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濤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營養學專家、抗衰老學的奠基人鄭集,生于1900年,卒于2010年8月,享年110周歲,堪稱為“世界最長壽教授”。鄭老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化學家、衰老生化研究學科的奠基人。在108歲高齡時,依然思維敏捷,身體硬朗,編輯出版了一本書叫《鑒證長壽:百歲教授的養生經》。在這本書里,鄭老向我們介紹了一套獨特的養生之道。
長壽菜單
要長壽,首先要飲食調配得當。鄭老的飲食堅持“八有八少”:有素有果、有雜有蛋,有奶有茶、有糧有養;少酒少葷、少油少陳,少甜少咸、少懶少撐。為此,鄭老獨創了一份“長壽菜單”:起床先空腹喝1杯蜂蜜水,早餐1杯牛奶,吃用5顆紅棗、3顆桂圓、15~20顆枸杞子一起煮的粥,還有一小塊蛋糕;中午一葷兩素一湯配稀飯,多以時令蔬菜為主;晚飯是藕粉、包子、面條、餛飩之類容易消化的食物,有時是煎雞蛋餅。
除了正餐,鄭老每天都要吃水果。鄭老最喜愛的水果是香蕉,中午、晚上各1根,潤腸通便。鄭老還愛吃巧克力,認為巧克力是抗氧化食品,對延緩衰老有一定功效,還能緩解情緒低落,使人興奮。
鍛煉身體
鍛煉身體對延年益壽不可或缺,但貴在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鄭老認為,選擇一套簡單易行的健身操,如簡易太極拳、八段錦等,對中老年人保健頗有益處。他創編了一套室內健身操,從40多歲開始一直堅持下來,還自創“茶授帶”按摩法:清晨起床收拾完畢,坐在床邊活動筋骨,用雙手扯著一根背包帶的兩頭,繃得直直的,一會兒在后背蹭蹭,一會兒在大腿上蹭蹭,一會兒又轉移到脖子上。這種運動適合年齡大下床活動不便的老人,非常安全,坐在床上就能活動全身筋骨,暢能氣血。
生活規律
保持生活有規律,形成一定節律,可使新陳代謝機能正常。鄭教授書桌旁的墻上有一張紙,上面寫著每天作息安排:早上5點鬧鐘準時發令起床,花1小時在床上按摩一遍,從頭皮、眼、耳、鼻、喉、胸、腹、腰、四肢直至腳趾,達到舒筋活絡、促進新陳代謝的目的。12點準時吃中飯,晚上9點半到10點睡覺。這個習慣他已堅持了幾十年,即使是除夕晚上,鄭老也是按時入睡的。鄭老百歲高齡除了耳朵有點背,仍然思路清晰、言語流暢。
內心仁愛
在鄭老看來,最重要的養生之道,莫過于內心充滿仁愛。一個心中有愛的人,更容易使自己和周圍人得到快樂和健康。
鄭教授強調,健康長壽最重要的是“思想開朗、樂觀積極、情緒穩定”。心中充滿仁愛,是養生的重要內容。
百余年來,“五愿十和”(愿做牛、愿做梯、愿做橋、愿做蠶、愿做燭,身和、心和、學和、家和、友和、業和、國和、世和、境和、天和)一直是鄭老矢志不渝的追求,而“五心”(把衷心交給國家、把孝心奉給父母、把愛心獻給社會、將真心送給朋友、把信心留給自己人生)則是與他相伴一生的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