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梅
摘 要:愛鑄就了教育,教育是愛的事業!愛,被譽為教育的潤滑劑。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
關鍵詞:理解;寬容;責任;最終
教師一刻也不停地在學生貧乏的心靈中撒播知識的種子,在學生天真的童語中移植科學與文明的基因,在學生不成熟的骨骼中澆入理想和信念,在學生平凡的生活中融入快樂和歌聲……這種愛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用愛去對待學生,能托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一、愛學生就要了解他們
了解他們的愛好與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對一個好老師而言,只有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學,是對靈魂的引導和塑造。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不了解學生,不了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談不上教育。對一名好教師而言,只有了解了每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不憑個人好惡或成績好壞偏愛、偏袒某些學生或冷落、歧視某些學生,不侮辱學生人格,不諷刺、挖苦學生。對那些有生理缺陷、自卑心理強的學生要特別關心,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增強信心和勇氣。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與信任,從而保障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愛學生就要理解他們
教師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學生,這是教書育人的關鍵。理解學生就是全面掌握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正確對待他們的優點和缺點,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位置上思考問題。作為教師,要有一顆金子般閃閃發光的心,在他們失敗的時候,教師鼓起他們前進的風帆;當他們成功時,教師要耐心細致地撥正他們前進的航向,和他們共享喜悅;當他們遇到挫折或犯了錯誤時,用愛心去溫暖他們的心,幫助他們找出原因和糾正的辦法,在日常學習中加以監督,并給以鼓勵。“親其師而信其道。”由于教師的理解,學生就會逐漸信任、親近教師,進而主動、自覺地將教師的教導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
三、愛學生就要寬容他們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但是,在教育實踐中,教師往往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置身于居高臨下的位置而過分嚴厲,使學生只能被迫接受而屈服,實際上是口服心不服。那些“吃軟不吃硬”的學生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而與教師對抗。豈不知,在很多時候,教師的寬容能夠化作一股力量,激勵學生自省、自律、自強,從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寬容不僅是一種仁慈和關愛,更是一種信任和激勵。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的成功在于他有一顆寬容的心。教師對犯錯學生的寬容,最能引發學生心中的愧疚感,對來世產生感激之情,下意識地改掉自己的毛病。因此,帶著愛心與寬容心走向學生心中的教師,必將成為最成功的教育大師。
四、愛學生就要有責任心
責任心就是要對學生的學習、生活高度負責。教師教書育人是面對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我們不僅要傳授學生以知識,還要對學生的未來負責。有些教師在面對起點較低的班級時,總免不了產生一種情緒:教這些學生根本不會出成績,“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何況學校也不大重視這些學生,他們要的是尖子生、特長生,我何必如此煞費苦心去管、去教?因此,對學生的教育很松懈,沒有動力,缺乏足夠的責任心。不管怎么樣,教書育人乃是教師的職責所在。何況真的是“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嗎?答案是否定的:“施教之初,貴在引導”。記得17世紀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過:“一切兒童都可以造就成人,關鍵在于教師是否具有慧眼和妙手。”因此,責任心是作為教師最起碼的條件。我們必須以一顆負責任的心對待我們所教的每一位學生。
五、愛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
即與他們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與創造欲。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與學互為關聯,互為依存,即所謂“教學相長”,“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一名好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他們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教師講到底,是因為有學生才有存在的需要,學生才是教師的“衣食父母”,教師沒有任何高高在上的理由。學生都是一些涉世未深的孩子,他們往往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從整體上來說是屬于“弱勢群體”,應當是受全社會關心、呵護的第一對象。特別是單親家庭的學生往往有著很多認識上的偏差和不合理的觀念。這些不合理的觀念往往帶有絕對化、概括化、片面化的特點,我們教師要先幫助他們找出這些不合理的思維方式與錯誤觀念,讓他們重新建立正確的觀念。這不但有助于他們的人格健康發展,而且對其他單親學生也有積極的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單親家庭學生這個群體是我們學校和社會不可忽視的大問題。對他們的教育不但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更影響我們這個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愛,是人世間最美的花朵,是最純真的禮物。因為有愛,世界充滿了和諧與美麗;因為有愛,教育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她可喚醒學生枯萎的心靈;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她可消融學生冰冷的感情。只要教師能夠以熾熱的愛去對待每位學生,用基本的責任心、足夠的寬容心、堅定的信心去教導每位學生,相信教師的愛心能托起學生那一片蔚藍的天空!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