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宇
督學通過聽課既直觀了解學校的課堂教學質量,又從不同角度了解學校師生的精神面貌和常規管理工作。聽課作為督導中收集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是一個專業性較強的工作。
督學聽課的主要內容
督學聽課是有別于教研員聽課的。教研員到校聽課主要是從專業的角度去了解學校的教學工作,評價、指導教師的課堂教學。而督學聽課卻不同,從某種意義上講更多的是“觀課”。通過觀察課堂教學,了解學校的管理,了解師生的互動,了解學校的常規。
下面,簡要說一下督學聽課觀察的幾個主要內容。
1.觀察教室的環境
教室是否干凈、整潔,采光狀況是否良好,課桌椅擺放狀況,班級文化布置,等等。回想起幾年的督導工作,督學發現的問題都是在聽課的時候出現的,比如學校的黑板過于陳舊、學生課桌椅沒有根據學生的身高適時調整高度、班級的鐘表不走等諸多問題。從中反映出學校的細節管理不到位。有的教室在布置上沒有體現班級文化特點或者文化內涵欠缺,板報的內容教育意義不強等,從中反映出學校的育人環境還有待提高。
2.觀察教學常規要求落實情況
督學通過聽課了解學校的管理情況,特別是教學常規管理情況。我們要多關注一些課堂管理的細節,如上課的各個環節:師生問候、學具教具的準備擺放、是否按時上下課,以及上課是否規范等這些常規的要求。
3.觀察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觀察教師的教,一看教材處理是否得當,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教學目標是否明確,教學重點是否突出,教學難點是否突破。二看教學過程設計是否科學合理。三看教學方法是否適合學生。四看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恰如其分。五看教師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是否先進。六看課堂教學目標是否達成。觀察學生的學主要看學生的學習情緒,參與教學活動的情況,學習習慣,等等。從學生的表現更容易反應出常態課堂中的一些情況及教師平時的教學要求。
督學聽課的幾個環節
1.選課環節
我覺得選課更多的是要結合自己或者指標組負責的內容來選。最初我每次只選英語課,覺著有專業背景更好評價。后來我發現這是一個誤區,我的任務是學校的某項工作做得怎樣,而不是學校的英語教學工作開展得如何。從另外一個角度,涉獵更多的學科和領域,對于督學的專業化水平提高也大為有益,能從多維視角和多維層面看問題。
2.聽課前的準備環節
盡可能多了解所聽學科的課標和教材,了解學科相關的理論和課改動向,這點也是最難做到的。還有了解所聽課教師的基本情況和業務能力,等等。
3.聽課過程環節
包括看、聽、記、想幾個方面。可以采取詳細記錄的方法,記錄聽課時間、學科、班級、執教者、課題、課時、教學環節、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還有各個環節的時間安排,師生活動情況,教學效果和評價意見。
4.課后交流環節
聽課后有時間可以和任課教師做簡單的交流,聽聽教師的課前準備、課堂預設、教學思路等,也可以把自己的意見反饋給教師。通過和教師的交流,了解學校對教學管理的要求、領導聽課評課的情況等。如果同教研員共同聽一節課,可以簡單交換意見,聽取更加專業的課堂評價。
5.歸納總結聽課情況
及時整理聽課資料,形成對聽課的基本評價。既要把課的主要優點和亮點、主要不足如實反映出來,也要把通過聽課發現的學校其他方面的成績和問題如實反映出來。
聽課的確是一門學問,特別需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作為督學,首先要學習課改新理念,了解課改新模式、新思路,能夠聽好一節課、評好一節課;同時,也要熟悉督導評價的內容和技能,靈活自如地通過聽課環節收集有效信息,作為督導評價意見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