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玲
歌唱是一門通過聲音和語言來表達真實情感的應用科學。姿勢、呼吸、發聲和語言在演唱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歌者才能完美展現作品和演繹歌唱的魅力。為了獲取美好的歌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略作分析和闡述。
一、正確的歌唱姿勢
歌唱的姿勢影響著呼吸的狀態,而呼吸又決定了發聲的質量,所以姿勢在歌唱中很重要。正確的姿勢才能確保呼吸的順暢,從而使發聲器官之間協調和配合,同時姿勢也能反映歌唱者的精神狀態。如彎腰駝背,外形不雅觀、姿勢不協調,長期的累積就會形成某種弊端,造成不良的發聲狀態。因此,保持正確的歌唱姿勢很重要。身體直立、保持自然放松、抬頭挺胸收腹,全身要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更要有利于呼吸的順暢,這樣才是正確的歌唱姿勢。可以將其總結為:身體要直,重心要穩,上胸要開,雙肩要松,面部自然,精神振奮。
二、良好的歌唱呼吸
呼吸是發聲的動力和歌唱的基礎,曾有名言指出:誰掌握了呼吸,誰就掌握了歌唱。
一些生理學家將人的呼吸方式分為歌唱呼吸、安靜呼吸和勞動呼吸。跟日常生活中的呼吸相比,歌唱則需要更大的肺活量,而且很注重呼吸的技巧。歌曲的音調變化復雜,而且節奏變化很快,這些都要依靠肌肉的強韌和靈活的運動來完成。 胸腹式聯合呼吸法是人們通過長期的歌唱經驗和實際體會總結出來的,它是目前最為完善、最合理有效的呼吸方法。
三、科學的發聲
只有通過科學的方法處理唱歌過程中的幾個問題,才能夠以氣息作為支撐,通過充分的共鳴和上下統一,達到對聲音運用自如的控制、可強可弱、銀色柔美等,唱出美好的聲音。
(一)正確的起音
起音是唱歌的每一個樂句開始第一個音,是指唱歌的人喉嚨從呼吸狀態轉變成發音狀態瞬間采取的方法。歌唱者在起音時需打開喉嚨、發聲自然、氣息柔和、聲音流動。同時應該把打哈欠、放下喉頭和空氣通過生門而出的動作合并在同一個時間完成,充分控制好氣息、聲帶和共鳴的協調配合。
(二)穩定的喉頭
唱歌時打開喉頭是指將后頭放在正確的位置上保持后頭的穩定,這樣口咽腔都能充分打開,聲音通暢無阻而產生良好的頭腔共鳴。打哈欠時口腔能夠自然打開,微笑時可以打開喉頭獲得高位置聲音,通過里面的哈欠外面的微笑,達到穩定喉頭的良好的歌唱狀態。
(三)良好的混聲
混聲是指通過胸腔共鳴和頭腔共鳴的混合使用產生的聲音。混聲有真聲的混聲和假聲的混聲,前者體現出結實、明亮和力度的感覺,后者則展現出柔、圓潤和高位置的一面。混聲的正確使用可以達到良好的歌唱效果,并且能夠使聲音具有穿透力。
掌握混聲唱歌的技巧,關鍵點是要求歌唱者在唱歌發聲的時候使喉頭保持在一個適當的位置,以利于唱出高聲的混聲或者低聲的混聲。一般說來,喉頭處于半打哈欠的位置是最有利于混聲歌唱的。平時在練習混聲的過程中應該著重注意解決聲區的統一問題。,換句話說就是喉頭處于半打哈欠的位置上。練習時著重解決好聲區統一的問題,既在高、中、低三個聲區真聲、假聲的混合比例問題,讓三個聲區的聲音統一起來。
聲樂的基本功是發聲歌唱訓練,這是歌唱者必須具備的條件。不管是在演唱還是發聲訓練,都應該把真假聲音結合起來,使得音色優美動人,音域寬廣,省區統一貫通。
四、自然的咬字吐字
唱歌是語言和音樂的結合。歌唱者不但要將優美動聽的聲音傳遞給聽眾,而且還要準確清晰地把歌詞內容信息正確全面地傳遞給聽眾。發聲唱歌時,咬字、吐字器官各個組成部分的動作比平時說話的時候更加敏捷而夸張。敏捷是為了使吐字更加清晰,而夸張則是為了使美化的元音或韻母通暢地延長發揮。在歌唱的時候要做到“聲中無字,字中有聲”,盡可能得字正腔圓,咬字正、吐字清、歸韻準。明代昆腔大師魏良輔在“曲牌”中說道:“曲有三絕:字清為一絕,腔純為二絕,板正為三絕。”他將字清列在首位,可見唱字準的重要性。不管是唱腔還是道白,每一樂句都要能夠按照聲調體系,把句子的意思清晰明朗表達,使觀眾聽得精確。咬字的時候要敏捷利索,唱歌的氣息要有爆發力,咬而不死;要注意唱好母音,使得字腹發音圓潤豐滿,同時保持母音時口形不變,氣息不間斷。最后要收好字尾,即歸韻。為了使歌唱給聽眾最好的聽覺效果,字尾要收得輕巧準確,這樣能夠平穩過渡,字尾要歸得恰到好處,收尾時用氣息托在音韻之上。
處理好字與字之間、字與聲之間、字與請之間、字與氣之間的關系,是在唱歌過程中追求“字正腔圓”的歌唱效果的基礎。一般說來,唱歌時要使得自娛自樂之間的轉換銜接連貫同意,在字音轉換的時候,喉嚨要始終處于打開的穩定狀態,同時,保持每個字都放在同一高部位的共鳴點上,處理好字之間的銜接轉換。另外,對于氣息的控制,是歌唱技巧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同一個字的吐發和不同字之間的轉換時,應該保持所有的字都要在氣息軌道上進行吐發和轉換。在唱歌的時候要注意處理好吐字和發聲,避免為了吐字清晰而出現發聲不穩定或者是為了發聲穩定而出現的包字現象。唱歌是感情的深情表達。對于感情含義較濃或者需要重點表達的字,在唱歌的時候可以通過對這些文字加以強調或者其他的方式,表達出抑揚頓挫和連斷的語調、語氣。
唱歌的語言,是字音的聲、韻、調的結合,要充分掌握他們之間互相作用的規律。在實際歌曲演唱的時候根據情況處理好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由于歌曲的演唱是為了表達濃厚的感情,所以要以歌曲表達的感情為主線,作為演唱歌曲的基礎,再唱歌的時候做出相應的變化,完整地把每個字都表現出來,做到真正地咬字吐字,以字帶情,字里傳情。
總而言之,唱歌是一項協調性極強的藝術活動,需要保持正確的姿勢,保證呼吸、發聲、咬字吐字的協同運動。只有處理好各個環節,才能擁有合適的聲音和唱歌技巧,從而更加完美地表達出歌曲中的感情。
(作者單位:長江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