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國等



戰爭導火索
1910~1917年是墨西哥發生資產階級革命的時期。當時為了推翻迪亞斯和韋爾塔的獨裁統治,墨西哥工人和農民紛紛起義。其中墨西哥工人領袖是卡蘭沙,農民領袖是墨西哥著名的民族英雄佛朗西斯科·潘喬·比利亞,而美國則是迪亞斯和韋爾塔的強大后盾。在推翻政府的統治之后,墨西哥非但沒有平靜,反而陷入了大規模內戰,卡蘭沙與比利亞代表各自的階級開展多次戰爭,1915年4月,比利亞在塞拉亞地區遭受巨大失敗。
即使在內戰中受挫,然而為了反抗美國政府對墨西哥內政的粗暴干涉,比利亞毅然決定對美國施以顏色。當時,比利亞得到的情報分析顯示,處于美墨邊境地區美國一方的新墨西哥州的哥倫布鎮僅駐扎了很少的美國士兵,一支500人組成的騎兵部隊足以對付。于是比利亞在1916年3月9日清晨,率領由500名騎兵組成的部隊越過墨美邊境,對哥倫布鎮展開突襲。
令比利亞沒有想到的是,他獲得的情報并不準確,美國第13騎兵團的330名騎兵就駐扎在哥倫布鎮附近。比利亞的突襲確實讓美軍措手不及,但經過最初的慌亂之后,美軍快速集合,并使用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以及2挺哈其開斯M1909機槍對比利亞的隊伍進行反擊。很快,哥倫布鎮的民眾也使用獵槍加入了戰斗,并最終驅退了比利亞的隊伍。這場戰斗大約持續了8小時,很多建筑在襲擊中被損毀,最終美國軍隊有18人死亡,8人受傷,而比利亞的軍隊則傷亡了大約80人左右。
戰爭并沒有就此結束。當時的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在得知比利亞突襲哥倫布鎮后,馬上命令約翰·約瑟夫·潘興率重兵深入墨西哥境內,以追擊比利亞為名,武裝干涉墨西哥革命。但這次出擊遭到了墨西哥人民的抵抗,直到1917年2月美軍才撤離。
在比利亞突襲哥倫布鎮的戰斗中,美軍裝備的主要武器是當時最好的軍用步槍之一——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同時還有柯爾特M1911政府型手槍和哈其開斯M1909機槍。而比利亞率領的隊伍則是一支非常規騎兵部隊,其使用的武器種類繁雜,包括溫徹斯特M1873、M1892、M1894及M1895杠桿槍機式步槍。除此之外,還裝備有為數不少的各型毛瑟步槍,以及一些墨西哥版雷明頓M1897槍機下轉式卡賓槍。
本文主要比照雙方各自使用的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和墨西哥版雷明頓M1897槍機下轉式卡賓槍。
斯普林菲爾德M1903:旋轉后拉槍機式步槍的經典
哥倫布鎮突襲發生后,美軍最初的確措手不及。但他們很快就平復下來,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軍士兵對當時配發的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的操作非常熟練,這無疑增加了他們的信心和戰場適應性。
美軍裝備的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是0.30~40英寸克拉格一約根森旋轉后拉槍機式步槍的替代品。0.30~40英寸克拉格一約根森步槍是由挪威人設計的一款武器,其彈倉設置在機匣側面,彈倉不能用橋夾裝彈。該槍裝備美軍后不久,就出現了很多設計更巧妙實用的軍用步槍,使該槍的結構顯得過時。特別是毛瑟M1898步槍設計成功后,其優秀的性能更是讓美軍意識到,需要為部隊更換新型戰斗步槍來取代克拉格一約根森步槍。
1903年,經過多輪試驗后,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推出了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該槍仿自毛瑟步槍,由容彈量為5發的彈倉供彈,彈倉可用5發橋夾裝彈。其全槍長更短,為1115mm,槍管長610mm,全槍質量約3.9kg,這樣的長度和質量既適合步兵使用,也適合騎兵使用。
該槍表面處理細膩精致,大部分部件都經過高度拋光加發藍處理。機匣表面經過硬化及油淬火處理,使機匣呈現出多彩的外觀。
