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雷小毅
(今傳媒雜志社社長助理)
主持人語: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國家對傳媒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廣播電視在我國社會發展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如今,數字時代強烈來襲,中國新聞業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新媒體技術和傳播方式不斷推陳出新,資源整合共享力度不斷加大,媒體新聞報道方式積極迎合網絡時代受眾心理、主流媒體報道方式不斷變革,主持風格和節目形式力求獨特、活潑,信息傳播方式以及媒體報道方式靈活、生動等等,這些都將促使我國廣播電視的社會服務功能日益強大。廣播電視在新媒體的沖擊下,也在極力轉變觀念和思路,不斷探尋更有價值的、更適合受眾口味的播報方式,廣播不在是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播報方式,視頻直播、廣播和網絡等媒體之間融合聯動、受眾之間深度互動等方式已經逐漸普及,這些看似與傳統廣播媒介大相徑庭的收聽體驗將會改變大眾對廣播的認識和理解。為了進一步促進廣播電視在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的、更重要的作用,本期“傳媒大講壇”著重刊發廣播電視相關方面文章,首先特邀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隋巖教授等撰文,文章全面闡述了中國廣播電視的社會功能演變過程,分析了廣播電視不斷弱化的功能和不斷凸顯的功能。南陽師范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李鵬教授撰文《“說新聞”出現的背景及個性特色》,則是探討了在新媒體激烈競爭條件下由“播”而轉為“說”, 以探尋迎合大眾的心里需求的新聞播報方式。最后一篇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聞報道歧視現象研究”(10YJC86000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系統的分析了新聞報道中的歧視現象、歧視現象形成的原因以及解決對策。本刊“傳媒大講壇”欄目一直本著促進傳媒發展的宗旨,力求刊發傳媒業經典學術研究之作,各學者觀點鞭辟入里,論述嚴謹縝密,這都將對傳媒業的發展有著較大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