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文
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中國大媽與金融大鱷之間的黃金戰爭似乎已經落幕,而黃金的走勢依舊迷霧重重。究竟黃金價格是不是會繼續跌,如果下跌,會持續多久,究竟什么時候會反彈呢?諸多疑問,決定著投資者在接下來的投資中該何去何從。
金價下跌之緣起
不少人說黃金降價的根源便是歐債危機。塞浦路斯政府出售多余黃金儲備以籌資4億歐元。作為歐元區四年來最大規模的黃金出售,黃金市場上的恐慌性拋售隨即爆發。其實塞浦路斯涉及的黃金量大約只有10噸,可怕的是其他國家以此為先例拋售黃金,例如同樣深處危機的歐洲國家,黃金儲備遠大于塞浦路斯。
除了歐債危機一些國家拋售黃金外,在金價下跌的背后還有諸多原因。美國經濟已經開始穩步復蘇,美元走強,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量化寬松的預期減弱,不時傳出美政府欲退出QE3的消息。這些無疑弱化了黃金作為貴金屬的避險屬性,致使金價在連續12年的高漲之后開始走低。
同時,今年4月高盛將2013年金價預期從每盎司1610美元下調至1545美元,將2014年金價預期從每盎司1490美元下調至1350美元。而瑞銀、德意志銀行、法興銀行等國際投行也爭相大幅下調對于黃金、白銀價格的預期。如此眾多的國際知名投行集體看跌黃金,必然打壓了貴金屬投資者們的熱情與膽量。各國對于黃金價格的調控都有方法,印度選擇提高黃金的進口稅50%,從而限制國內黃金,也降低了黃金的需求。這些無不是黃金加速下跌的推手。
金價下跌之緣落
盡管從長遠看來,黃金價格回升毋庸置疑,但是在近期,業內分析師指明黃金仍會降價。而金價下跌并非只是刺激了諸如“中國大媽”的消費者搶購黃金,其影響遠非如此。
國際金價的大幅下跌導致持有黃金股的基金凈值會嚴重縮水。對于QDII來說反應更為敏銳,國際市場上的黃金股相對于國內的來說對國際市場上黃金價格的反應更為迅速。所以,金價下跌首先就會直接導致黃金QDII凈值縮水。同樣,我們國家持有黃金股的基金產品凈值也會由于A股市場上的黃金概念股價格的大幅下跌而縮水。
其次,黃金價格的大幅下跌會導致國際市場上大宗商品的價格大幅下跌。之前的數據顯示,曾經有兩天紐約商品交易所中的原油期貨價格大幅下降,降幅甚至達到百分之三,而這兩天恰恰是黃金跌幅最大的兩天。白銀與黃金同屬于貴金屬種類,其價格下跌的反應就更不必說,當黃金下跌,那么白銀也會呈現出一樣的市場走勢。另外,一些交易所的大豆、小麥等大宗農產品的價格受累于黃金市場的暴跌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因而,黃金市場的暴跌會導致大宗商品交易的遇冷,以及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
金市的走勢自然也會波及股市的動向。首先,黃金企業的股票自然就生存在金市的大環境中,相關股票的利空消息必然源于金市。與黃金飾品相關聯的珠寶企業自然也難逃金價下跌帶來的負面影響。其實,只要是與黃金有著絲絲縷縷聯系的行業或企業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并且影響也有正負之分。例如以黃金為原料的電子企業,由于黃金價格下降,所以原材料價格下降,從而也就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公司的利潤空間,股票有上漲的可能,所以金價下跌反而是個好消息。
金價下跌這場大戲在貴金屬舞臺上已經演繹多時,緣起緣落逐漸顯現。也許你是黃金的投資者,也許又僅僅像中國大媽那樣只是買些飾品,無論你是誰,在這場大戲中你都扮演了一個角色。盡管身在其中,對于金市究竟如何發展不得而知,但是相信金價總會走出低迷再次迎來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