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白霜
摘要:
卓越的職業素質是職業發展的基石,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職業素質成為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的重要內容。各大院校應認真分析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含義、必要性及內容,尋找進行職業素質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教育
為了有效實施高職教育,培養優秀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技能人才,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強調“以育人為本,突出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職業素質,對學生的就業和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職業素質教育的含義
職業素質是指勞動者或工作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條件的基礎上,通過教育、實踐和自我學習等多種途徑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職業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內在基本素質?,F代社會要求高職院校的學生必須“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
職業素質教育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社會實踐經驗、社會環境以及自身的基本狀況等。高職院校學生畢業后能否順利就業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的職業素質。但職業素質并非與生俱來,也難以一蹴而就,而要經過長期的不斷積累才能形成。
二、高職院校學生培養職業素質的必要性
近幾年來,有大批高職學生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少數高職學生在用人單位的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心理素質過差,適應性弱,誠信缺失,甚至違法亂紀等不良行為嚴重影響了高職學生的聲譽。這些不良問題的出現,與高職學生缺乏職業素質教育密切相關。高職院校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要以職業素質教育的思想和觀念為指導,推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使學生既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又具有愛崗敬業、踏實肯干、樂于奉獻的精神。高職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良好的職業素質是做出工作成績的必要條件
高職院校學生要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就必須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具有忠于職守、甘于奉獻的敬業精神,實事求是、踏實肯干的工作態度,刻苦鉆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
(二)良好的職業素質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因素
一個熱情友好的人能贏得同事們的好感;一個謙虛好學、責任感強的人能得到領導的賞識,但很難想象,一個自私自利、急功近利、好吃懶做的人會贏得領導、同事的好評。因此,良好的職業素質是獲得職業發展的基石,是高職學生通向理想彼岸的通行證。高職院校學生在校期間一定要注重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
三、職業素質教育的內容
每種職業都有其特點,因此對從事這一職業的人員也有著不同的要求,即使是同一職業的不同崗位,對從業人員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時,必須僅僅圍繞學生所學專業的不同特征,構建不同行業的職業素質。但與此同時,基本素養也不容忽視,這些基本素養包括品德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心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五個方面。
(一)品德素質
品德素質包括愛心、集體榮譽感、團結、謙虛、誠信、文明、遵紀守法等內容,它是高職學生在思想意識、政治信念、政治立場、集體主義、公民意識、法制觀念等方面的綜合體現,是職業素質中最根本的部分,對學生的行為方式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二)職業道德素質
職業道德素質包括良好的修養、強烈的責任感、敬業奉獻、追求上進等內容。它是職業道德規范在從業人員行為中的體現,是自主行為的積累過程,是從業人員在一系列道德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特征和傾向,是職業道德行為的綜合表現。
(三)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是指人在自我認知、情緒、情感、意志、性格、價值觀以及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等方面的素養。它是在環境的熏陶下,逐步培養出的一種心理境界?,F在大部分用人單位不僅注重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更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綜合素質培養過程中心理素質的好壞起著重要作用。因此高職院校學生要注重積極的心態、良好的情緒、較強的耐受力、適當的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培養。
(四)科學文化素質
科學文化素質主要是指知識能力方面的素質。人們從事職業活動,必須具有一定的技術、技能,而培養各種技術、技能,必須以一定的科學文化素質為基礎。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質是求職立業的必備條件,是從事職業活動的需要。一般而言,科學文化知識越豐富,對技術、技能形成的指導性就越強。
(五)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是指高職學生應具備健康的體格?,F代社會緊張的生活節奏,要求投身工作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具備健康的體魄。好的身體素質一方面是先天遺傳,另一方面也需要后天鍛煉。形成良好的生活規律、杜絕不良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是提高身體素質的根本保證。
四、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對策
(一)嘗試利用“體驗式”教育教學
“體驗”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方式,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鼓勵高職學生多走出課堂,通過直接體驗,感受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價值;體驗人與人交往的技巧與方法并領悟社會給予自己的責任與使命。在體驗中實現由感性向理性的升華,進而使高職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
(二)發揮榜樣的力量是進行良好職業道德素質教育的重要方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高職院校學生可以從榜樣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努力的方向。因此,高職院校可以邀請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知名人士到校為高職學生作報告或講座,使高職學生在精神上受到鼓舞,為培養其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打下基礎。
(三)在日常的學生管理工作中融入職業素質教育
高職院校要把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貫徹在日常管理活動中。加強校風建設,嚴格校規校紀;加強學風建設,引導學生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加強考風建設,杜絕作弊,提倡誠信考試;此外,還要開展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創文明校園、文明班級、文明宿舍和爭當文明大學生的活動,提高高職學生的道德文明標準。
【參考文獻】
[1]鄧澤民.現代四大職教模式[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
[2]劉平國.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11)
【作者單位:商丘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