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傳統的就安全抓安全、就管理抓管理的方式方法相比較,亮點做法在于:一是堅持以人為本,權責結合,把安全生產管理納入企業文化建設的范疇,利用理念創新、觀念引領以及員工對安全文化的感悟,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變被動執行為自覺行動,真正提高全員安全素質。二是突出以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為核心,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不斷發現和解決安全生產管理中的矛盾、問題,保證生產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
關鍵詞:安全文化;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作者簡介:馬桂萍(1966-),女,河北蔚縣人,張家口供電公司蔚縣輸電運檢工區政工員,館員。(河北 蔚縣 075700)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05-0173-02
實踐歷程和經驗教訓證實,電力企業發展“成”在安全、“敗”也在安全,安全永遠是電力生產的生命線。2012年印度大面積停電更加印證了這一不爭的事實。于是安全第一便成了電網事業科學發展進程中永恒的“主題歌”,為此,在電網事業不斷改革發展、管理方式不斷推陳出新、安全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必須創新安全文化建設,為生產穩定運行保駕護航。筆者對提出這一理論的原因、途徑與過程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創新安全文化建設的深層原因
安全生產在電網企業中始終處于至關重要的地位。過去雖然也比較重視安全生產,采取了一系列的技術和管理措施,但是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尤其是當今“三集五大”體系下的新管理模式、新技術標準、新流程再造,要求安全文化建設務必緊跟時代需要,把貫穿于生產經營全過程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形式創新成為與新時期電網企業形勢任務相適應、相配套的安全文化成果。
顯然,要解決這個問題僅僅依靠傳統的管理模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管理精髓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最具客觀生產力、最具主觀能動性的因素——員工的活力。通過以人為本地夯實安全管理基礎、創新安全管理方法、考核安全管理績效、轉換安全管理成果等一系列環節,把安全文化建設貫穿在生產任務整個過程中,逐步建立起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實現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安全運行的良性循環與和諧統一。
二、創新安全文化建設的途徑
安全文化是在長期的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形成、淀積的一種管理成果。它是以具體的安全生產工作為基礎,以變化著的、發展著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措施等為手段,使安全管理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升華為安全文化,具體來說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1.創新安全理念,提供精神動力
理念引領是安全文化建設的靈魂,必須將新時期的安全理念作為創新安全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一是安全道德理念,就是要把安全理念提升為安全道德,從道德范疇上約束員工的言行,使安全理念及安全道德真正滲透到員工的心靈深處,落實到安全生產的行動上。二是安全反思理念,就是要從思想理念上對電力安全事故進行深入剖析、查找根源、揭擺危害、汲取教訓,同時排查本單位的未遂事故和安全隱患,進一步達到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高。三是安全優先理念,就是要強調安全重于一切、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教育員工在生產工作中不論情況多緊急也要做到安全第一,如果條件不具備、不安全,寧可不工作。四是安全責任理念,就是讓全體員工明白設備與人身安全是每個員工義不容辭的必須承擔的絕對職責。這種責任既是對設備的防護措施,也是對自己的安保意識,更是對他人的利益維護,無論何時何地都要確保“安全你我他”。
2.推行人本管理,凝聚全員力量
推行人本管理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根本方法和有效措施。一定要把以人為本、凝心聚力作為安全管理的基本指導思想,把不斷提高全員素質、增強員工隊伍的工作能力作為建設安全文化的基礎性工作。一是要切實尊重員工、關心員工,通過“獻愛心”等活動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和幸福感,營造“企業、員工大家庭”的親密濃厚氛圍,以此來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通過形勢任務宣教、培訓講座、技術比武、知識競賽、實地演練、科技創新等途徑,使職工了解公司面臨的發展形勢和任務目標,豐富員工隊伍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術,強化全體員工的創新能力和改革執行力,從而為電力生產穩定運行提供堅實的力量支撐。
3.完善考評機制,嚴格兌現獎懲
為使各項安全規定落到實處,確保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建立科學有效的考評考核長效機制,根據核評結果進行嚴格獎懲,確切地說就是依據《安全生產獎懲規定條例》將安全生產分別納入安全生產業績考核、中層干部考核、月度綜合考評之中,把安全工作績效作為評價班組、干部和員工主要業績、獎勵懲處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在核評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堅定不移地執行“一票否決”制。因為只有這一“鐵面無私”的制度才能使安全管理制度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4.落實保障措施,形成整體合力
