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摘 要 城市化進程是指建立在當代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城市的整體素質和現代化水平,使城市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主導地位和中心作用的過程。城市是經濟社會現代化的物質表現,城市現代化是一個國家的現代化先驅。很多文化古城也加入這個潮流,把城市現代化作為城市發展的第一要務,過分注重對城市現代化指標的完成,因此丟失了很多比經濟更為重要的東西。
關鍵詞 城市化 古城 對策
城市化進程是指建立在當代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城市的整體素質和現代化水平,使城市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主導地位和中心作用的過程。城市現代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或省市總體實力的重要指標,因此城市現代化往往被作為許多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的優先發展對象。然而城市的文化、歷史、資源等種種基礎都是不同的,所以城市化的具體內容對于每個城市也都應該是不同的,但是有些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刻意的追求“發展”,導致城市丟失了很多更為重要和珍貴的東西,尤其是不可移動的文化結晶——文化古城。
一、古城在城市化進程中面臨的問題
城市現代化建設中,應該注重城市發展的歷史延續性。文化古城保護在城市現代化發展中的意義重大。中國文化古城在城市化進程中到底存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又將何去何從?
(一)無視地方經濟的實情,投入巨資重建文化古城
很多古城所在地方政府不考慮地方經濟的實際情況,投入巨資重建文化古城,一味的追求政績工程而忽略了城市發展中更應側重的惠民工程。
(二)片面利用自身歷史文化底蘊,主觀追求文化發展
片面利用自身歷史文化底蘊,主觀追求文化發展,忽略民生、經濟等方面的同步建設,這其實是一種“孤島經濟”,是不可取的,是城市化大躍進的典型表現。一個城市搞城市營銷,應先考慮城市是什么。城市是當代人的生活、發展,以健康和宜居為目的的生活院落,是一個生活類的系統。
(三)盲目地進行大規模的開發,不顧這些活動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
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盲目地進行大規模的開發,不顧這些活動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例如開封在資金不充足的情況下,大規模地恢復文化古城,出現諸多“爛尾樓”或“豆腐渣”工程,這些不合格的工程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大規模的樓房建造也使得腐敗尋租問題愈演愈烈。
(四)“整體性保護”和“局部性發展”的關系處理不當
在“整體性保護”和“局部性發展”的關系上處理不當,往往表現為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發展,而忽視了保護。舊城區是城市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地方,是文化古城保護的基本范疇。在市場經濟時代,衰落的文化古城遠遠不是強勢的商業文化的對手,一片片積淀豐富人文信息的歷史街區被夷為平地。
二、古城面對城市化發展的對策
文化古城保護,是當代中國城市文化建設中的重大課題。文化古城最為珍貴和稀缺的資源是它的歷史文化遺產。文化遺產記錄了歷史的腳步,有文化遺產才有今天展示古文明的可能。文化古城中一片片歷史街區、一條條古老街巷、一座座傳統建筑,就像一部部史書、一卷卷檔案,記錄著城市的滄桑歲月,貯存著城市的文化信息,見證著城市的歷史足跡。文化古城的城市化發展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從舊城改造走向文化古城保護
老城建筑是最自然的歷史博物館,代表一個城市發展的脈絡。我們應以先進的理念去指導文化古城保護,廢止“舊城改造”的提法。保護,就是堅持文化遺產的主體地位,一切以保護文化遺產為綱,最大限度地保護文化遺產的歷史文化信息,保護遺產的文化基因,規劃重點建筑保護群。
(二)從文化造假走向修舊如舊
尋找正確的文化古城保護之路是當務之急。文物保護自古以來就有經常保養、局部維修加固、重大修繕和復原重建等方法,這樣才使許多重要的建筑得以傳承下來。沒有歷代的修繕、復建,就沒有中國傳統建筑的傳承。問題的關鍵在于區別“文化造假”與“修舊如舊”,不能把文物“修舊如舊”正宗傳統方法,不加辨析,籠而統之斥為“文化造假”。在文化古城保護和修復中,應堅持四個基本方法:一是考證充分。二是遺產本位。三是“四原”保存。在修繕、重修、復建中,保存原來的建筑形制、原來的建筑結構、原來的建筑材料、原來的工藝技術。四是渾然一體。
(三)從單體保護走向整體保護
文化古城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僅僅注重保護文化遺產單體,是遠遠不夠的,這樣割斷了文化遺產的整體性、系統性和綜合性,一處處文化遺產就淪為“文化孤島”。城市和人一樣,從它誕生之日起就有了生命,越是歷史悠久的城市,其文化積淀越是深厚,生命體系越是完整。正如生命體的發展離不開母體遺傳信息的傳遞一樣,文化古城也離不開它的歷史文化傳統、歷史環境氛圍。建筑是人創造的,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審美滲透到建筑里去了,它就是一個有靈魂的人,用自己的生命訴說歷史。
(四)從文化包袱走向產業創新
在利益的比較與權衡中,向文化遺產揮起了“屠刀”。這實質上是把“珍珠”視為“垃圾”,老是資本、資格,老是漫長歲月留下的年輪,是風雨雷電留下的殘跡,是朝代更替留下的印痕。文化遺產不僅具有歷史價值、美學價值、認識價值、科學價值,而且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文化資源永遠不會枯竭,在保護中發展,可永續利用,持續不斷創造價值。文化遺產資源是一個城市最為寶貴、最為獨特的優勢,它是文化理想的旗幟,歷史情懷的表達,民族精神的象征。
文化古城現代化是在城市現代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我們希望在文化古城的現代化決策中,可以更多得表現出對文化資源的敬畏。可以預見的是,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期內,中國的文化古城現代化問題依然會成為討論的熱點。
(作者單位:長江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