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鑫
人到老年,如能步履輕捷,行動自如,自會生活方便,精神愉快,也會給全身各個系統帶來很大的好處。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人體的運動器官必然會發生衰老和退化。有些看似簡單的動作,老年人如果不加注意,貿然施為,會給身體帶來傷害。以下這些動作,老人一定要注意避免——
用力排便
當人在用力屏氣排便時,身體各個器官的肌肉都在用力收縮,腹部的肌肉也會收縮,這就導致腹壓增高。而腹壓的增高會使心臟排血阻力增加、血壓升高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從而導致心肌缺血、心絞痛發作或嚴重的心律失常引發猝死。如果老年人的冠狀動脈病變嚴重,還會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使冠脈內急性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有腦血管病變的患者和高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用力排便時可發生腦出血和腦梗死。因此,老年人如果有便秘癥狀,應多吃富含纖維的果蔬,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或借助藥物排便,切忌過度用力。
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會影響到消化功能,使胃腸蠕動緩慢,日久容易誘發消化不良、便秘甚至痔瘡的發生。有些老人習慣在室外打牌、下棋,如果氣溫低再加上久坐不起,會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良,誘發或加重膝關節的退行性病變。另外,久坐不動還會使頸部肌肉和頸椎長時間處于相對固定的位置,會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良,使肌肉勞損,發生頭痛及頸椎病,這對于患有頸椎病或腦動脈供血不足的老年朋友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因此,老人們在打牌、看書、看電視的過程中,要注意腿部的保暖,且每隔四五十分鐘就站起來走動一會,活動一下膝關節和腰腹部。
起床太猛
人在睡眠時,機體代謝速度降低,血液流動相對緩慢,血壓偏低。如果一睡醒匆匆起床,身體從長時間的休息狀態,突然改變體位進入到活動狀態,交感神經系統會被迅速激活。而中老年人的血壓調節功能比較差,當這種狀態迅速轉變時,并不能精確地調節好血壓狀態,會出現腦供血不足,導致腦平衡功能失調,發生暫時性暈厥甚至腦出血。因此,老人起床一定要遵從“寧慢三分、不搶一秒”的原則,醒后可靜臥3分鐘,慢起身在床上坐半分鐘,放下雙腳在床邊坐半分鐘,然后再下床慢慢活動。
狼吞虎咽
不少人自年輕時就養成了吃飯快的習慣,但機體的消化功能和吞咽功能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減退,如果到了老年吃飯的速度仍然降不下來,一是不利消化,還容易發生噎食,擦破食道黏膜,形成疤痕,使上消化道特別是食道狹窄;二是容易給心臟帶來過大負擔;三是容易破壞上消化道的保護層,給有害物質侵害消化道的機會。所以,患有消化不良、心臟病的老人,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里經過充分的咀嚼后再下咽。
高聲說話
有報道介紹,土庫曼斯坦一個叫尼科內伊夫的村莊,村內老人壽命過百者不少。研究人員發現,該村人長壽的秘密竟然是低聲說話——不論男女老少,說話的聲調都很低,因此被稱為“長壽低語村”。的確,高聲說話對老年人來說可能存在健康隱患。我國著名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教授說,“老人說話聲音每提高一次,就是對身體的一次刺激,此時老人心跳勢必加快,一系列潛在的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等隨時可能發作,嚴重時甚至威脅生命。”如果高聲說話發生在與人爭執、抬杠的場合,血壓波動就會更大。因此,患有高血壓的老人平時應盡量輕聲細語地說話,少與人爭執。當然,如果是朗讀詩詞、唱歌,聲音大一點沒關系。
站著穿褲
站著穿脫褲子是不少人的習慣,但此習慣到年老后就必須改改。因為人上了年紀后,腿腳不再靈便,平衡性慢慢退化,站著穿脫褲子很容易失衡摔倒。且老人多有骨質疏松的情況存在,受傷幾率大增。臨床上,老年人因站著穿褲子而導致腿骨骨折的非常常見,所以,老人穿脫褲子時最好坐在床上或倚靠在固定處。除此之外,老人起床、如廁、洗澡,都是容易發生跌倒的“高危時段”,一定要手扶固定物,慢慢行動。
快步上樓
人上了年紀,不僅肌肉骨骼衰老,神經系統也退化。比如明明看清了樓梯的臺階,下著下著卻一腳踏空,當意識到情形不對時,又不能及時糾正,結果重重地摔了下去,這就是由負責指揮運動的神經系統出現“滯后”導致的。所以,老人走樓梯,最好側著身子,扶著扶手,寧慢勿快,等一只腳掌完全著地后再邁另一只腳。在走路或上樓梯時,兩手不要插在兜里,以便在突然摔倒時可以用手輔助支撐住身體。這一點對骨質疏松、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尤為重要。
逞能彎腰
如果說人站立時腰椎受力為1,那么坐位時腰椎的負重為其1.5倍,而彎腰時腰椎的受重壓力則為2.7倍。老年人關節較硬,加之肌肉萎縮導致對關節的保護變少,彎腰易造成牽拉傷和關節錯位;當彎腰超過90度時,人體的骶棘肌不能像平時那樣起到維持脊柱位置及保護韌帶的作用,更易造成腰骶部扭傷;如果彎腰過快過猛,會導致腦部血壓劇烈變化,誘發腦出血。所以,老年人在彎腰撿東西時,也應盡量放緩動作,扶住椅子或其他固定物,直腰蹲下再撿。
用力提重
老年人的肌肉和骨骼功能會日漸減弱,因此在負重的情況下很容易損傷肌肉或造成骨折。所以,老年人不但要在生活中減少負重,比如提重物、搬家具,在鍛煉時也要量力而行,用啞鈴、拉力器等選擇合適的強度。尤其是骨質疏松患者,要避免扛重物或舉過重的啞鈴,以免引發骨折。
忽然回頭
老人頸動脈血管會變窄、管壁變脆,突然轉脖子會壓迫頸動脈,影響腦供血,導致昏厥。轉脖子的時候如果把握不好平衡,也非常容易跌倒。此外,頸部扭轉時,頸部的交感神經受到刺激,使腦部血管發生痙攣,腦部供血減少,大腦缺氧,會使人出現頭暈、耳鳴、惡心、嘔吐等癥狀,甚至會突然昏倒。所以,老年人平時忌諱猛回頭,如背后忽然發生什么事情,需要轉過頭來時,動作盡量放慢,漸漸轉頭,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