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坤
摘 要 本文主要基于管理學、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理論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現有中國快遞業的市場結構,在參考大量參考文獻的基礎之上,通過市場集中度層面對快遞市場各個業務領域的結構做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 快遞市場 市場結構 市場集中度
一、引言
伴隨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化,市場競爭瞬息萬變,企業在商務活動中對快速遞送商業文件及樣品的需求愈來愈高,一般郵政服務和一般貨運服務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這種需求,于是從傳統的貨物運輸服務中逐漸產生一個新的分支即快遞服務(Express Service)。近年來電子商務帶動網絡迅速發展與普及,其配送及相關服務對快遞業提出了許多新的需要,這些為快遞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契機。但隨著快遞市場的對外開放,跨國快遞公司紛紛涌進我國市場,對我國本土的快遞企業形成了巨大的沖擊。目前,在中國的快遞市場主要體現為四股力量的競爭與博弈:中國郵政EMS,非郵政國有快遞(以中外運、中鐵快運、中國民航快遞等為代表),跨國快遞企業(UPS,FedEx,DHL),以及國內民營快遞企業(申通,順豐等)。
二、快遞的概念
快遞服務是指承運方將托運方指定在特定時間內運達目的地的物品,以最快的運輸方式,運輸和配送到指定的目的地或目標客戶手中。快遞的市場基礎是對時間比較敏感的運輸需求。
三、中國快遞市場結構分析
主要從快遞市場集中度層面分析了快遞市場,集中度通常可以分為一般集中度和市場集中度。由于市場集中度是反映特定市場的集中程度的指標,因此本文主要以市場集中度來衡量市場中壟斷力形成的關系。
衡量市場集中度的指標有絕對市場集中度指標、相對市場集中度指標、H.I指數等,由于最基本的市場集中度指標是絕對集中度,因此本文主要以絕對集中度指標對快遞市場進行集中度分析。
絕對市場集中度指標通常用在規模上處于前幾位企業的生產、銷售、資產或職工累計數量(或數額)占整個市場的生產、銷售、資產、職工總量的比重來表示。
最早運用絕對集中度指標對產業的壟斷和競爭程度進行分類研究的是貝恩教授,并將集中類型分成6個等級,以各快遞企業所占市場份額來計算快遞市場的絕對集中度指標,本文分別按國際快遞市場份額、國內城際快遞市場份額、同城快遞市場份額對其進行分析。
(1)國際快遞市場
國際快遞業務一般是由規模較大的快遞公司來經營和運作的。盡管中國目前有大通快遞、民航快遞、中鐵快運、中遠物流等130家快遞公司聲稱具備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的能力,但是,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的仍然是EMS、FedEx、UPS、TNT。中國國際快遞市場的集中度程度一直都相當高,四大國際快遞公司占有中國國際快遞市場主要份額,目前占據90%的市場份額。中國郵政快遞服務公司,在國際快遞業務市場份額由20世紀90年代初的90%下降到現在的10%。
根據貝恩對產業壟斷和競爭類型的劃分所示,國際快遞業務領域中四大國際快遞公司占據80%的市場份額,中國郵政快遞服務公司占據10%的市場份額,前四位的市場占有率達到80%,前五位的市場占有率達到90%,因此,在國際快遞業務領域中,快遞市場屬于極高寡占型,即屬于寡頭壟斷市場。
(2)國內城際快遞市場
中國郵政快遞服務公司(EMS)是國內快遞市場的主導者。中國郵政快遞服務公司80%以上的業務是國內異地快遞業務,2004年該公司業務量占國內快遞市場份額的70%左右,占據著絕對優勢地位。
非郵政的國有運輸企業和眾多的民營企業,也是國內快遞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國有運輸企業的代表著有中國民航快遞有限責任公司、中鐵快運有限公司和揚子江快運航空公司等。這些企業與中國郵政快遞服務公司一樣,業務并不只局限于某一特定的經濟區域或區域之間,而是遍及全國。
民營中小型企業受技術裝備和網絡的局限,一般專做區域內的業務。盡管如此,民營快遞企業仍在迅速成長壯大。如上海申通快遞公司,在江、浙,滬地區,上海申通的小件市場份額已達30%。
根據貝恩對產業壟斷和競爭類型的劃分所示,國內城際快遞業務領域中中國郵政快遞服務公司占70%左右,國內較大的民營快遞企業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前四位的市場占有率超過75%,因此,在國際快遞業務領域中,快遞市場屬于極高寡占型,即屬于寡頭壟斷市場。
(3)同城快遞市場
同城快遞是今年快遞業務中增長最快的業務。它依賴的是一套能夠充分調動業務員積極性的靈活的管理體制和分配機制。較低的技術含量導致較低的行業進入門檻,較低的進入門檻導致高度分散、高度競爭的市場結構。
目前,民營快遞企業占同城快遞市場份額的75%以上。隨著進入該市場的企業增加,競爭日趨激烈。競爭的結果刺激了市場需求的擴大,導致企業業務量成倍的增長,但市場集中程度并未提高。然而,在國內同城快遞市場迅速擴張過程中,國際快遞企業甚至國內大型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很難在這個市場立足。
雖然民營快遞企業占同城快遞市場份額的75%以上,但是民營快遞企業數目很多,高度分散,根據貝恩對產業壟斷和競爭類型的劃分,在同城快遞業務領域中,快遞市場屬于原子型,即屬于完全競爭市場。
四、結論
在研究過程中,文章主要基于管理學、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理論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現有中國快遞業的市場結構,在參考大量參考文獻的基礎之上,對快遞市場各個業務領域的結構做了詳細的闡述。
參考文獻:
[1]郭赟芳,段滿珍,劉穎嬌.新形勢下我國快遞業發展思考[J].交通與運輸,2010,7:128-130.
[2]尹伯成.西方經濟學簡明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36-185.
[3]楊公仆,夏大慰,龔仰軍.產業經濟學教程[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48-96.
[4]徐希燕.中國快遞產業發展研究報告[R].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3.
[5]曹杰 李嚴鋒 許湘津,基于多寡頭模型分析跨國快遞公司對我國市場的擴張[J],物流技術,2011.11:106-108.
(作者單位:長安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