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震
摘要:
書法創新首先要解決書法審美問題,書法審美是我們時代必須正視的問題。書法的審美活動與每個時代的社會形態、意識形態、政治、文化、經濟和人們孜孜以求的探索研究緊密關系,是一種繼承和發展,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筆墨當隨時代”,書法的審美也應當隨時代。時代審美已經呈現出多元化、多樣性,這是時代賦予書法創作的機遇和挑戰,此外對遠古時代的審美觀念還應批判地接受與繼承。
關鍵詞:書法審美;時代性;審美取向;多元化趨勢
一、書法審美的時代性
“審美經驗的積累便產生審美觀念,形成審美趣味,孕育審美理想,而達到成果階段。”這是美學家李澤厚在《美學四講》中的話。審美觀念、審美趣味、審美理想不只是從審美經驗中歸納或產生出來的,還有其他因素起重要的作用。審美經驗的過程受到當時當地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雙重影響。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環境的變化,積累了嶄新的審美經驗,產生了不同的審美趣味、審美理想。
一個時代的大眾審美傾向代表了社會的主流審美價值。這種主流審美價值,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這就表現出審美意識的時代性。
二、書法的時代審美意義
現代書法的審美特征包括審美的多維性、隨意性、主體創造性等。現代書法追求作品的空靈、內涵和富有哲理,追求感情的奔放和線條的抒情灑脫,追求節奏強烈,疏密黑白對比得當,章法富于變化。中國傳統美學比西方美學更講求空靈、講求意境、講求內涵。好的藝術作品是筆中有意、意中有筆、筆斷意連,氣韻生動。現代書法重抒情,有個性,講求哲理深度,現代感強,帶有很強的形式表現傾向。
現代書法以觀念為先導,爾后求表現,情感流露,強調書法必須適應作者和觀眾的多極化審美傾向,現代書法表現多樣,異彩紛呈。現代書法在追求作品視覺形式的突破上充分運用現代科學的構成原理、色彩對比、視覺心理等規律,追求強烈的視覺效果。在現代書法發展史上,文備認為現代書法和傳統書法之間不存在無法逾越的壁壘,現代書法是傳統書法的文化積淀與當今藝術語境的精神融合,是一種新的創造。中國的現代書法是世界藝術的代表。
三、書法審美要反映時代特征
書法作品一定要反映時代特征,反映時代精神,其審美一定也要反映時代精神。書法作品更是書法作者人格魅力的自然體現,也是時代的文化環境、文化背景的反映,它體現一個時代的文化時尚和審美情趣。
書法審美離不開個人情趣,個人的學識、功力決定了自己的愛好和個性。字如其人,古人認為個人的情趣、學識決定了所寫出的字的特點。
四、書法審美的多元化趨勢
從秦漢的古樸,到晉書尚韻、唐書尚法、宋書尚意、元書尚態、清書尚質,到今天,以碑入字、以畫入書、流行書風等各領潮流,書法藝術已經呈現出百花齊放、多元化的審美趨勢。
以王羲之、王獻之為代表的東晉書法家給后世留下了豐富的書法遺產,二王書風的最大特點是“中庸、平和”,“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深受知識界學者和社會的喜愛。在當今的書法教育領域,有兩種不同的教學體系,一是師范類大學的書法專業:一是美術類大學的書法專業。前者強調書法的傳承,強調對書法經典的敬畏;后者強調創新,寫出自己對書法的理解和自己的個性。前者可能導致對創新動力的減弱;后者可能忽視對傳統的重視,導致狂怪個性的張揚。不論是傳統經典型、現代審美型,還是前衛探索型都各有特點,都應予以鼓勵。
現代審美鼓勵創新,他們創作的活躍和多樣性是明天書法發展的基石。今天,審美呈現出多元化、多樣性,這是時代的進步,是藝術的創新。
五、中國書法當前的審美取向
(一)“堅持傳統,鼓勵創新,各種風格”已成共識
審美取向是一個歷史性概念,是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的。中國書法的審美取向可概括為三句話,即“堅持傳統,鼓勵創新,多種風格”。這三句話在中國書協領導機關和各團體會員中比較快地形成了共識。因此這三句話是書法創作發展的一個總體取向。
(二)不同展覽提出不同的藝術指向
近兩年來,人們在開展評審展覽活動的過程中,又近一步對特殊規律進行了比較多的思考和實踐,對不同形式、不同人群、不同主題的單項展,提出了不同的創作思想和藝術導向。提出“要增強楷書的藝術表現力”,特別提出要“激活唐楷”問題。提出“要把握青年特點和書法本體特點的結合。”而書法既要經過“由技而進乎道”的磨礪,又要靠方方面面的知識來養,同時歷代大家多在晚年成才,這就是二者的特點。把二者結合起來就更難,恰恰這個“更難”,才使作者有了新的目標和動力,這正是書法藝術的魅力所在。
(三)“到位”而又有“味道”才是好作品
“到位”與“味道”這四個字作為書法評審的標準非常管用。怎樣才能實現既“到位”又有“味道”呢?按我個人的體會,要想到位就是多學習、多臨帖,多學習傳統文化,提高對經典碑帖的理解能力,理解深了也就能把握深了,臨摹效率就高了。第二要提高現代審美能力。經典碑帖中有大量與現代審美相吻合的東西,比如旋律、節奏、空間、造型等等,如果我們現代審美能力不高,很可能就讀不出來,發現不了,不能共鳴。
總體上說,“到位”與“味道”包含了書法本體的技法標準和情感表達的形式標準和審美追求。有“味道”才能感染人、打動人,才能吸引觀眾駐足;“到位”才能經得起推敲和玩味,使人百看不厭。只有既“到位”又有“味道”的作品,才符合當今書法藝術的主流審美取向。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書法學概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10
[2]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館當代名家系列作品集書法卷李松[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3]書法雜志編輯部,海寧謝氏藝術收藏館.第三屆百強榜作品集[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鄭州航院信息統計職業學院藝術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