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健
近日,英國薩里大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研究人員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將手機表層的細菌提取出來。研究人員發現,一部手機攜帶的細菌量可能是男廁所沖水柄細菌含量的18倍——手機上每平方厘米的地方就駐扎了12萬個細菌。按照這樣推算,整部手機起碼有上百萬個細菌。
手機為何成了病菌“窩藏點”
基于現代人對手機的依賴,人們無論是在辦公、走路、吃飯時,還是在上廁所時,都有可能接打電話、聽音樂、拍照、玩游戲等,手機被細菌“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把手機與現金、鑰匙等共放一處,還會造成更嚴重的“交叉感染”。
手機在工作時會有發熱現象,恰好為細菌的繁殖提供了便利條件。還有,不要以為機身縫隙才是細菌的最終歸宿,手機屏幕、數據線接口等,都是細菌“窩藏點”。
手機對健康的危害
手機表面存在大量的細菌,但其中大部分是無害的。不過,也有足以致病的病菌,比如沙門氏菌、流感病毒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會對人體的消化系統、呼吸系統以及皮膚產生危害。大約有20%的人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長期攜帶者,它常潛藏在人體鼻腔內,人們挖完鼻孔后再發短信就會把這種細菌帶到手機上,而這種細菌常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膿皰疹甚至敗血癥等。
打電話時,手機表面的細菌難免會被帶到面部等部位,可能會引起暗瘡、肺炎、腦膜炎等,個別女性的皮膚暗瘡可能就與頻繁使用受到病菌污染的手機有很大關系。
良好習慣可防手機致病
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手機上的病菌對人體造成傷害。如切忌一邊玩手機一邊吃零食,杜絕病從口入;不用手擦眼、揉鼻等,不僅能防止手機傳播病菌,也可預防其他疾病;盡量不要把手機借給別人使用,避免病菌交叉感染;最好把手機放在專用的手機套內,并與錢包、鑰匙、現金等物品分開放置;養成使用耳機的習慣,至少能避免手機與面部、口唇部位的接觸。
經常用酒精給手機消毒
武大人民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陳曉蓓稱:經常使用的手機最好一周消毒一次,使用較少的手機,兩周或一個月消毒一次即可。
定期用醫用酒精棉簽輕輕擦拭手機的鍵盤、屏幕以及其他部分,就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消毒殺菌效果。實驗顯示:用酒精將一部手機擦拭一遍,再檢測時,手機上的細菌數量降低了10倍,基本達到了衛生要求。
一定要注意手機的縫隙處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格外注意清理手機的縫隙處。方法:先用小毛刷或吹風機去除機殼和按鍵縫隙的灰塵,然后再用小毛刷蘸酒精對機殼和按鍵的縫隙進行消毒,最后再用吹風機吹干或晾干即可。
想要手機干凈請經常洗手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劉蘭表示:手機到底有多臟,主要取決于機主雙手的清潔程度。只要你的雙手干凈,手機也就不會有多臟。手機上的細菌大部分來自持機人自己,不會像鈔票、公交車扶手那樣交叉傳染病菌。所以,使用手機的人無需過分擔心,經常洗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