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國古代女子的婚姻普遍“從一而終”,再婚一直被視作一種非正常的婚姻形態。進入近現代社會,隨著婚姻觀念的改變、離婚人口的增多以及人平均壽命的延長,離異或喪偶者再婚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再婚人口出現持續增加的趨勢。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之所以要再婚,多是因為在過去的婚姻中咀嚼了苦澀,希望在新的婚姻中品嘗甜蜜。可令人困惑的是,好不容易選擇了新的婚姻,許多人卻沒有找到新的幸福,而是再現“過去的故事”。這是為什么呢?
【心理案例】
為什么兩任丈夫一個樣
30多歲的靜宜是位再婚的女人。作為獨生女,她從小就喜歡凡事自己說了算,以自我為中心,有點任性。年輕的時候,談過幾個男友,相處起來經常爭吵,最后都不歡而散。直到遇到第一任丈夫,一個把靜宜當成“公主”、大大小小的事就都依著、主動包攬全部家務的“好男人”。那會兒,姐妹們都羨慕靜宜找到一個“模范丈夫”。可是,靜宜漸漸覺得丈夫不像個男人,倒像個順從的仆人,那么軟弱,甚至懦弱,沒有一點剛烈的男子漢勁頭。靜宜說,家里出了什么事情都要我拿主意,在外面他也是窩窩囊囊。都說男人是一座山,可我一點也沒有找到靠山的感覺,讓我感到很累很累。慢慢地,靜宜的不滿已經不局限于嘮叨,開始責備、辱罵丈夫。有時候氣急了就朝他大喊:你還像個男人嗎?這輩子怎么找了你這么個窩囊貨!就這樣,他們的婚姻只維持了幾年就走到了盡頭。
離婚兩年后,靜宜最終與現在的丈夫相識。第二任丈夫對靜宜也是百般照顧,剛開始她很滿足,認為終于找到了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可沒多久,靜宜總覺得現任丈夫身上有前夫的影子,也是一個窩囊的男人。
靜宜陷入深深的困惑:怎么換來換去,兩任丈夫一個樣,這是為什么?難道我還要重新選擇婚姻?
都是選擇了適合自己的人
兩次婚姻都是靜宜自己的選擇,并非別人的強加。那么癥結又在哪里?佛學中有句話說,“愚人除境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境”。就是說,有的人總是把眼睛盯在外部環境上,如果外部環境不好就再換一個,而沒有去改變自己內心對待事物的態度和方式。結果呢?因為自己對人、對事的態度方式沒有改變,自然會重復過去的錯誤,復制過去的生活。
生活中的事情幾乎都是如此。我們遭遇失敗后,是“重蹈覆轍”,還是“吃一塹長一智”,關鍵在于我們是否改變自己。
婚姻生活對此作出最好的詮釋。周圍的世界那么大,身邊的人那么多,我們為什么選擇這個人作為生活的伴侶?在選擇伴侶的時候,不論是有心還是無意,我們自己的性格特征、價值取向、擇偶標準,都必然制約我們的選擇。比如,俗話說的“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說的就是擇偶的“相似性原則”;一個喜歡發號施令的人和一個喜歡惟命是從的人,容易走到一起,就是擇偶的“互補性原則”的體現。不管是相似性,還是互補性,有一點是一樣的:都是選擇了適合自己的人。這正如進了商店,每個人選購什么商品,一定是結合了自己的喜好等情況所決定的。
但是,由于環境的變化以及需求的多元性,難免發現自己的選擇也有缺憾。許多人因此走上再婚之路。但是,同是再婚卻會有不同結果,有人總結失敗教訓,改變自我,重新找到幸福;有人不檢討自己,仍舊我行我素,就只能重復過去的痛苦。所以說,如果我們不改變自己,即使離開那個“他”或“她”,還會再找一個同樣的“他”或“她”。
靜宜的故事就很具代表性,她的擇偶就體現了互補性:一個任性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公主”,自然要選擇唯命是從的“仆人”。但是,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即使強悍的女性也有柔弱的一面,希望能有所依靠。如果需要無法得到滿足,就會很痛苦。于是,男人的順從自然被看成窩囊。而且,在第一次婚姻失敗后,靜宜沒有反思自己,改變自己,而是草率地重新選擇,“昨日重現”就順理成章了。
從改變自己開始
那么,再婚的女性怎樣避免再現“過去的故事”?
積極改變自我
每一位誤入圍城的朋友,如果決定突圍,最需要做的就是先讓自己靜下心來。離異之初,人處于情緒化心態下,智商會降低,甚至很“弱智”。這個時候,最不該做的事是選擇。許多再婚的失敗,往往都是草率選擇的結果。因此,一定要靜下心來思考前面婚姻的成敗得失。任何婚姻的失敗,責任都不可能全在對方,所以,要敢于正視自我,從改變自己開始來營造新生活。再婚后還需要對原家庭生活中大多數習慣進行調整,包括日常家庭活動,再婚的人需要精神準備,準備去改變已經建立的個人特點和習慣,等等,如此盡你所有去應付周遭的“轉型”,積極重建周圍的生活世界。
消除對照心理
要正確對待心理對照,即是指再婚后,在某些事件中與對方發生良性親近或劣性沖突時,形成的與前婚同類事件作態度對照的心理反應。一些人再婚后,常會將現在的配偶與以前的進行比較。如果新不如舊,則會引起復雜的懷舊心理;如果新人勝故人,這種對照也會分散當事人對婚姻本身的注意力。而且,一旦讓對方知道,還會引起心理上的不良反應,甚至會造成再婚夫妻的感情裂痕。過去的生活要忘記肯定不大容易,但要學會向前看,特別是無論何時何事都不要拿新人與舊人相比,尤其在發生磨擦時,切不可圖一時的嘴癮,說出:“你還真不如……”之類的話。不管你多么生氣,你在內心都要告訴自己,你是在用以前伴侶的優點比現在伴侶的缺點,是非理智的。因此,再婚夫婦都要養成發掘現在伴侶優點的習慣。有些人會說這一點很難做到,其實不然,我們的注意力是有選擇性的,如果你的定向為對方的優點,你就會去留意對方的優點。當再婚夫婦把注意力定向在發掘對方優點的時候,那種拿前任伴侶做比較的心態會逐漸淡化甚至消失。
不管怎樣,一旦邁出再婚這一步,就不要瞻前顧后,不要患得患失,要敢于投入,勇于付出,并堅信自己這一次的婚姻一定會收獲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