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一年一度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夕,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出現反彈,但是對這些數據可信度的懷疑仍然存在。
中國官方的GDP數據顯示,過去兩年經濟增速只是適度放緩,并且與中國政府的預期相符。2012年7.8%的經濟增速只是稍低于2010年的10.4%,并且超過了政府7.5%的目標。但是真實情況可能遠沒有官方數據顯示的那樣美好。
渣打銀行的中國經濟學家王志浩說,官方的數據低估了通脹水平,因此高估了真實的經濟增長。王志浩用衡量服務業通貨膨脹的另一種指標計算得出,中國2012年的GDP增速為5.5%,這意味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經進入硬著陸的范疇。
即使其他機構評估得出的中國2012年經濟增速數據比人們認為的要低,但仍有跡象顯示這一年是以樂觀音符收尾的。1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2.3,為連續第三個月高于50的榮枯分水嶺。搜房網的數據顯示,中國的房地產領域再次出現增長。去年最后幾個月,北京和上海的房屋銷售量大幅攀升,房價也出現上漲。
其他家庭消費指標則顯示收銀機響得沒那么快。在截至2012年11月的季度內,耐克大中華區銷售額同比下降12%。運營肯德基快餐連鎖店的百勝餐飲2012年第四季度同店銷售額下降6%。麥當勞從2012年10月至今年1月的銷售額也呈下降。這些都與顯示第四季度零售總額增長14.5%的官方數據形成了鮮明對比。
就業指標則較顯樂觀。匯豐PMI中的就業指數在12月回到50以上,1月份繼續保持,這說明企業招聘數量有所提高。百勝報告稱第四季度員工的工資同比上漲10%。這兩個數字都跟官方數據保持了同一趨勢,說明勞動力市場緊俏、工資在上漲。這應當會對2013年的消費增長起到支撐作用。數據還說明中國經濟可以在失業率不是特別高的情況下承受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

那些年過27或30歲、受過教育的單身女性在中國被稱為“剩女”。中國媒體從2007年起開始使用“剩女”一詞。中國政府當時警告說男女性別失衡問題很嚴峻。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30歲以下的男性比同齡女性多出2000萬。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約1/5的中國25歲至29歲女性未婚。相同年齡階段的男性未婚比例更高,超過1/3。
但這并不意味著她們能輕易成家,因為中國男性通常傾向于“低娶”,即與比自己年輕且學歷不如自己的女性結婚。不過,如今很多中國女性白領表示:我單身我快樂。
民進黨重量級人物謝長廷開設新浪微博賬號,一轉眼就不見了。謝長廷在接受臺灣媒體訪問時尷尬地說:“可能是駭客(黑客)入侵吧。”微博上大陸網民的反應可麻辣多了,有人調侃謝長廷一天就變成“謝停封”、“瀉停封”,更多人批評相關單位把大好的統戰機會給搞砸,并放大臺海兩岸社會制度的巨大差異。
給人家認證后,不到24小時又把人家給注銷掉,這估計不會是新浪小秘這個層級能決定的事。批準在微博開戶,是為了歡迎綠營大佬自己送上門,表明大陸統戰成功?趕緊封殺,是因為人氣太旺,擔心綠營大佬的粉絲沖破百萬千萬,反過來對大陸網民進行另一種“思想教育”?又或是擔心綠營人士通過大陸的微博平臺,凝聚自己的政治力量,反過來在臺灣選舉中挑戰大陸較屬意的國民黨?
謝長廷的微博開關都能引來這么多問題,可以想象如果臺灣地區領導人要給大陸領導人出難題,哪一天也趕湊開微博的熱鬧,那會是什么景象?能不能開,以什么身份和名義開,都將打開兩岸政治議題的潘多拉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