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冠慶 曹要玲 黃曉亮
摘要:為了考察研究酸化劑和益生素聯用對肉仔雞屠宰性能和肉品質的影響,選擇健康的1日齡“科寶500”肉仔雞160只,隨機分成4組,每組10只,4個重復。空白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Ⅰ、Ⅱ、Ⅲ組分別飼喂添加0.1%、0.3%、0.5%酸化劑和益生素組成的復合添加劑的日糧,試驗期為6周。結果表明,酸化劑和益生素聯用,當添加量為0.3%時可顯著降低胸肌滴水損失(P<0.05),添加量為0.5%時可顯著提高腿肌率(P<0.05)及顯著降低胸肌滴水損失和胸肌率(P<0.05)。酸化劑和益生素聯用對屠宰率、全凈膛率、半凈膛率、腹脂率、皮脂厚、肌肉pH值和色度、熟肉率及剪切力無顯著影響(P>0.05)。
關鍵詞:酸化劑;益生素;肉仔雞;屠宰性能
中圖分類號:S8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06-1378-03
酸化劑、益生素作為高效、無污染、無殘留的保健型飼料添加劑,正逐步被應用于飼料行業。酸化劑具有酸化日糧,降低消化道的pH值,提高消化酶的活性,改善腸道的正常菌群的作用[1,2];益生素指直接飼喂動物并通過調節動物腸道微生態平衡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動物生長和提高飼料利用率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培養物,包括活菌制劑和化學益生素(功能性寡糖),乳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是動物消化道中的有益微生物,具有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刺激免疫、提高動物消化功能等益生作用[3,4];功能性寡糖能夠改善動物胃腸道微生物區系,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脂類代謝,提高飼料養分利用率,改善動物生產性能[5]。但酸化劑和益生素聯合使用的研究報道不多。
本試驗以肉仔雞為研究對象,在飼料中添加酸化劑和益生素組成的復合添加劑,研究其對肉仔雞屠宰性能和肉品質的影響,為酸化劑和益生素在肉仔雞飼料中聯合使用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與基礎日糧
酸化劑和益生素組成的復合添加劑由廣州廣牧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由多種有機酸、枯草芽孢桿菌、乳酸桿菌及功能性寡糖組成。試驗基礎日糧按照文獻[6]配制,其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1.2 試驗動物與試驗設計
選擇健康的1日齡“科寶500”肉仔雞160只,隨機分成4組,每組10只,4個重復。空白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Ⅰ、Ⅱ、Ⅲ組分別飼喂添加0.1%、0.3%、0.5%酸化劑和益生素組成的復合添加劑的日糧。試驗于2011年5~7月在廣東海洋大學動物營養實驗室進行,試驗期6周。
1.3 飼養管理
試驗雞飼養于同一雞舍中,采用三階段的飼養方式;1~2周齡紅外線燈保溫,網上平養,自由采食,自由飲水,自然光照,常規免疫。飼養密度16只/m2。
1.4 測定指標及方法
試驗結束(6周齡)時從每個組中隨機抽取體重相近的肉仔雞8只(每重復2只),空腹稱重,然后按文獻[6]進行常規屠宰。
1.4.1 常規屠體性狀測定 各指標計算方法如下:屠宰率=屠體重/活重×100%;半凈膛率=半凈膛/活重×100%;全凈膛率=全凈膛重/活重×100%;胸肌率=胸肌(全)重/全凈膛重×100%;腿肌率=腿肌(雙)重/全凈膛重×100%;腹脂率=腹脂重/全凈膛重×100%;皮脂厚:用游標卡尺測量尾椎前端、沿背側正中線切開部位的皮膚與脂肪的厚度。
1.4.2 肉品質指標測定
pH值:屠宰后45 min,用pH儀測定胸肌、腿肌pH值,每樣品測2次,取平均值。
熟肉率:取胸肌、腿肌約50~100 g,稱重(W1),并標上標號牌。先將肉樣放入鋁鍋中,放在2 000 W的電爐上水煮45 min后撈出掛涼,15 min后稱熟肉重(W2),計算熟肉率。計算公式為熟肉率=W2/W1×100%。
滴水損失:取胸肌、腿肌約5~10 g(W1),置于鐵絲網上。在樣品上覆蓋塑料膜,在冰箱中4 ℃恒溫放置24 h,再稱重(W2)。稱量2次取平均值。計算公式為滴水損失=(W1-W2)/W1×100%。
剪切力:屠宰后30 min取胸大肌和髂脛外側肌各一塊,去除筋腱、脂肪和肌膜,修剪成形狀為寬1.0 cm,厚0.5 cm的長條肉樣,用C-LM型數顯嫩度儀測出剪切力值。每個肉樣測3次,取平均值。
肉色:用TC-PIIG型全自動測色色差計測定屠宰后45 min胸大肌龍骨端和腿肌(髂脛外側肌)的色度(紅度a*,黃度b*和亮度L*值) ,每樣品測定2次,取平均值。
1.5 數據處理
全部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處理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組間采用Duncan法進行多重比較,試驗數據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 結果與分析
