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萍


一邊是熱議非凡的新國五條,一邊是日益上漲的房價,樓市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心中難以磨滅的痛。在對新政抱有滿懷希望時,現實再次給了重重一擊。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人們不禁疾呼:“拿什么拯救你,永遠在燃燒的房價!”
冰火兩重天
唯一已經著手實施國五條細則的北京也沒有剎住房價上漲的勢頭。在位于朝陽區北五環的福熙大道售樓處,只有一個迎賓的接待人員,幾經打探,得知目前項目還是待售階段。
在大廳里,有幾位購房者正在看房。其中一位購房者楊先生為附近一家公司的員工,從事銷售工作。關于“新國五條”對其有沒有影響,楊先生說:“自己是剛需一族,早晚都要買。由于工作業績較好,年收入近百萬,因此準備遇到滿意的房子就出手。而目前看來也只有房子是最保值的,要趁早買。國五條對購買首套新房來說應該影響不大,反倒是購買二套改善性住房成本更高。我們公司的其他同事也經常在附近看房,因為都有現實需求。”
福熙大道首次開盤時間為2012年的9月23日,均價為30000元/平米。銷售人員稱下次開盤日期基本確定為今年5月份,但北京國五條細則的出臺,或許會對開盤日期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由于二期開盤項目是精裝,所以均價大概會在4萬/平米以上。相對前次開盤均價漲1萬以上,可見,其正呈現實質性的上漲。
由此也可以看出,新國五條細則的出臺,并沒有減弱開發商對于房價上漲的預期,房價半年內上漲尺度反而增大。
從限購到新國五條,一次次以抑制房價上漲,改善住房需求為目的的政策,始終沒有讓購房者嘗到甜頭,看到希望。類似楊先生的情況便好,但在剎不住車的房價面前,只能望而不語、埋頭苦思的大有人在。
在北京漂了五年的李成2008年來到北京,那時正值北京執行限購之際。原本他可以預付首付按揭買下一套房,但是被限購的條令無情的扼殺了。如今他終于熬到有了買房通行證的資格,但是卻在國五條的助推下,再次向樓市低了頭。雖然倍感悲凄,但是一向樂觀的他也不得不不選擇面對現實。他說:“既然房價始終猶如熊熊燃燒的烈火,總是在春風后又升,那么何必又為之糾結不已呢?買不起租得起吧,雖然租價也在日益翻新,但是比買房要輕松些。可以選擇在交通便利的地域租一套,在自己能夠承擔的前提下可以選擇自己單住。如果覺得可以合租,那么便可以以二手房東的身份向別人出租,說不定還可以收取其中的差價呢。”李成有些自我安慰但卻很切合實際的表示。
個稅征收各不一
按照“國五條”規定,“稅務、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密切配合,對出售自有住房按規定應征收的個人所得稅,通過稅收征管、房屋登記等歷史信息能核實房屋原值的,應依法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但此政策自3月出臺以來,除北京市以外,許多地方并沒有明確實施時間,一直處于“懸空”狀態。
在廣州一家二手房交易中心,一位銷售人員說,他們并沒有征收過20%的個稅,個稅還是按照房屋總價的1%或2%征收。原因在于:一些城市房屋登記系統時間不長,存在不少“大齡房源”,諸如老公房、房改房等,核價難度很大。而且由于“陰陽合同”不同程度存在,公平核價并不容易。另外,住房購買、裝修和使用過程中,涉及多項支出,若要準確界定“轉讓所得”,也有難度。
還有就是一些地方對個稅政策帶來的沖擊力準備不足。國五條后出現的“離婚潮”,源頭直指增加個稅政策。而事實上,這些年房價也早已翻番,增加個稅政策一旦實施,殺傷力會很大,對其影響要有充分的估計。
而這20%個稅等政策的“懸空”,正好給房企們吃下一顆定心丸,使房價大肆上漲,預期更加明顯。
近期,在廣州,新“地王”再度回歸。白云同寶路土地的出讓,在經歷了近200輪爭奪戰后,成交的樓板價高達每平方米25597元,溢價率達到1145%。4月以來,廈門、長沙、天津等地均出現了高溢價地塊。
同時,從相關機構數據便可以看出,今年4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上漲1.00%,自2012年6月以來連續第11個月環比上漲。同時從3月進行的中國百名經濟學家信心調查報告中顯示的情況來看,對于未來六個月全國平均房價趨勢,8%的經濟學家預期“上升10%以上”,比上季度增加7個百分點。
房價依舊堅挺,“地王”依然存在,政府調控的難度愈來愈大。房地產牽扯的行業太多,對地方經濟發展也有著莫大的影響。地方政府并不希望房產交易陷入冷清。如果因為征收20%的個稅,導致房產交易量急劇下降,勢必會對房地產開發預期造成負面影響。而一旦出現預期下降,土地交易會遇冷,地方的土地財政就會吃緊。北京之所以嚴格執行,是因為北京人口已經太多,不想讓更多的人進來。而很多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離北京還很遠,還歡迎更多的人口進入。
另外,還在于難以操作。一是難以核實房產原值,二是難以算清合理費用。而且它的主要影響人群是二手房購買者,但這一點在地方細則上并沒有明顯體現。上海、北京的細則雖然提出會嚴格執行20%個稅政策,但是如何嚴格、怎么執行也都沒有明確,到底怎么做也還是未知之數。所以,目前來看,征收個稅的問題便成為“只可遠觀而不可進行”的政策。
近期,在北京房價連漲的背景下,北京市高層多次召集建委等相關部門研討如何為房價降溫。他們認為,比較有效的降房價思路,就是限價。
具體實行辦法就是,經北京住建委審批的預售證,還需要新添一道“關卡”,提交至市長辦公室,由分管副市長陳剛親自過目,審批劃鉤后才能最終確定能否給批。而且按照嚴格的“限價”政策,不管是期房還是現房,都必須嚴格遵循價格管控的要求,預售證審批不得高于前一期以及周邊項目價格的原則,也就是說,想批“高價”的預售證不容易。
因此,后國五條時代房價究竟會呈現何種態勢,目前尚不能明確預測。所以,作為購房者還需且看且行,戒驕戒躁,冷靜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