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躍龍
隨著江西省南康市家俱產業的蓬勃發展,掛靠企業也迅速膨脹。家具企業為迅速拓廣經營市場,紛紛發展掛靠企業,生意越做越大。掛靠企業的發展促進了南康家俱產業的發展,但是,大部分家具企業在發展掛靠企業時一味追求經濟利益,對掛靠企業沒有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因此,在現實中引發了大量掛靠者與被掛靠者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問題,同時,這些掛靠糾紛也折射出掛靠行為已大量存在于現實生活中。
一、掛靠案例
案例一:張某2009年底到M市開辦物流企業,因正值M市整治規范物流行業秩序時期,張某不想過多投資就想到了掛靠方式,但多數經營良好的企業都不同意其掛靠,最后找到李某的C公司,李某的C公司之前就有了一兩家掛靠企業,因不良債務和不良代收貨款過多,最終在2010年被迫倒閉。該公司因管理混亂,財務賬目不清,李某、張某及其他掛靠人員都陷于官司之中。
案例二:王某于2008年在M市開辦了一家物流企業,經營狀況不錯,其表弟鄧某見狀,于2010年也到達M市想開家物流,但因條件不夠,申辦不了自己獨立的公司,就掛靠在王某那里,因其表弟愛賭博,不務正業,生意未做好,且在一次與供銷商的爭執中,大打出手,利器傷人,致人重傷,對方在完全付清醫藥費的情況下,提出十多萬元的賠償要求,因鄧某付不起醫藥費,如此只好由王某承擔。
以上二個案例都是掛靠者與被掛靠者之間在出事后的權利義務糾紛問題。
二、法律分析
(一)掛靠的法律概念
掛靠在法律層面上可以定義為:個人、個人合伙或其他不具備經營資質的機構和單位,為了獲取合法經營權利,而與具備經營資質的法人單位通過協議或其他形式,并以該法人單位的名義對外從事經營活動的一種行為。掛靠一方就是掛靠人,被掛靠一方企業稱被掛靠人。
(二)掛靠行為發生的原因分析:
1.省事,不需要獨立法人資格和財務體系,甚至不需要建帳,也就沒有了工商年檢、稅務查賬之類的復雜事宜。案例一中的掛靠者張某就是因為圖省事而掛靠于李某的C公司。
2.國家對一些市場主體的宏觀控制,是掛靠行為存在的客觀因素。為了規范從事經營活動的市場主體行為,國家必然要嚴格控制一些市場主體的準入條件。案例二中的掛靠人鄧某就因為不符合申辦物流公司的條件而掛靠于其表哥王某的物流企業。
(三)掛靠行為的法律風險分析
掛靠人可以利用被掛靠企業的良好信譽謀求更多的訂約機會;作為出借企業名義的對價,被掛靠企業往往會從掛靠人的經營活動中取得一定利益。表面上看來,采用掛靠經營方式對雙方都是有利的,但實際上雙方享受的權利與承擔的風險是不對等的。首先,掛靠人承擔上繳管理費用的義務;其次,被掛靠企業只享有收取相對較小數額固定收益的權利,但卻承擔了相當大的風險,一旦掛靠人經營上違約或侵權,勢必給被掛靠企業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正是這種實質上的不平等和潛在的風險性,引發了實踐中的大量糾紛。從以上二個案例來看,因掛靠經營所引發的法律糾紛中,最常見的兩種類型是:
1.掛靠人在對外發生財產或人身傷害等糾紛時,被掛靠人難逃責任。如案例二中掛靠人鄧某因做生意時打傷他人后,被掛靠人王某承擔了法律責任。
2.被掛靠人在對外發生財產或人身傷害等糾紛時,第三人追究掛靠人的責任。如案例一的掛靠人李某、張某等。
(四)掛靠行為的法律風險控制
在我國,掛靠經營現象普遍存在,完全禁止的可能性較低。不管是掛靠人還是被掛靠人,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規避法律風險。在生產經營中,可通過以下措施將掛靠經營的法律風險控制在企業可承受的范圍內:
1.簽訂書面經營協議,必要時向社會公示。
雙方應及時有效地簽訂掛靠書面協議,明確掛靠人和被掛靠人的權利義務,明確掛靠人以被掛靠人名義對外經營中各自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在實際發生糾紛之后,最大程度的保護雙方及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2.加強資質證照管理。
嚴格管理被掛靠人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國稅登記證、地稅登記證、開戶銀行許可證等“五證”,禁止向掛靠人提供“五證”電子版本;
3.加強授權委托管理。
禁止向掛靠人簽發常年授權委托證書,應做到授權委托證書一事一簽發,明確授權權限及期限,必要時通過各種途徑向社會公示;
4.雙方應對各方的行為實行動態監管
不管是掛靠方還是被掛靠方,一旦發現對方的經營行為超越了經營協議的范圍或者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或者經營狀況出現了嚴重問題等,應積極采取措施,通過解除經營協議、向對方的交易對象發出聲明等形式,最大程度的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三、規范掛靠行為的法律依據
我國法律法規對掛靠的法律關系無明確實體法規定。因此,針對因掛靠行為引起的法律糾紛,掛靠者與被掛靠者之間主要是以一紙掛靠合同來約束雙方的,一旦發生糾紛,對于掛靠合同的效力問題經常發生爭議。有人認為無效,因為違背了國家行政管理規定。我認為應該認定有效。掛靠行為從宏觀上確實有背于國家行政管理規定,但是掛靠合同卻經過掛靠雙方的平等協商,至今也沒有法律明確規定其違法,屬于法律真空。因此,掛靠合同因不違反法律規定而有效。
因此,掛靠雙方應本著公平公正、合理合法、互惠互利的原則不斷完善掛靠經營合同協議,使雙方權利義務不斷細化,同時被掛靠方應對掛靠方加強管理,掛靠方應加強對掛靠方的監督,雙方應本著雙贏的目的互相約束著對方,要有同舟共濟的思想理念。只有這樣,當糾紛發生時,才能及時妥善處理此類糾紛,保護雙方及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作者單位:中共江西省南康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