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計龍
忻州市畜牧業生產現狀及畜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據統計(2012年底)忻州市大牲畜存欄49萬頭,其中牛存欄35萬頭,出欄12萬頭;豬存欄69萬頭,出欄92萬頭;羊存欄276萬只,出欄184萬只;禽存欄710萬只,出欄490萬只。肉類總產量達到13萬噸,禽蛋總產量達到6萬噸,奶類總產量達到12萬噸。畜牧業總產值達到30億元,占農、林、牧、漁總產值的41%以上;農民畜牧業人均純收入達到950元。但是,我市仍然存在著集約化程度不高,養殖效益低,安全意識淡漠,監管體系不健全,缺乏有效有檢測手段等問題。
監管體系不健全,檢測體系缺乏。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我市畜牧部門從市到縣、到鄉至今沒有專門的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沒有專門的人員從事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生產養殖環節的監管不到位,給畜產品質量留下了極大的隱患。同時檢驗監測機構缺乏,雖然市級成立了畜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機構,但由于經費、場所、儀器等條件所限,未能開展檢驗監測工作,畜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沒有科學的數據支撐,缺乏科學的判斷,給監管工作帶來很大的盲目性。
養殖水平較低,安全養殖意識缺乏。養殖水平及飼養環境與動物產品的質量安全關系密切。近年來,我市規模化養殖不斷發展,建立了一些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畜產品質量,但是規模小且分散、衛生條件差、生物安全措施不完善,缺乏隔離、消毒、免疫接種等問題仍然存在。這都可能動物疫病發生和傳播風險,進而威脅畜產品質量安全。
畜產品殘留超標。影響畜產品質量的殘留分為獸藥殘留、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殘留。獸藥殘留問題是近幾年來畜產品出口和國內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顯現出來的。獸藥殘留檢測起步較晚,受工作條件影響檢測手段和檢測器材滯后。在檢測程序上存在抽檢頻率和覆蓋面比較小,主要針對大中養殖場和定點屠宰點等因素影響,對市場的畜產品未能提供全面和準確的監控。散養畜禽產品和非定點屠宰的畜禽產品的首要殘留問題存在較大。一些國家明令禁止的藥物仍有殘留超標現象。
畜產品加工過程污染。在加工、運輸、銷售過程中由于衛生條件不達標準,操作不規范已導致的二次污染也非常嚴重,這也成為畜產品質量安全的一大隱患。有以下表現:缺乏冷藏設備導致畜產品變質,儲運設備清潔不徹底造成畜產品污染,畜產品包裝容器破損引起污染。
畜產品摻雜使假。目前由于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不到位,一些不法分子在畜產品中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的問題時有發生。市場上各種摻雜使假的手段層出不窮,主要表現為:注水增重、利用病死畜禽熟食出售、在畜產品中添加違禁藥物增加保鮮時間等,假冒偽劣畜產品充斥市場,不僅影響畜產品市場開拓,也嚴重損害人民的身體健康。
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的措施
建立健全監管機構,完善檢驗監測手段。根據當前畜產品質量安全的嚴峻形勢,按照各級政府的要求,市縣畜牧部門要盡快成立專門的監管機構,鄉鎮依托現有畜牧獸醫站建立鄉級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賦予職能,增加編制,增加人員,增加經費,完善監管責任制,做到責任明確,監管到位。同時加大檢驗監測機構建設力度,市級完善檢驗監測手段,能夠正常開展檢驗監測工作,縣級要建立以速測為主的檢驗監測機構,增加檢驗監測經費投入,為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改善飼養環境,倡導健康養殖。繼續推行畜禽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突出動物防疫和環保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嚴格的隔離、消毒、免疫接種、加強飼養管理為主的生物安全措施,建立起防止病原侵入的多層屏障,為畜禽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加強對養殖場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加強公路動物衛生監督管理,繼續做好重大動物疫病的強制免疫工作,要以預防為主,要有計劃的按照農業部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接種,適時開展免疫抗體監測和免疫效果評估,發現問題及時補救;定期開展動物疫病檢測、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杜絕動物疫病傳播;畜牧部門與衛生部門配合,加強人畜共患病的防治工作,防治交叉感染。
規范使用獸藥。嚴格按照《獸藥管理條例》的要求,規范獸藥經營、銷售和使用行為,嚴厲打擊販賣假劣獸藥的行為。要監督養殖場做好用藥記錄,嚴格按照獸藥的規定用藥量和用藥方法使用、合理輪換用藥;杜絕濫用抗生素,以防耐藥菌株的產生;自覺執行休藥期規定,嚴禁超劑量、超范圍違規使用獸藥。嚴格執行國家禁止使用或已淘汰的獸藥及明令禁止使用的其它物質(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規定。
加強屠宰、流通環節監管。加強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嚴厲打擊銷售屠宰無證無標畜禽行為,通過產地檢疫,從源頭上將有病畜禽隔離,監督屠宰加工企業嚴格遵守屠宰檢疫管理規定,憑證憑標屠宰。嚴格執行病害動物及動物產品的無害化處理,未經檢驗檢疫的動物產品不準出廠銷售。畜牧與商務等主管部門聯合行動,對動物防疫條件、屠宰加工設施及工藝流程不符合動物衛生要求的屠宰場要責令限期整改、停產或關閉。對私屠濫宰的不法業戶予以堅決打擊。
加強對動物及動物產品貯藏企業、經營場所的監督檢查,要求他們建立倉儲動物及動物產品檢驗登記簿,健全上市動物產品查證驗物制度。嚴禁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病害動物及其產品上市交易或銷售。
建立完善的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檢驗制度。加強檢疫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工作,添置必要的特異性強、敏感度高、重復性好的快速檢疫設備,對臨床癥狀不明顯或感官檢查不能確定的動物及動物產品進行實驗室檢測,提高快速檢疫、診斷能力。
加強日常檢測工作,從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的薄弱環節入手,有針對性制定監測計劃,對屠宰動物及其產品安照一定比例抽檢,最大限度的為動物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科學依據,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