2.1 酸化劑和益生素聯用對肉仔雞屠宰性能的影響
從表2可看出,試驗Ⅰ、Ⅱ、Ⅲ組的胸肌率均低于空白對照組,其中試驗Ⅲ組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P<0.05),試驗Ⅰ、Ⅱ、Ⅲ組的腿肌率均高于空白對照組,其中試驗Ⅲ組顯著高于空白對照組(P<0.05),屠宰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腹脂率和皮脂厚各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
2.2 酸化劑和益生素聯用對肉仔雞肉品質的影響
由表3可知,各組間的胸肌和腿肌的pH值差異不顯著(P>0.05),但試驗Ⅰ、Ⅱ、Ⅲ組胸肌和腿肌的pH值均比空白對照組低;試驗Ⅰ、Ⅱ、Ⅲ組的胸肌滴水損失均低于空白對照組,其中試驗Ⅱ、Ⅲ組顯著低于空白對照組(P<0.05);在胸肌和腿肌的熟肉率、剪切力、紅度(a*)值、黃度(b*)值和亮度(L*)值方面,試驗Ⅰ、Ⅱ、Ⅲ組和空白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
3 小結與討論
3.1 酸化劑和益生素聯用對肉仔雞屠宰性能的影響
屠宰性能是反映肉用畜禽重要的產肉性狀和經濟效益指標。本試驗結果表明,肉仔雞飼料中添加酸化劑和益生素組成的復合添加劑可提高腿肌率,這與于素紅等[7]在肉雞飼料中添加酵母培養物營養可提高腿肌率的結果相符,但酵母培養物對胸肌率無影響,而本試驗在提高腿肌率的同時相應降低了胸肌率。雞的胸肌和腿肌由不同的肌纖維組成[8],酸化劑和益生素聯用對肉雞腿肌、胸肌的影響可能與肌纖維的類型有關,酸化劑可提高消化道酶的活性,改善腸道的正常菌群,再加上補充乳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調節作用,進一步增強了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從而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增加產肉量和提高瘦肉率,至于酸化劑和益生素聯用是通過何種代謝影響胸肌率和腿肌率的還有待深入研究。
3.2 酸化劑和益生素聯用對肉仔雞肉品質的影響
pH值是評定肌肉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它是反映動物宰殺后肌體肌糖原酵解速度的重要指標。宰后隨保存時間的延長,肌肉的pH值逐漸下降, pH變化過高或過低都表示肌肉品質惡變。本試驗觀察到酸化劑和益生素聯用后,肉仔雞的胸肌和腿肌的pH值均比空白對照組的低,但統計學上差異不顯著(P>0.05),說明酸化劑和益生素聯用不會影響肉仔雞肌肉pH值。
滴水損失也是一項重要的肉品質性狀指標,滴水損失反映肌肉保持原有水分的能力,滴水損失越大表明肌肉的系水能力越差。肌肉系水力差會導致大量液體外流,可溶性營養成分和風味物質損失嚴重,肌肉變得干硬無味,肉品質量下降。本試驗表明,添加0.3%和0.5%酸化劑和益生素組成的復合添加劑可顯著降低胸肌滴水損失,說明酸化劑和益生素聯用是通過降低滴水損失來改善肉雞肌肉品質的。
在該試驗條件下,酸化劑和益生素聯用,其添加量為0.3%時能顯著降低胸肌滴水損失(P<0.05),為0.5%時可顯著提高腿肌率(P<0.05)和顯著降低胸肌滴水損失及胸肌率(P<0.05)。酸化劑和益生素聯用對屠宰率、全凈膛率、半凈膛率、腹脂率、皮脂厚、肌肉pH值和色度、熟肉率及剪切力無顯著影響(P>0.05)。
參考文獻:
[1] 王 冉,周巖民,邵春榮.不同酸化劑對肉雞生產性能影響的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02(3):65-66.
[2] 曹志華,歐陽晶旭,王 俊,等.有機復合酸化劑對艾維茵(AVIAA)肉雞生長性能、營養成分消化率及腺胃pH的影響[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4):164-166.
[3] 黃 怡,王士長,崔艷紅,等.多菌種復合益生素對三黃雞的生產性能以及腸道主要菌群的影響[J].中國家禽,2006,28(8):19-21.
[4] 徐春厚,相 菲,謝為天.益生素YS對三黃雞生長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9):8-12.
[5] 張建斌,車向榮,楊 華.大豆寡糖替代抗生素對蛋雛雞生長性能和腸道菌群的影響[J].飼料工業,2010,31(10):7-9.
[6] 楊 寧.家禽生產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7] 于素紅,魏 濤,初 雷,等. 酵母培養物對肉仔雞屠宰性能及胴體品質的影響[J].西北農業學報,2008,17(4):23-27.
[8] 錢利純,孫建義,許梓榮.酶制劑對肉雞胴體組成和鈣磷代謝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000,26(6):657-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