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嶺 李林明
“九小場所”火災原因
“九小場所”火災多發,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一是場所內違章亂拉電線,使用電熱爐、電加熱器、電熱毯等電熱器具,電氣線路缺乏金屬管、阻燃塑料管保護,且布置凌亂,裸露在外,空中交橫的情況十分普遍,極易引起短路從而引發火災。二是生產車間及倉庫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可燃物堆放集中,存放過程中由于天氣變化等原因導致氧化生熱,溫度積累到一定程度容易引起自燃。三是由于堆放大量可燃物,火災荷載大,工作人員違章存放、使用液化石油氣罐、動用明火、抽煙等行為都極易引起火災。四是其他一些原因。
“九小場所”火災的特點
燃燒猛烈,容易形成大面積燃燒。由于多數“九小場所”建筑耐火等級底,且可燃物較多,非常容易燃燒;一旦著火,燃燒速度快,火勢猛烈,如果住宿與非住宿部分之間未進行有效的防火分隔,將促使火勢迅猛發展,形成大面積火災。
疏散困難,極易造成人員傷亡。“九小場所”一般多為單層或多層房屋,生產、儲存、經營通常設置在底層,員工宿舍則設在上層,有的甚至是直接將員工住宿設置在生產、儲存、經營場所的閣樓上,住宿與非住宿部分缺少獨立設置的疏散設施和輔助疏散設施,再加上通道、樓梯狹小等因素,發生火災時人員往往因驚慌、擁擠等造成踩傷踩死,甚至跳樓等事故。
煙霧密集,煙氣嚴重侵害被困人員。多數場所內可燃物資多,供氧不足,燃燒不充分,發煙量大,自然排煙面積不夠等因素,導致煙霧久聚不散,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氰化物等有毒物質不僅影響人的正常呼吸,對人體產生麻醉、窒息的作用,還會嚴重損傷人的中樞神經,吸入一定量后,就會導致人員喪失行動能力,葬身火海。
水源缺乏,滅火救援難度大。大多數“九小場所”分布在城郊結合部,而且設置比較隨意,有的設置在居民家中,有的設置在辦公樓、倉庫內,附近往往缺乏市政消火栓,周圍天然水源也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此給初期火災撲救帶來很大困難。并且,因濃煙、毒氣彌漫,影響滅火救援人員視線,給滅火救援行動增加了難度。
解決“九小場所”消防安全隱患問題的措施
加強管理,強化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主體意識。安全與生產是“九小場所”存在的突出矛盾。有的業主能正確處理好這個矛盾,有的業主卻不能,主要是安全責任主體意識不明,重生產輕安全,盲目僥幸。所以,強化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主體意識。首先,要按照61號令的要求落實逐級消防安全責任制和崗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明確逐級和崗位消防安全職責,確定各級、各崗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其次,業主或租賃方應當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職責,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落實各級防火安全責任制,消除火災隱患。再次,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逐級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各主管部門應加強對“九小場所”消防安全的監督管理。
加大消防宣傳培訓力度。公安消防部門應依法落實對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及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員的上崗培訓,以提高他們的消防安全法制意識和責任意識。
各單位或企業主應組織開展對員工進行消防知識、技能的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的消防意識和增長消防安全知識;組織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實施和演練,增強企業的自防自救能力。
通過物業管理單位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教育培訓,使相關的個體私營從業人員掌握一定的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提高預防和撲救火災的能力,從而達到防止發生群死群傷的火災事故的目的。
消防部門要加強對公安派出所業務指導,有效提高公安派出所監督民警的消防業務素質和監督執法能力,加強對轄區內派出所的分管領導和消防監督民警進行全面培訓,采取“以一帶面”的方式,促使派出所民警的消防業務素質得到大幅度提高,使派出所消防監督員更深入掌握消防監督執法的正確程序和方法,確保派出所消防監督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起到實效,推動“九小”場所火災隱患徹底整改取得“雙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