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秀蘭
教師要善于結(jié)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地和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內(nèi)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shù)娜∩峄蛘{(diào)整,幫助學生提供解題能力。
一、對策
1.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與動機
九年級是初中學段的一個沖刺階段,學生面臨的是畢業(yè)考和升學考。這一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白初三不能只為興趣而學,而應把興趣轉(zhuǎn)為目標,通過學習過程的評價化成上進的動力。讓學生明白英語練習或試題中為什么設(shè)置完型填空題,他們的解題能力目前處于何種水平,對以后學英語有何影響,對中考有何影響;要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該用何對策。這樣既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完型填空題解題能力的弱度,又讓學生看到了希望而產(chǎn)生前進的動力。
2. 保證課堂活動任務設(shè)計及學生活動的有效性
要提高學生完形填空解答能力,學生必須有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和內(nèi)容,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給學生提供真實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設(shè)計貼近學生生活而又可操作性強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共同投入、互相交流,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變成語言技能,從而加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遷移能力,為學生完形填空解答能力的提高積累了基礎(chǔ)。
3. 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它給教師提供了基本的教學素材。一直以來,“以本為本” 是處理教材的基本原理,它使得不少的教師把教材當成“圣經(jīng)”, 機械地傳授教材內(nèi)容。這樣一來,它使得教師喪失了自主性和創(chuàng)新性,教學不能從實際出發(fā),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失去了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們現(xiàn)行使用的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是在課程標準新理念指導下編寫的。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會根據(jù)教學目標和要求,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如:對教學內(nèi)容的順序進行了適當?shù)恼{(diào)整;對于難度過高的教學內(nèi)容,筆者會根據(jù)學生的水平改編,降低難度;對于易的教學內(nèi)容,筆者會對原來的內(nèi)容擴展,豐富內(nèi)容,拓展學生的思維等等。
4. 狠抓學生的詞匯與語法知識積累
如果把詞匯比作是磚,那語法就是鋼筋水泥。它們都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必備條件之一,也是決定閱讀速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的詞匯量越多,語法越扎實,閱讀速度就越快,對短文的理解就越深刻。而且完形填空考察面廣,不但考詞的正確使用(如近義詞、連詞、詞的固定搭配和慣用法等),而且考語法的靈活運用(如主謂一致、時態(tài)、語態(tài)、非謂語動詞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求學生熟悉和掌握教科書里所有的詞匯,掌握詞的特殊功能、用法和搭配形式,讓主謂一致、時態(tài)、語態(tài)、非謂語動詞等語法元素時時刻刻成為學生解題過程中的檢驗標準。為學生正確、全面理解短文,快而準地選擇到正確答案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為讓學生能夠正確使用重點詞匯、語法,在課堂教學中,筆者一般會有意識地讓它們在設(shè)計的活動中反復出現(xiàn),讓學生在傾聽和運用中逐步掌握,并且?guī)椭鷮W生能很好地理解和記憶。教給學生不同單詞的記憶法,要求學生早讀、晚讀記憶單詞,朗讀或背誦課文。
5. 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
培養(yǎng)學生“猜測填空”能力。由于近幾年的中考完形填空題目中很少是單純的語法問題。因此要求學生不要把完形填空當語法來做。而應該根據(jù)文章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邏輯推理。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筆者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猜測填空”。 筆者主要是利用了書本資源,如:每個模塊第一單元的聽力材料,筆者有時把它挖空一些單詞,讓學生先“猜測填空”,然后再通過聽力核對,有時也把第二單元的課文閱讀材料變?yōu)橥晷翁羁諄硖幚怼2⑶夜P者每周都布置學生做完型填空。久而久之,學生的猜測能力強了,語感也不知不覺地增強了。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除了讓學生閱讀了課本的閱讀材料外,還增加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鼓勵學生看看英語電影或電視節(jié)目,唱唱英語歌。這樣不但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為學生攻克完型填空準備了強而有力的作戰(zhàn)工具。
培養(yǎng)學生的限時訓練能力。中考的考試是受時間限制的,因此要想靠很慢的閱讀速度做題是不可能的。必須要提高正確的學生的閱讀做題速度。其中提高學生的閱讀做題速度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教給學生做題技巧,然后進行限時訓練。記得初三上學期一開始的時候?qū)W生對自己限時做題很不習慣,平均學生每做一篇完型填空要15分鐘,于是筆者每周至少利用一節(jié)課的課前時間進行一篇完型填空的限時練習,并作點評,經(jīng)過兩個學期的堅持訓練,到了初三下學期的第三輪復習時,基本上學生10分鐘內(nèi)能完成一篇完型填空的限時練習,不少學生甚至7分鐘內(nèi)能完成一篇完型填空的限時練習。
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語言知識及語言的運用能力不僅是指語言知識的單純積累和使用,它還包括對所學語言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知識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加上近幾年中考完形填空的試題中開始涉及到西方文化背景知識尤其是與中國文化有明顯差異的地方。而現(xiàn)行的《英語》(新標準)教材涉及中外文化傳統(tǒng)、風俗習慣、名人傳記、傳統(tǒng)節(jié)目、衛(wèi)生體育等諸多方面,體現(xiàn)了中外文化的方方面面,是很好的教學素材。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都充分加以使用,指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有意識地將老師介紹的和自己接觸到的有關(guān)文化背景知識積累起來作為備考的工具。
二、存在的問題及實踐啟示
1. 雖然學生經(jīng)過老師的教學指導在成績和解題技能上得到了提高,但有小部分學生提高得不明顯。學生解題能力弱的存在和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學生自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主觀原因,也有學校、教師、家庭及社會方面的客觀原因。因此,研究的重點對策僅從教師和學生方面去研究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內(nèi)外因結(jié)合,進行綜合研究,得到的對策和方法才更全面,效果也會更佳。
2. 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和專業(yè)技術(shù)水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到了初三,學生面臨的是畢業(yè)考和升學考,對學習更加緊張,但學生課堂容易出現(xiàn)疲憊現(xiàn)象。要引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課堂語言必須具有實效性。同時,教師要善于及時用親和力的語言對學生加以表揚和鼓勵,增添學生學習的信心,尤其是后進生。切勿認為初三課時緊而吝嗇表揚和鼓勵。
3. 學生解答完形填空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靠大量反復地實踐和總結(jié)。只是一年的有意識指導和訓練,筆者覺得學生的進步空間還是很大的。如果從初一開始教師有意識地指導學生的解題技巧并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相信效果更佳。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