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自從鄭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將裝飾裝修行業管理職能劃歸市建委,從此,掀開了全市裝飾裝修業發展史上新的一頁,六年多來,我市裝飾裝修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從客觀上講,我們并沒有真正把它管理好,全市裝飾裝修業管理仍然是“一盤散沙”,與國內發達地區相比,設計水平低下、施工工藝落后、管理工作無序,少數工程建設單位和個人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基本常識缺乏,部分設計和施工企業、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不高,行業自律意識不強,出現了虛假廣告、欺詐經營、合同違約等嚴重制約行業發展的問題行業發展水平還處于較低的階段。對此,廣大市民反映強烈。綜觀我市裝飾裝修業管理,亂象環生。
一、裝飾裝修行業“亂”象
(一)“亂”象一之章法“亂”
自2003年以來,我市僅以市建委的名義發布了《鄭州市建筑裝飾裝修管理暫行辦法》,未出臺配套的實施細則和相應的規章制度,《暫行辦法》形同虛設,沒有形成約束力,沒有一個職能部門去監督執行,無法得到貫徹落實。目前,我市將裝飾裝修管理納入土木工程建筑管理的范疇,不符合裝飾裝修業的實際情況,很難達到管理的目的。
(二)“亂”象二之監管“亂”
裝飾裝修業是建筑業的重要組織部分,不同于建筑業的其它行業,裝飾裝修工程與土木建筑工程相比,具有投資少、工期短、隱蔽性強等特點,按照土木建筑工程的方法進行管理有許多不切實際之處。管理工作應當尊從其發展的客觀規律,實施自成體系的管理系統。
省內外裝飾裝修行業發展較快的城市和地區,都對裝飾裝修業采取了集中統一管理。我市現行的裝飾裝修行業管理工作分散在市建委的各職能部門,市場、現場、執法各環節管理相互脫節,各職能部門受自身利益驅動等因素的影響,對裝飾裝修行業管理存在的問題視而不見、聽之任之,無法對裝飾裝修行業形成強有力的監管體系。
(三)“亂”象三之市場“亂”
市場混亂是我市裝飾裝修業的最為突出問題。
首先,大量無資質施工隊伍和無證從業人員充斥市場。據統計,目前鄭州市工商注冊的裝飾裝修企業1400多家,具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資質證書的企業僅有449家,不足注冊企業數的1/3,超過2/3的企業不具備從事裝飾裝修活動的資質;從業人員近8萬人,持證人員不足10%,超過九成的人員無證從業;全市裝飾裝修業年產值超過100億,而有施工資質的本地企業市場占有率不足1/4, 使我市地方稅源流失近5千萬元。
其次,不按規定辦理工程施工批準手續。根據鄭州市9月份開展的建筑裝修使用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專項執法檢查暨裝飾裝修行業管理調查研究的調查結果,全市所有正在施工的裝飾裝修工程中,除了個別隨主體共同發包的裝飾裝修工程辦理了施工許可手續外,其它裝飾裝修工程項目均未經許可而擅自開工,嚴格意義上講屬違法工程。
再次,違規轉包工程、轉讓資質、掛靠經營的現象比較普遍。在對我市裝飾裝修業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有的施工企業根本不具備承接工程的能力,他們采取托人情、拉關系的方式將工程承攬后,違規轉包,從中非法牟利。有的企業借用深圳等地一些資質等級較高企業的資質證書,采取欺騙手段參加招標,使用本地人員進行管理和施工,而被借用資質的企業收取高額管理費,對工程質量根本不負責任。
另外,我市一些政府投資的工程項目,在設置投標條件時,人為的抬高參加投標企業的資質等級,對參加投標的企業提出特別的業績要求,也是造成市場混亂的原因之一。
(四)“亂”象四之現場“亂”
由于缺乏必要的監督管理,裝飾裝修工程未辦理監督安全監督、不經許可進行施工,絕大部分工程施工現場組織管理無序。施工現場普遍不落實質量安全文明標準化的規定和要求,70%以上的工程項目部無固定辦公場所。施工組織無方案,技術交底無記錄,項目經理、質檢員、安全員、監理員等管理人員不能保證在履行職責,工人無證上崗現象普遍,現場臨時用電私拉亂扯,操作人員不按規定配戴安全帽、不遵守操作規程,裝飾材料和廢棄物隨意堆放,易燃易爆材料堆放,無消防防護措施,施工燥音、粉塵污染嚴重、野蠻施工等問題十分突出,工人施工環境惡劣,工程質量安全無法得到保證。
解決我市裝飾裝修業的混亂現象,根治“亂”點,實現裝飾裝修行業的“正”點發展,是全市裝飾裝修工程建設單位和個人及裝飾裝修的共同心聲,也是市委、市政府賦予我們的職責和我們應盡的義務。因此,我們應當遵從裝飾裝修業發展的客觀規律,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依據國家現有的法律法規,學習發達城市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市的實際,下大力氣、用真功夫,加強和規范管理工作,促進我市裝飾裝修業的健康發展。
