到足夠的挖掘。
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困難
看似前景再度打開,但這扇大門依然隨時可能如前些年那樣,轟然關閉。
并不是市場潛力的問題,而是人的問題,一旦回歸到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并全力開拓二三線城市市場,就必須如當年一樣,在二三線城市廣泛的招兵買馬,隨之而來,既有業績大幅度增長的可能性,同時也有人力資源上巨大壓力的必然性。
“畢竟本地生活服務需要大量的業務員和市場進行面對面的接觸,這就非常類似傳統行業,只是將展示柜臺設置在了網上而已。”趙穎指出,“而地區經理和業務人員的水準和多寡,以及薪酬前景等,都將變得至關重要,而這最終都會變成利潤上的重大負累。”
但解決的辦法也在凸顯,早在一年前,窩窩團即開始試水類似淘寶網店那樣讓本地生活服務提供商自助開店,以降低在二三線城市拓展業務的人力資源成本。
然而這樣的“節約”模式也帶來了不少的弊端,最為關鍵的是服務質量的難以保證。由于缺乏本地的監管機制,可以輕松開店、自助發布信息,而虛假、詐騙或對消費者進行圈套式捆綁消費的行為也因缺乏必要的審核機制而變得有漏洞可鉆。
特別是近期的一份行業報告中特別提到,團購網站對客戶投訴的反饋率仍然偏低,服務質量有待提高。僅拉手網、糯米網、窩窩團等幾家全國性大型團購幾家較為重視用戶投訴,其余多數團購網站則漠視用戶體驗,反饋率為零,售后服務可謂“極差”。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一半的團購用戶為企事業單位白領,本科學歷用戶占總用戶比例高達40%。這樣的人群結構和投訴反饋情況,必然造成時下消費主力的白領人群對團購的日益遠離,這都將成為團購網下一步突圍時,在消費者基礎上的沉重隱患。
二三線城市必然是團購的生命線,但這個輸血的線路能否擺脫團購網多年前的瓶頸,關鍵還在于團購網的管理能否從過去的粗放式變為真正現代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否則,這將不是救命稻草,而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