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燦濤
廣州市海珠區江海小學,從2012年3月開始在全校深入開展規范管理年系列活動。學校在“四優教育”的發展目標指引下,秉承“學有所成,健康成長”的辦學思想,堅持“民主、平等、尊重個性、弘揚真善美”的德育理念,以“依法辦學,依法治教,班子團結和諧,教師互助進步,學生健康有成,打造親民優質的學校”為發展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推動學校各項管理工作的穩步發展。
一、規范管理促公平
江海小學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統領學校的管理工作,在思想教育、師資隊伍、辦學行為等方面都取得較好的成績。
1.統一正確思想,打造高尚教師隊伍
江海小學在教師隊伍建設中,首先,從思想教育入手,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相關法律法規,讓教師們知法、懂法,用法律來維護學生的權益,使他們認識到義務教育階段是孩子一輩子的奠基階段,必須為不同類型的孩子傳道、授業、解惑,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自身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學校領導班子也嚴格規范自己的言行,樹立“敬業愛崗、廉潔從政”的形象,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師、引領教師。
其次,在全校開展教師品德教育。要求教師做到肯吃苦,勤培育,做無私奉獻的先行者;激勵教師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廉潔從教;教育廣大教師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關心學生成長,杜絕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規范教師的職業道德行為,提高教師行為的自覺性。比如,為了體現學校對特殊學生的關懷,教師給予少數特殊學生更多關愛,讓孩子們快樂成長,同時對一些因意外損傷或病假不能回校上課的學生,教師還專門通過送教上門的方式關心學生的學習。經過一系列的教育和實踐,學校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教風嚴謹的教師隊伍。
2.嚴格執行規定,規范辦學行為
在辦學行為規范方面,學校嚴格執行上級教育部門頒發的相關教育法規,按照本校的各項規定進行規范。在課程安排方面,做到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有計劃地組織教學活動,嚴禁利用節假日集體上課或以培優輔差等形式變相集體補課的現象。在經費管理方面,做到收支兩條線,做到亮證收費,公示支出明細,不擅立項目收費,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落實專人負責,做好經費預決算,加強財務監督,規范財務行為,提高學校資金使用效益。在安全管理方面,做到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定期排查學校的安全隱患,確保學生在校的人身安全。
3.統一步調,促進教育公平
有了統一的思想和規范的管理,學校形成了以德育為首,以教學為中心,學生均衡發展的學校特色。創建和諧校園是我校推進教育工作創新的舉措。學校的德育工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為學生喜聞樂見,并在活動中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德育工作除了常規的升旗儀式、班校會、隊活動教育外,還階段性、時期性地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例如,江海小學全體師生來到廣東科學中心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們全身心投入到知識的海洋當中,親身體會并探索當今世界最新科技,感受科學技術所呈現的神奇世界。又如:江海小學全體師生一同參觀上海世博會廣東館。孩子們在巨大的屏幕前觀摩大自然模擬景象,用聲音喚醒小鳥天堂,感受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質量需要通過抓好學校的日常管理來體現。江海小學以抓好質量為宗旨,扎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促進有效課堂教學的落實。此外,學校為了促進家校和諧,在學校的網站中專門開設了家長頻道,收集家長意見,及時反饋學生的在校情況,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促進家校的和諧發展。經過幾年的扎實推進,學校的教學質量一直穩步提升,使學校在地區享有較高的辦學聲譽。
二、和諧共進邁新高
學校要求科學發展,不斷提高,根本在于校園組織結構要素和諧。只有和諧才能發展。校園和諧包括教育環境和諧、教師間人際關系和諧、師生關系和諧及家校關系和諧等。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要有公平和諧的教育環境。創建和諧校園就是把學校建成一個能實現師生和諧相處,學校、教師、學生共同發展的,穩定、融洽的團隊。創建和諧校園就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及人與自然的均衡發展。創建和諧校園必須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科學的方式方法,必須遵循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理念,用科學的理念引導人,用正確的思想武裝人,用美好的前景鼓舞人,用真摯的感情感染人,用良好的環境熏陶人。學校在創建和諧校園方面著重做到了兩點。
1.堅持以人為本
每位教師都是學校辦學的主體,只有緊緊依靠并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學校的發展才有希望。學校通過不同途徑為教師搭建學習和發展的平臺。例如:引名師進校傳經送寶,讓教師走出去學習先進經驗,校內開展公平競爭,師徒結對子互幫互學等,旨在鼓勵教師不斷進修,提高教師的思想和業務水平,強化教師的自身素質,使教師都有前進的目標。
學校學生是教育服務的對象,不管其家庭背景如何,學習成績及個人表現如何,學校都充分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不斷開展有效課堂教學,使學生樂學、活學,同時通過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組織的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營造輕松的校園學習氛圍。教育過程中堅持因材施教原則,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給其提出適合的目標,使其感受到達到目標的喜悅。對于特殊學生給予更多關愛,使他們快樂成長。
2.重視人際關系
校園的人際關系是建設和諧校園的基本因素。而校園人際關系則是由教師間、師生間、家校間的關系組成。因此,在建設校園人際關系方面,學校采取了內外結合的方式。一是加強教師的職業教育和道德教育,促進教師之間的團結互助、和諧共處。二是以新課程的學生主體理念為原則,促進師生關系的發展。三是家校之間以溝通為橋梁,以互諒為原則促進家校和諧建設。學校通過“校務公開”“家長信箱”“教子心得”“家長心聲”等多種渠道和形式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和聯系,取得較好的效果。例如:2012年11月22日,學校收到了學生小尹家長的一封感謝信。原來,小尹十分調皮,家長為此十分頭疼。但小尹的老師不離不棄,付出巨大心血耐心調教,終于使孩子變得很懂事且成績好,令家長非常感動。因此,家長特意在感恩節來臨前給學校寫了一封感謝信,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同時對那些平時關心和幫助小尹的學生一并表示感謝。可見,校內校外人際關系處理好了,學校自然會和諧發展。
規范管理是學校發展的基本保障。通過一年來開展規范管理活動,江海小學本著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全面落實新課程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核心思想,使學校面貌煥然一新,各方面工作都跨上一個新臺階。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江海小學)
(責任編輯:陳曉玲 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