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循序漸進的系統工程,深入推進需要多方面的保障。因此,要根據實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一是組織保障。成立黨政一把手為組長的安全文化建設領導小組,設立以安保科長為辦公室主任的安全文化建設辦公室,充分發揮共產黨員服務隊的組織優勢和創爭優勢,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使安全文化建設工作在循序漸進中得到不斷提升。二是制度保障。各類規章制度是生產管理和運行的依據、保障,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奠基石,必須依據有關法規、標準等對傳統的制度定期進行梳理整合,有效地加以繼承和改進,尤其要對應急預案、到崗到位、安全信息等方面的規章制度進行再補充、再完善,逐步形成科學規范、務求實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體系。三是物質保障。簡單地說,安全講座的舉辦、安全工器具的配置、安全文化活動的開展、安全基金的發放、安全設施的構建等等如果沒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作堅強后盾,這些安全文化的基礎性建設就會變成“無米之炊”,因此必須做好物資保障這一先行工作。
三、創新安全文化建設的亮點做法
創新安全文化建設與傳統的就安全抓安全、就管理抓管理的方式方法相比較,其亮點做法在于:一是堅持以人為本,權責結合,把安全生產管理納入企業文化建設的范疇,利用理念創新、觀念引領以及員工對安全文化的感悟,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變被動執行到自覺行動,真正提高全員安全素質。二是突出以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為核心,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長效機制,把安全文化建設貫穿在生產任務各個環節之中,不斷發現和解決安全生產管理中的矛盾和問題,保證生產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實現安全文化、安全管理、安全運行的循序漸進與和諧統一,最終實現讓安全文化的“軟實力”、“硬作用”作為電力安全生產保駕護航的創新目標。
四、創新安全文化建設的實施過程
根據以往各種規律和經驗,應將這一實施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1.初創階段
初創階段也是形成雛形的階段。按照國網公司改革發展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確立新的安全理念,從轉變員工觀念、創新安全理念著手,通過堅持不懈地安全教育,持續不斷地強化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把安全職責作為員工最高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充分發揮員工在企業安全生產中的主導地位和主觀能動性,為安全文化建設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2.推進階段
推進階段也是豐碩成果的階段。一是推行人本管理,要大張旗鼓地開展安全文化“六進”,即安全文化進企業、進科室、進班組、進家庭、進崗位、進社區學教專題活動,將安全文化建設滲透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進一步完善、豐富安全文化建設的內容與內涵,使安全文化建設從理論到實踐形成比較嚴密的、可操作性強的結構體系。二是以生產“安全年”為載體,積極開展黨員身邊無事故、三亮三比三零(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比安全、比技能、比業績;零事故、零違章、零違紀)、深刻吸取印度大面積停電事故教訓、開展“我的責任我承諾”等活動,以此來強化員工隊伍的安全能力和安全素質,確保生產的穩定運行。在該階段,安全文化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功效在各項生產任務的執行中逐漸突顯出來,創新安全文化建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3.回頭看階段
回頭看階段也是鞏固成果的階段。就是要在認真總結經驗、查找安全管理深層次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深入而有針對性的研究分析,進一步改進完善安全管理體系,鞏固安全管理成果,實現安全文化的轉化,并且逐步建立起創新安全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將硬性管理結果轉化成“軟實力”效應,實現優秀企業文化的落地生根。此時,讓安全文化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最佳功效為生產穩定運行保駕護航的目標就會如期實現。
五、結束語
在改革發展了的新機制體制運行管理模式下必須加強安全文化建設,讓創新安全文化建設擔負起為生產穩定運行保駕護航的至高重任。與此同時,必須遵循并且務必做到以下幾方面:一是安全文化建設必須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統一。既要發揚以往安全生產中好的傳統經驗與做法,又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積極探索與時俱進的管理方法,也就是要把創新作為安全文化的活力源泉,在追求卓越、不斷超越中使安全理念更新、安全標準更高、安全成效更好。二是安全文化建設必須持之以恒扎實推進。要讓每一位員工都了解安全工作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把安全文化建設過程作為安全理念、安全技能、安全行為、安全習慣不斷提升、不斷改進、不斷發展的系統過程,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分類指導,穩定推進。三是安全文化建設必須圍繞中心工作服務實際需要。要讓安全文化建設以圍繞中心工作、服務實際需要為己任,讓安全文化建設的每個任務、每項措施、每個環節都融入到生產運行管理的全過程之中,進而實現生產、安全的互動共贏。
(責任編輯:孫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