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偉龍 吳書新
摘 要: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得到較快發展,各商業銀行應根據自己的特點、經營能力和市場需求,積極拓展項目融資、財務顧問、重組與并購、綜合性資產管理等投資銀行業務。
關 鍵 詞: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 F8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544(2013)06-0043-02
一、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的區別與融合
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在西方國家金融市場中以美國《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1933年銀行法)的生效(1933年)與廢除(1999年)為主要標志,經歷了“融合——分立——混業”的發展過程。我國的投資銀行發展較晚,投資銀行業務最初是由商業銀行來完成的,而后我國開放證券流通市場,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也逐步分離開來,但是隨著金融創新多樣化和產品日趨豐富,當前又出現了互相滲透、互相融合的趨勢。
(一)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的區別
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作為兩類不同的金融中介機構,在多方面存在明顯差異,主要表現在主體業務、融資方式、利潤構成等方面(見表1)。
1. 投資銀行的主體業務。 投資銀行的業務極為廣泛,主要包括證券承銷與上市業務、證券經紀業務、財務顧問、收購兼并、資產管理以及風險投資業務等。其中證券承銷與上市業務是投資銀行最本源、最基礎、最核心的業務,是投資銀行為企業或政府機構等融資主體提供融資安排和服務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證券順利發行的前提,也是證券流通市場的基石。
2. 商業銀行的主體業務。商業銀行的業務主要分為資產業務、負債業務和中間業務三類。在這三大業務中,存取貸放是商業銀行的本源,而中間業務是在其基礎上衍生和發展起來的。
(二)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業務的滲透整合
我國于1995年及其以后頒布的《商業銀行法》、《證券法》、《保險法》,確立了分業經營體制,但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各類金融機構的業務創新,各金融市場本來清晰的邊界變得模糊,融資方式多樣化,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的分業經營格局逐步被打破,相應地,監管部門也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有限度地放松了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的束縛。2001年頒布《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明確規定商業銀行經審批后可以辦理金融衍生業務、代理證券、基金托管、財務顧問等投資銀行業務;2004年批準商業銀行可以直接投資、設立基金管理公司;2006年9家商業銀行獲準從事短期融資券承銷業務。至此,我國商業銀行通過金融創新與大膽實踐,逐步與國際金融市場對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等機構的業務交叉融合以及與國際混業經營模式的接軌,在風險控制的前提下,實現了業務滲透、功能互補的優化整合。
二、我國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的現狀
自2001年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頒布后,工商銀行率先于2002年5月設立投資銀行部, 下設重組并購處、股本融資處、債務融資處、資產管理處、投資管理處等業務部門,當年即實現收入1.9億元,以后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 到2012年工商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收入達到261.17億元,在該項業務方面始終穩居我國商業銀行的龍頭地位。盡管其他商業銀行的投行業務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除傳統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外,其他全國性商業銀行大部分也開展了投資銀行業務(見表2)。表2只統計了上市銀行在年報中明確披露投行業務收入的8家銀行,不以投行業務收入名義披露的沒有包括在內。
三、我國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的重點
商業銀行發展投資銀行業務是吸收更多市場份額、提升市場競爭力、降低投資風險的客觀要求,各商業銀行應根據自己的特點、經營能力和市場需求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積極拓展投行業務。
1. 項目融資。在項目融資中,銀行可能承擔的角色是財務顧問、融資或參與銀團融資。商業銀行應與項目有關的政府機關、金融機構、投資者與項目發起人等密切聯系,對項目融資可行性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為其提供投融資、資本運作、資產及債務重組、財務管理、發展戰略等活動所需要的咨詢、分析、方案設計等服務。商業銀行要制定專門的業務管理辦法,確定行業準入標準,探索同業合作模式。對多家金融機構參與同一項目且資金較大的, 可采用銀團貸款方式對其融資,在一定范圍內實現信息共享,防止對項目的重復超額貸款和對單個平臺的超額授信。
2. 財務顧問。國內理論界和實務界對財務顧問并沒有統一的定義, 根據我國金融機構開展財務顧問的實際經驗,我們將其定義為為政府、企業等客戶的投融資、理財、重組并購等經濟活動提供金融咨詢、經濟分析和財務方案設計等有償性服務的機構或個人。 提供的顧問項目主要有投融資顧問、資本運作顧問、資產管理與債務管理顧問、企業診斷與發展戰略顧問、企業常年財務顧問、政府財務顧問等。在業務定位上,我國商業銀行應以投融資顧問、企業資本運作顧問為重點業務,確立主要客戶,細分目標市場,重點開展中小企業財務顧問業務,提供投資、融資方面的咨詢服務,滿足其在資產重組、收購兼并、債券發行等領域廣泛的企業財務顧問需求。發揮銀行人才優勢、 資金以及融資渠道和融資方式優勢,對中小企業風險投資的各項工作進行財務咨詢及指導。
3.重組與并購。我國商業銀行從事重組并購業務起因于處置銀行不良資產,以重組并購市場出讓的方法實現貸款抵償回收。隨著經營模式的逐漸轉型,商業銀行應由被動參與重組并購變為主動出擊,從保護貸款利益到發展增值服務業務,其中蘊含著重大商機,商業銀行在重組并購市場中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是提供咨詢服務。商業銀行擁有遍布城鄉的機構網絡和規模龐大的客戶群體,可以方便地為并購方尋找收購目標,反之亦然。由于有銀行作為中介,信譽有保證,有利于雙方進一步溝通。銀行可提供并購信息、財務顧問等咨詢服務。二是充當金融中介。企業在重組并購過程中常常導致大量的融資需求,商業銀行可以利用自身資金優勢,以并購方案中的融資安排作為業務開展的突破口,搭建一個全能金融業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一攬子“集成式”金融業務,從而在投資銀行業務領域獲得相應的市場份額。
4. 綜合性資產管理業務。隨著商業銀行設立基金公司的試點擴大,通過基金公司可以為富裕個人客戶提供各類理財服務,包括貨幣市場基金、股票投資、債券投資、票據投資、委托貸款等業務。 加上商業銀行金融市場部原有的外匯理財、人民幣理財以及衍生工具理財產品, 將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覆蓋不同風險和收益的理財平臺。整合資產管理業務,并進行聯合營銷,將滿足不同客戶的風險偏好和收益需求,并為客戶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宋國良. 投資銀行概論[M].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
[2]田瑞章,李勇. 商業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M]. 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3.
[3]王文利. 關于商業銀行發展投行業務的趨勢分析[J].商業時代,2007(6).
[4]潘石,陳曦. 我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業務現狀、風險與對策[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4).
[5]黃曉雪,于紅燕. 發展投資銀行業務的策略及對商業銀行的新機會[J].中國外資,2012(7).
(責任編輯、校對:龍會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