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內容依托教學理念提出了語言與內容相融合的外語教學模式,對我國外語教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鑒于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教學的特殊性,分析了內容依托教學理念四大要素的含義、理論基礎和實踐意義,論證了在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教學中實施內容依托教學理念的可行性。
關鍵詞: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內容依托教學;可行性
作者簡介:祁文慧(1969-),女,江蘇江寧人,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副教授。(江蘇 南京 210003)
基金項目:本文系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重點教改項目“基于CBI理念的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教學模式構想”(項目編號:TD2011JG03)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05-0137-02
內容依托教學理念(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簡稱CBI)提出了通過學習學科知識來學習語言的教學模式。這一理念始于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的“侵沒式語言教學”,目的是探索彌補學生在語言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之間存在差異的有效方法。20世紀90年代這一教學理念被引介到我國。隨著近年來我國強調培養(yǎng)外語綜合應用能力和復合型外語人才,CBI教學理念在博士生英語課程、普通高校英語專業(yè)、普通高校大學英語課程、高職高專商務英語課程等各級各類教學中被普遍嘗試和實踐。尤其是大連外國語學院在英語專業(yè)教學各個階段和不同課程的實證研究(2007年國家社科項目)證明了CBI理念應用于英語教學的效果。
目前市場對于單一外語人才的需求已幾乎降至為零,[1]這其中的原因除了市場飽和以外,更主要的是外語專業(yè)培養(yǎng)模式過于單一。具體表現(xiàn)為:人才培養(yǎng)方向狹窄;外語教學內容過分強調語言的基礎性,忽略了語言的實用性。這勢必導致所培養(yǎng)的人才知識結構單一,適應社會的能力差。如果獨立學院仍然采用我國外語專業(yè)多年以來的培養(yǎng)模式,他們所培養(yǎng)的人才的語言能力將難及本一、本二的畢業(yè)生,認知學術語言能力更是不能相提并論,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生的發(fā)展前景堪憂。
本文希望通過分析CBI教學理念的四個要素,即以學科知識為核心,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學習新信息和符合不同群體學生的需要,[2]找出其與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之間的契合點,探討實施CBI教學理念的可行性。
一、符合不同群體學生的需要
鑒于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本身和其學生的特殊性,本文將首先討論學生群體的需要。基于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3]CBI理念提出課程設置必須符合不同學生群體的需要。因為“有意義和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是語言習得的前提。換言之,i+1式的語言輸入才能保證語言習得的產生。“對于成年學習者來說,文本材料的內容應該具有智力上的、足夠的挑戰(zhàn)性”。[4]因此各項教學活動的內容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語言水平、認知能力和情感需要;課程的安排應與學生的個人興趣和職業(yè)需求相吻合;分析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創(chuàng)造具有實際意義的、值得為之付出努力的、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和認知機會是提高語言教學效率的關鍵。
獨立學院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機構,其性質和辦學定位決定了它所招收的學生的特點。獨立學院的生源水平參差不齊,高考錄取分數(shù)與本一、本二批次的學生相差近100分,甚至獨立學院本身所招收的學生之間錄取分數(shù)也相差很大。學生的高考成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學習習慣、毅力、勤奮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等;高考成績也會影響學生對于自己當前的定位和對未來目標的追求。當然,盡管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學生的總體文化基礎不如本一、本二的學生,但是他們的智商和情商都不低。相當一部分學生是由于學習習慣不好、付出努力不夠、非英語學科的成績不好,或者高考發(fā)揮失常等原因導致高考分數(shù)偏低。而且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的學生甚至具備了其獨有的語言學習優(yōu)勢。第一,個性張揚,自信心強,有助于語言操練和實踐。第二,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有條件接觸更多的英語網(wǎng)絡資源。第三,為人熱情,善于表現(xiàn),有助于積極參加各種英語活動。第四,學好英語的愿望強烈,愿意用英語交流。第五,自尊心強,希望教師給予更多的關心和關注,教師的鼓勵和肯定對于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熱情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因此,他們在整體素質上并不一定比本一、本二的學生差。
鑒于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本身和其學生的以上特點,CBI教學理念為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教學指明了出路:課程設置要充分體現(xiàn)語言的形式、功能和意義三個方面;課堂教學要努力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動機,提高其語言學習興趣;課堂活動需要學生付出恰當?shù)恼J知,以促進學生認知的發(fā)展。具體而言,語言教學一方面要充分意識到學生的基礎知識薄弱的不足,以減輕學生課程學習的焦慮,另一方面要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充分挖掘三本學生所特有的、有利于語言學習的各種潛能,以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二、以學科知識為核心
以學科知識為核心是指要根據(jù)學科內容而不是根據(jù)目標語言的形式、功能、情景或語言技能來安排教學內容。根據(jù)CBI教學理念,語言能力需要在一些具體的學科,如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社會學、數(shù)學等學習過程中獲得。這一要素的理論基礎來自于認知科學的研究成果。認知科學界研究表明,[5]人類所有的智力活動既需要讀寫、批判思維等過程又需要內容知識;內容知識是保證過程良好運作的基礎。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的畢業(yè)生所要求掌握的語言能力包括基本人際交流能力(basic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kills,簡稱BICS)和認知學術語言能力(cognitive 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簡稱CALP)。[6]一般認為,BICS較容易習得,而CALP需要在學術語境中通過長時間學習獲得。CBI教學理念的目的正是消除將語言學習與學科知識學習相分離的現(xiàn)象,將內容教學與語言技能教學相結合,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CALP。
根據(jù)教育部對獨立學院辦學的定位,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應用英語人才。與我國高校英語專業(yè)最新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英語人才”相比,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可以被理解為兩層含義:一是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和語言應用能力,以適應生產、服務、管理等第一線崗位的需要;二是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素質應用人才。