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在裝備部隊后仍在不斷進行改進。該槍最初采用0.30~03英寸口徑,槍彈彈殼為無突緣縮口式,圓彈頭質量14.3g,初速約為701m/s。盡管這種0.30~03英寸槍彈在當時的戰場上威力已足夠,但德國于1904年開發出了性能更出眾的尖彈頭槍彈,因此美國也開始開發采用尖彈頭的槍彈,研制出了著名的0.30~06英寸槍彈。該彈采用質量9.7g的銅一鎳被甲彈頭,初速比0.30~03英寸槍彈提高約122m/s。于是對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進行改進,并開始采用新型0.30~06英寸槍彈,而已經裝備部隊的0.30~03英寸老口徑版本則被返回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進行修改,以使用新型O,30-06英寸槍彈。
另外,最初制造的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采用與早期霍爾卡賓槍及斯普林菲爾德M1888活門式步槍相似的整體式桿狀刺刀。該槍被提交給時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后,羅斯福總統認為該槍的刺刀性能不佳,要求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對其進行改進。之后斯普利菲爾德兵工廠對該槍又進行了多處改進,包括換用較短的槍托,以及在槍管箍組合有刺刀卡筍,同時刺刀也換用了劍形刺刀,刀刃長406mm。
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采用梯形表尺,表尺射程2605m,表尺上帶有一個缺口式照門。其最初采用片狀準星,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后,士兵批評該準星相當纖細、脆弱,因此后來為準星設計了一個可拆卸的護翼,以對其提供保護、免受磨損,護翼則采用經過發藍處理的鋼材制造。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的細節改進一直持續到1905年才最終完成,其槍管的頂端刻印有生產的時間和地點,機匣上刻有編號。現代人可以通過槍身上的這些銘文,以及護手、槍托和拉機柄等部件的細小修改,來判斷一支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具體是什么時間生產的,以及這支槍在出廠后,是否被某些士兵自行修改過。
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從1903年開始生產,直到1927年停產,一共生產了大約150萬支。雖然該槍最大的生產商是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但巖島兵工廠也曾生產過一批該槍,產量為345779支。雖然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在使用之初就被高度評價為性能可靠,且精度高,但在斯普利菲爾德兵工廠早期生產的編號在800000以下,以及巖島兵工廠早期生產的編號在285506以下的產品,存在由于經過雙重表面硬化處理而引起機匣強度不足、脆性太高的問題。1927年,也就是該槍生產的最后一年,所有這些機匣強度不足的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都被從軍隊撤裝。現在這批略有瑕疵的槍大多被收藏家所收藏,為了安全考慮,已經不建議再被用來射擊。
墨西哥版雷明頓M1897:出眾的單發武器
墨西哥軍隊早期的武器裝備非常混雜,其自1870年代早期就開始裝備槍機下轉式步槍和卡賓槍,最早的型號包括美國雷明頓公司和惠特尼公司的產品。其裝備的槍機下轉式步槍和卡賓槍除型號多樣外,口徑也有很多,包括0.50~70英寸、0.45~70英寸、0.56~50斯潘塞口徑以及11mm西班牙口徑等。除了各型槍機下轉式步槍和卡賓槍外,還裝備了很多其他武器,包括溫徹斯特M1866步槍、皮博迪步槍、斯潘塞步槍等,也有一些墨西哥和西班牙生產的變型產品。
在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墨西哥軍隊配發了為數不少的墨西哥版雷明頓M1897槍機下轉式卡賓槍。該槍采用墨西哥版7mm毛瑟口徑,主要配發給墨西哥民兵部隊、警察部隊以及其他支援部隊使用。
