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嵐
筆者從事初三畢業班的英語教學多年,每年都擔任兩個班的英語教學任務。雖然學生在小學就已經接觸了音標,但實際情況是,到了初三,他們還是不會認讀國際音標,更不會拼讀,不會獨立根據音標學習和記憶單詞,并由此導致發音不準確,直接影響了口語能力和聽力水平。
一、拋棄厭學情緒,快速有效地認讀48個音素
在初三的第一節課,筆者先列出全部音素,引導學生寫出他們對各個音素所了解的相關發音的單詞,并根據所列出的單詞來記住相關的音素。例如:/?覸/與之相對應的單詞可以是apple,引導學生寫出他們最熟悉的相對應音素發音的單詞有助于記憶牢固,那么每次再看到這個音素時就會想起單詞apple,再也不會忘記它的發音了。再如/e/,如果學生了解了其相對應的發單詞是pen,他們就再不會把/?覸/與/e/的發音相混淆了。關于輔音,為了能讓學生更全面地掌握音節的拼讀,對相關的輔音同時列出了發音在前面和后面的兩種單詞。(如表1)
二、對有效落實音節的拼讀的新嘗試
筆者在教完認讀全部48個音素之后又拿出一節課來解決音節的拼讀。
如表2所示,以輔音/p/為例,列出其和所有元音分別組成的音節,教學生像拼讀拼音的聲母和韻母一樣拼讀音節,并且引導他們每拼讀一個音節就想一想符合該音節發音的單詞。當學生完成了28個輔音與所有的元音拼完之后,他們就會發現原來音節也像拼音一樣容易拼讀,并急不可待想要進入實戰了。
三、教授學生養成獨立拼讀單詞的習慣
學生在掌握了音節的拼讀之后,會急于拼讀單詞。這時可以先讓學生練習一下課本上的讀音組合,熟悉一下發音規律,然后介紹學生把幾個音節合在一起構成單詞。可以先從單音節拼起,然后是雙音節、多音節。學生在拼讀過程中很容易將發音相似的單詞混淆,要注意及時糾正,一旦形成習慣便很難改正。這時可以結合教授新單詞來落實音標的拼讀,筆者嘗試了大量、快速地引導學生在兩節課的時間內將初三課本上所有的單詞根據音標拼讀一遍,并且在拼讀時要求學生像拼讀漢字的聲母、韻母一樣把音標的輔音、元音、音節都讀出聲音來。第五節課后就可以正常教學其他的課文內容了,但是可以在每節課前花三分鐘練習拼讀單詞表上的部分單詞,這樣不僅鞏固了根據音標拼讀單詞的習慣,也減少了發音錯誤的可能性。同時也要學生學會根據音標發音來記憶單詞。
經過這三個階段的嘗試,掌握音標的學生比例可以由原來的不到10%提高到80%以上,詞匯量也隨之提高,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自我學習英語的能力,為未來的口語、單詞和聽力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