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瓊香
蘿峰小學作為一所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村小學,受所處地域社區經濟和人文環境等因素的制約,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缺乏吃苦精神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存在著“家庭衣食富足,個人自立能力差,心理承受力弱”的缺陷。因此學校著力培養他們像梅花那樣敢于迎風傲雪接受挑戰、刻苦磨練、奮發有為,能適應不同的環境的意志品格。學校著力構建以梅花精神為核心的香雪文化,樹立“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德育理念,實施“磨礪養成教育”。我們意在創設各種艱苦環境,提供足夠的實踐機會,對小學生進行自覺磨煉、刻苦鍛煉的教育。讓他們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磨礪中成長。
自2008年起,學校在實施磨礪教育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開展諸如“磨礪教育從晨跑開始”“磨礪教育在勞動實踐中體驗”等活動實踐,積累了一些經驗。與此同時我校也遇到了困惑,如,“我們應該如何開展一些有本校特色的實踐活動?”“怎樣的艱苦環境更有利于實施磨礪教育?”“對于嬌生慣養的小學生,磨礪的‘度該怎樣把握?”等等,這些問題促使我們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再實踐。
活動課程的開展應以學生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為基礎。我們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內外的各種教育資源,通過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各種能力,培養優秀思想品德。我們發揮本校的傳統優勢、以及學生興趣特點,將學校少先隊儀仗隊、勞動基地實踐活動、香雪文化節主題活動等內容不一、形式多樣的活動按照課程理念加以整合,使之成為領域廣泛,復合交叉的綜合校本特色課程。
1. 少先隊儀仗隊訓練活動。在家長眼中,往往關注的是不讓孩子輸在學習的起跑線上。那么,心志和體魄的起跑線呢?在素質結構中,心志和體魄上的吃苦耐勞,是青少年一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而學校儀仗隊訓練中的那份堅持,最能體現這些品格的培養。儀仗隊是我校的光榮傳統,為蘿峰小學取得了很多榮譽,也是學校實施磨礪教育的重要載體,我校每個星期都堅持進行常規的訓練。在日常訓練活動中,學生需要克服的,無論是寒冬酷暑的考驗、還是枯燥無味的動作重復、還是腰酸背疼的身體疲勞,都需要付出足夠的耐心、恒心和毅力,小學生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把“磨礪”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經過儀仗隊訓練洗禮的學生無論是身心健康、意志力都比其他學生要好得多。實現了“在實踐中磨練,在活動中成長”的磨礪教育目標。
2. 勞動基地實踐活動。學校建設之初,便有意建設了一個生物園。學校的生物園占地近10000平方米,主要劃分成梅園區、蘿崗水果區、生物多樣區、校園氣象站、勞動實踐區等五個不同的功能區。學校生物園豐富了全校師生的課余生活,增加了學生對蘿崗本地特色水果和其他物種的認識和了解,是勞動、休閑、學習的好地方,更是我們開展“磨礪養成教育”的重要基地。我們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資源,給每班劃分一塊勞動實踐基地。這項工作由副班主任主要負責,組織學生到實踐基地勞動,讓學生認識各種農作物,懂得根據季節種上時令蔬菜、瓜果,通過親手參加栽苗、培土、除草、滅蟲、施肥、澆水、采摘等勞動實踐活動,做到食五谷而知五谷。學校德育處在每學期分三個階段開展評獎活動,設立一、二、三等獎,待到收獲時節,讓學生使用學校綜合實踐室召開勞動成果分享會。這項活動深受師生喜愛,從中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寫作和展示能力,學會一些勞動的基本技能,品嘗收獲成果,感受收獲的喜悅。引領學生走進自然,親近自然,培養了他們熱愛勞動、熱愛集體、樂于合作、不怕艱苦的優良品質。
3. 舉辦“香雪文化節”活動。為了豐富學生活動,增強德育的實效性,我校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的香雪公園(廣州羊城八景之一的“蘿崗香雪”)這個難得的教育資源,每年在元旦前后組織學生步行到香雪公園賞梅,開展每年一屆的學校“香雪文化節”活動,這些賞梅、寫梅、畫梅、影梅、詠梅、書梅等活動實踐,成為師生常態活動和學校的傳統特色活動。活動內容包括:梅花盛開季節組織師生徒步到公園賞梅;以梅花為題材的寫梅、畫梅活動;以梅花為對象的師生攝影活動;以梅花為題材的師生文藝演練活動;以梅花為題材的書法練習和競賽活動。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