槍機下轉式步槍和卡賓槍曾是19世紀末期最流行的軍用單發武器之一。其結構簡單,機匣堅固耐用。這種武器操作簡單容易,特別是采用墨西哥7mm毛瑟口徑的雷明頓M1897槍機下轉式卡賓槍,更是受到了墨西哥士兵的歡迎。在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時期,這種槍也被工人起義軍和農民起義軍所采用。
墨西哥7mm毛瑟軍用槍彈是7mm毛瑟步槍彈的一款變型產品,其采用無突緣彈殼,質量11.3g的被甲彈頭或鉛彈頭,初速約為671m/s。墨西哥版雷明頓M1897槍機下轉式卡賓槍是在原型雷明頓M1897槍機下轉式卡賓槍基礎上改成采用這種槍彈的型號。為該槍裝填槍彈和射擊時,僅需將擊錘向后扳至待擊位置;槍機上設有槍機扳桿,用拇指扳動扳桿,使槍機向后下方旋轉;此時彈膛打開,向彈膛內裝入1發槍彈,關閉槍機即可射擊。在射擊過程中,隨著擊錘向前運動,槍機下方一個空腔下的圓形突筍旋轉,以防止槍機自行打開。射擊后再次后拉槍機,即可帶動抽殼鉤動作,以便排出空彈殼。盡管該槍裝彈和射擊的過程并不像彈倉供彈的斯普林菲爾德或毛瑟步槍那樣快,但操作熟練的士兵仍能快速瞄準和射擊,射速大約為20發/分。
墨西哥版雷明頓M1897槍機下轉式卡賓槍機匣頂部刻有鷹和蛇的裝飾圖案,以及“墨西哥共和國”字樣。其全槍長922mm,槍管長521mm,全槍質量3.1kg,比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短不少,非常適合步兵及騎兵使用。該槍采用片狀準星,小型梯形表尺,表尺射程100~1300m。該槍槍托組件右側前端和尾端分別設有一個槍背帶環,用于安裝槍背帶。此外,機匣左側設有一個馬鞍環,用于騎兵使用時掛附在馬鞍上。
射擊對比顯優劣
近百年前,配備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的美軍士兵與手持墨西哥版雷明頓M1897槍機下轉式卡賓槍的墨西哥士兵,在戰場上有著怎樣的火力對決?——不妨在當今作一次射擊比拼,體味一下戰場上兩國士兵的持槍火力感受吧。
由于早期的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存在機匣強度不足的問題,為了射擊安全,在測試時選擇了一款1919年生產的后期型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該槍保存狀態非常好,彈膛幾乎沒有任何磨損,槍機機構動作平滑。
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是一款高水準的軍用旋轉后拉槍機式步槍,其無論是在整體人機工效、美觀度和操作性等方面,都無可挑剔,這一點在測試時表現得十分明顯。該槍槍托抵肩感覺良好,很容易用5發橋夾進行裝彈。射擊時扳機力稍大,為20N左右,保險機構操作容易,瞄具的瞄準效果也很好。使用彈頭質量9.7g的溫徹斯特SP彈,在91m距離上進行無依托射擊時,其平均彈著散布圓直徑為70mm,最小彈著散布圓直徑為57mm。在操作過程中,取下橋夾、裝彈入膛和拋殼動作都沒有發生任何故障。
而墨西哥版雷明頓M1897槍機下轉式卡賓槍在使用時卻發生了一些故障。曾有一批墨西哥版雷明頓M1897槍機下轉式卡賓槍在20世紀中期被進口到美國。但這些槍經常發生故障,為此很多被分解取下槍機機構,改作運動步槍。因此,墨西哥版雷明頓M1897槍機下轉式卡賓槍現在已經很難獲得,而找到保存狀態良好、可用于射擊的槍支更是難上加難。在美國所進行的這次測試中找到了一支保存狀態不錯的M1897槍機下轉式卡賓槍,其與墨西哥版本的設計完全相同,只是機匣頂部沒有鷹和蛇的裝飾圖案。
射擊時使用的槍彈是彈頭質量為11.3g的雷明頓Accutip彈。在91m距離上采用有依托射擊方式,結果顯示,雖然彈著點稍有一點偏高,但該槍的表現與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一樣好,最小彈著散布圓直徑也是57mm。射擊中感到,該槍后坐力較輕,槍機機構動作平滑,扳機干脆利落,扳機力約為14N,瞄具的瞄準效果也很好,但射擊噪聲較大。
應當說,兩支槍的射擊表現都不錯,不過,墨西哥版雷明頓M1897槍機下轉式卡賓槍較高的故障率一定在當年讓墨西哥士兵吃到了苦頭,由此招至殞命的士兵也當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