CBI為這一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提供了先進教學理念,為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和途徑提供了指導。同時,獨立學院的辦學自主權也為“以學科知識為核心”這一要素的實施創(chuàng)造了條件。首先,獨立學院可以根據(jù)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以及自身辦學力量在一定范圍內自主設置學科和專業(yè),例如“英語+專業(yè)知識”、“英語+專業(yè)方向”、“英語+輔修專業(yè)”、“英語+第二學位”及“其他本科專業(yè)+英語輔修”等模式。其次,獨立學院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進行區(qū)別教學,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實質上,以學科知識為核心的英語專業(yè)教學在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水平的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掌握其他學科知識。
三、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
“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是指從本族語者編撰制定或者使用的材料中選取教學材料,以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理解和傳遞有意義的信息,用真實的目標語言完成現(xiàn)實的任務。“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旨在使學習者通過在另一語境中處理尚未理解的語言過程來培養(yǎng)和發(fā)展語言能力。由此,真實的語言材料與英語語言教學同等重要。這一要素的提出基于以下原因:一是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和準確、地道的語言能讓學生在接受學科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習得語言;二是真實的語言材料內容生動,蘊含了豐富的文化性和趣味性;三是真實、連貫性強的材料有助于語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內容的擴大。
在語言教學中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對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而言意義是多重的。首先,真實生動的語言材料有助于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科內容知識和優(yōu)化自身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其次,真實的語言材料,尤其是相關學科的各種題材的資料,如影視、圖片、模擬、案例等,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能易化聽、說、讀、寫、譯技能的掌握和詞匯的學習。尤其重要的是由于所學到的學科知識和語言結構都是學生能在專業(yè)學習過程中和今后的工作中直接運用到的,這大大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和強大的動力能促使學生自覺地細加工學習材料。由此,學生們在同一主題的信息之間建立縱橫交錯的網(wǎng)絡聯(lián)系,從而促進知識的理解和語言的記憶。這種由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所產生的情景興趣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語言學習的長期興趣,[7]并逐步演變?yōu)閷W習的內部動機。
四、學習新信息
學習新信息是指學生在學習目標語時應運用由母語建立起來的已有的知識來學習和評價新信息。這一要素的理論依據(jù)是建構主義學習觀。皮亞杰的發(fā)生認知論提出了一個核心概念:圖式。一個人的認知發(fā)展經歷了三個基本過程:同化、順化和平衡。個體在接收到新知識、新信息以后,迅速與生活經驗或舊知識建立聯(lián)系,并納入原有的圖式中,知識逐步積累、不斷增長的過程就叫“同化”。順化與同化相伴而行。個體面對無法納入原有圖式來同化的外來信息時,便需要經過思考和消化,調節(jié)原有圖式或重建新圖式,這一過程即為“順化”。個體認知圖式的同化和順化實質上就是從一種平衡狀態(tài)過渡到另一種較高平衡狀態(tài)的認知過程。同化至順化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觀強調個體在認知發(fā)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學習不是指學生簡單地、被動地接受書本或教師輸出的知識信息,而是靠自己主動地建構知識意義。
“學習新信息”這一要素對獨立學院學生的學習策略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探索意識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為學生只有有意識地、積極地以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努力建立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才能促進同化和順化的循環(huán)往復,從而建構新的知識結構。大多數(shù)獨立學院的學生家境較好、接觸外界的機會多、思維活躍、眼界開闊,如果他們能充分利用這些生活經歷和各種背景知識,特別是通過某一學科知識信息建構自己的外語知識,將更容易達到學習語言的目的;而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連貫的、有意義的信息將容易引起信息深加工過程,進而產生更好的語言學習效果。
通過分析內容依托教學理念的四大要素與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教學之間的契合,文章論證了在獨立學院實施內容依托教學理念的可行性。依據(jù)這一先進的教學理念,英語專業(yè)教學在充分考慮獨立學院學生存在的不足的同時,更要肯定他們的優(yōu)勢;以某一學科知識的輸入為切入點,充分調動學生語言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探索意識,激發(fā)他們的英語學習持久興趣,切實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英語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汪家樹.21世紀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yǎng)的思考[J].同濟大學學報,
2002,(2):8-11.
[2]Stryker,S.B.B.L.Leaver.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
[3]Krashen,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4]陳乃芳.Consideration in Running a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1):4-12.
[5]Sticht,T.The theory behind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J].Focus on Basics,1997,(4):2.
[6]Cummins,J.The role of primary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promoting educational success for language minority students[A].School and language minority students:A theoretical framework[C].Los Angeles:National Dissemination and Assessment Center,1981:3-49.
[7]Krapp,A.,Hidi,S.,Renninger,K.A.Interest,Learning,and Development [M].Hillsdale,NJ:Prentice-Hall,1992:3-25.
(責任編輯:孫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