二、解決裝飾裝修業混亂現象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裝飾裝修行業管理規章建設
目前,全國已有80%以上的省會(首府)城市以不同形式制定了加強本地裝飾裝修行業管理的法規規章,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別是南京市2007年頒布實施《南京市裝修裝飾管理條例》。
河南省2008年10月發布第117號政府令,公布實施《河南省建筑裝修裝飾管理辦法》,全省鄭州、洛陽兩個擁有立法權的城市中,洛陽市率先于2008年4月由市人大公布了《洛陽市裝飾裝修管理辦法》,其它省轄市都制定了本市的裝飾裝修管理辦法。
我市2003年頒布的暫行管理辦法無法律約束力,沒有得到真正的貫徹落實,應當盡早根據《河南省建筑裝修裝飾管理辦法》制定符合我市實際的政府規章,參照土木工程建筑的方法、借鑒外地的做法,出臺配套的裝飾裝修工程報建、施工許可、竣工備案等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我市裝飾裝修行業管理法規體系建設。
(二)建立健全裝飾裝修行業管理機制
將裝飾裝修作為一個行業實行有別于其它建筑業行業的管理體系,是裝飾裝修行業自身發展的特點決定的,在國內發達城市有普遍成功的范例。周邊省會城市如南京、武漢、濟南、太原、西安等城市都成立了規格較高的裝飾裝修行業管理機構,省內18個省轄市中17個城市成立了裝飾裝修行業管理辦公室,大部分城市的行業管理辦公室屬政府財政全供單位,具有獨立的行政執法權。唯有省會城市鄭州市的裝飾裝修行業管理機構是臨時單位,沒有明確的職能,無固定工作人員,無法全面履行裝飾裝修行業管理職責,這顯然不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
因此,必須加強裝飾裝修行業管理機構建設,一是盡早成立由市建委領導、具有明確職能的鄭州市裝飾裝修行業管理辦公室,對全市裝飾裝修行業實施統一管理。同時,加強鄭州市建筑裝飾協會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其橋梁紐帶作用,發揮聯系企業廣的優勢,強化行業自律,開展行業服務,規范行業行為,做好裝修裝飾咨詢和投訴,協調解決裝修裝飾糾紛。
(三)加大對裝飾裝修活動的監管力度
依法加強裝飾裝修市場、工程質量安全的監督和管理。逐步建立完善裝飾裝修有形市場,加強對裝飾裝修市場行為的監督,提高工程交易的效率,實現裝飾裝修市場的公開、公正、透明、有序管理。
應當組建一支規模適度的高素質執法檢查與質量安全監督隊伍,嚴密組織裝飾裝修活動執法檢查和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加強裝飾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嚴格落實裝飾裝修市場準入、清出制度。組織開展裝飾裝修行業評優評先和勞動技能競賽活動,加強對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的監督管理,確保工程質量,消除安全隱患,大力提高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四)扶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增強本地優秀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認真落實省、市政府扶持本地優秀企業做大做強的政策規定,積極探討扶持優秀企業發展的新路子和新辦法,制定相關的法律規章,在工程招投標、企業資質管理、人員教育培訓等方面出臺優惠措施,實施走出去戰略,組織企業到沿海發達地區“取經”,邀請國內大型裝飾企業為本地企業“補血”,提升本地優秀企業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增強優秀企業的綜合實力。
依法對弱小企業實施聯營、合并和淘汰,加強和規范外地進鄭企業的備案管理工作。建議市建委在條件成熟時,大力推薦我市有實力的裝飾裝修企業積極參與政府投資的工程建設,為我市優秀企業做大做強創造條件,增強我市裝飾裝修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五)大力開展裝飾裝修法律和基本常識普及教育
通過《大河報》、《鄭州晚報》、河南電視臺、鄭州電視臺、商都網等在省會影響較為廣泛的新聞媒體,制作裝飾裝修專版、開設裝飾裝修專欄,擴大宣傳教育的覆蓋面。
在“3.15”等重大節日和開展重大活動時,在市中心、人員密集地段開展形式多樣的裝飾裝修專場宣傳活動,廣泛宣傳裝飾裝修法律法規,進行裝飾裝修基本常識教育,提升裝飾裝修行業管理工作在全社會的影響力、凝聚力,形成促進裝飾裝修行業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
【作者單位:鄭州建設教育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