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向輝
摘要:
宋代繪畫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個高峰,宋代花鳥畫更是中國花鳥畫歷史上的高峰,而現代花鳥畫是在繼承宋代花鳥畫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對于宋代花鳥畫的研究,可直接關系到現代花鳥畫的發展。
關鍵詞:宋代花鳥畫;多元性;現代花鳥畫;發展影響
一、花鳥畫的起源及其審美特征
花鳥畫的萌芽始于原始社會,五代是中國繪畫史上最為繁盛的時期,山水花鳥由邊緣狀態中形成了自己的追求和傳統。“視覺真實”的寫實花鳥在宋代達到了鼎峰時期,隨著中國畫自律進程的發展,文人對繪畫注入了極大的熱情,水墨花鳥至元代終于蔚然成風。“四君子”之類寄托遺逸情結的題材也為明清文人畫家樹立了標舉民族氣節的大家風范。正是到了此時,花鳥畫成為了像詩歌那樣緣物寄情、托物言志,像書法一樣淋漓盡致抒懷的心畫。爾后花鳥畫的重大變革,皆離不開書法的演繹、解構、豐富畫法這一主流趨勢,花鳥畫從此漸入佳境。花鳥畫的主題,即依托自然物象的千變萬化,將審美主體的思想感情亦即“意”或“心”,有時也稱為“情”寄托于對自然界的花草鳥蟲的審美再造。中國花鳥畫家通過對物象的審美再造,再現了藝術家本身內心世界的“宇宙”。蘇東坡的所謂“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也正是揭示了這種藝術意識。
美的繪畫境界在于宇宙精神的關照,而不是形式世界的描繪,真正的繪畫,不是對物象可感形狀的描繪,而是獲得遙遠宇宙深處精神世界的觀照。正是由于傳統文化對繪畫審美趣味的規范,花鳥畫的審美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托物言志”也就成為其終極的價值指向。這也就是中國花鳥畫中“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哲學本源。
二、宋代花鳥畫的藝術成就及影響
宋代花鳥畫有很高的藝術性,這種藝術性在繪畫中的體現,通過一幅幅宋人花鳥我們就能感受到,在藝術上大大超越了唐代。宋代宮廷花鳥畫家極重視對動植物形象情狀的觀察研究,他們筆下的花果草木,務求生動逼真,合情合理,一絲不茍。其表現精工細麗,設色濃重典雅,造型周密端莊,反映出宋代宮廷貴族的審美特征。趙佶即宋徽宗,北宋畫家,書法家。在政期間,擴充畫院,興辦畫學,鑒藏古畫,編纂《宣和畫譜》,使得宋代宮廷畫院人才濟濟,達到我國宮廷繪畫最興盛的時期。其代表作《芙蓉錦雞圖》。北宋中葉,許多文人把繪畫視為一種文化修養,并經常進行藝術鑒賞、藝術收藏和藝術創造活動。這種活動圍繞梅、蘭、竹、菊展開,使“四君子”題材在宋代形成,成為繪畫中的獨特門類。
宋代花鳥畫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筆者認為至少要從四個方面來看:一是宋代花鳥畫的科學性,二是宋代花鳥畫的藝術性,三是宋代花鳥畫的文學性,四是宋代花鳥畫的實用性,這四個方面正好反映了宋代花鳥畫的多元性。現在的美術學院的花鳥畫教學中,臨摹宋代花鳥也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而所有的花鳥畫創新,都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的。可見宋代花鳥畫影響之深遠!
三、宋代花鳥畫的文學性及影響
在宋代,由于帝王的提倡,畫院的擴充,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名士參與花鳥畫的創作,在創作中,這些文人墨客把他們擅長的詩、詞、文學、書法溶進了繪畫的表現上,擴大了繪畫的表現領域,使得花鳥畫構圖更為生動、簡潔、主題突出。蘇軾在《論畫詩》中提到:“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宋代花鳥畫,以重詩意、重境界、重情趣而著稱,繪畫的文學性、抒情性空前突出,形成一種以典雅工細和詩意為特色的院體畫風。
宋代花鳥畫的文學性也表現在詩、書、畫、印結合上。有一幅宋代花鳥畫的團扇,《膽瓶花卉圖》題詩為:“秋風融日滿東籬,萬疊輕紅簇翠枝,若使芳姿同眾色,無人知是小春時。”再有宋徽宗趙佶的《芙蓉錦雞圖》、《臘梅山禽圖》等都是詩書畫印結合的典型例子。這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書畫印結合的形式一直為中國畫所推崇。因為它既有文學性,又有藝術性。在其它很多宋代的花鳥畫中,這種把詩的意境引入到畫中的例子,不勝枚舉。
宋代花鳥畫的文學性對歷代畫家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比如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畫面沒有表現青蛙,只在溪流中畫了一些小蝌蚪,使人馬上聯想到附近一定有青蛙,自然就有青蛙的叫聲了。歷代有成就的畫家,都是在有深厚的文學功底的基礎上,把文學的意境融入畫中,才為一代大家。比如元代的趙孟頫、明清時期的唐寅、八大、石濤、鄭燮、近代的吳昌碩等,都是在深厚的文學功底基礎上進行藝術創作的。
四、宋代花鳥畫的實用性及影響
如果說一般的繪畫只是作為藝術品用來觀賞,那么宋代花鳥畫從一開始就具有實用的特點。在宋鄧椿的《畫繼》中記載:“正和間,每御畫扇,則六宮諸邸競皆臨仿一樣,或至數百本。”這些都是用作燈片,窗紗和手中的團扇的。都是具有實用性的。
宋代的花鳥畫對宋代陶瓷業的發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宋代出土的很多陶瓷上,都有用花鳥畫繪制的圖案,而這種在瓷器上繪畫的方法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中國瓷器的一大特色!現在很多制作瓷器的設計師、工匠,都能畫一手很好的花鳥畫作品。宋代的花鳥畫藝術在工藝美術的各個角落都體現了強大的生命力,成了工藝美術的一門基礎課,為我國工藝美術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所以說,宋代花鳥畫,其影響之大,范圍之廣,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和學習的。
總之,宋代繪畫嚴謹,科學性強。這種繪畫的多元性、嚴謹性,一直影響到現代的花鳥畫。現代的花鳥畫教學,也一直注重寫生,把花鳥畫創作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寫實的風格,以自然為師,畫中的各種花卉,禽鳥,都是對自然長期觀察的結果,使得現代花鳥畫有了長足發展。宋代繪畫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之上,呈多元化趨勢向高度成熟發展,在中國美術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炎.中國審美文化史[M].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
[2]徐建融.傳統的興衰[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2003
[3]曹玉林.當代中國畫體格轉型[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2006
[4]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
【作者單位:平頂山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