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佳
孕期腹瀉對寶寶影響大嗎?如何止瀉?
Q孕前我的腸胃就不好,懷孕后一直注意保暖,不過,這幾天天氣冷,我有點受涼,時常拉肚子,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孩子?
A拉肚子是常見病。但在孕期,孕媽媽出現拉肚子的情況,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特別對懷孕初期的準媽媽來講,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另外,拉肚子會影響孕媽媽對于營養物質的吸收,從而影響寶寶的營養狀況。
受涼,是拉肚子的一個原因。除此之外,孕婦拉肚子還有以下一些原因。
感染 細菌、病毒經消化道感染。感染是導致孕婦拉肚子的最常見的原因。導致感染最常見的病原體有沙門氏菌屬、志賀氏痢疾桿菌、彎曲桿菌與病毒等。食物中毒或其他部位的病毒感染也可引起孕婦腹瀉。
飲食 食用粗糙、變質食物和不良飲食習慣,或由海鮮等食物過敏所引發。
合并其他慢性疾病 如甲狀腺疾病、結核、結腸炎等。
遇到拉肚子的情況,首先要去醫院判斷是哪種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生活因素引起的,屬功能性拉肚子,比如著涼、情緒緊張等,只要無感染跡象,就應當先從生活調養入手,適當補液,補足因拉肚子丟失的水分、電解質及熱量,消除引起拉肚子的不利因素。如有感染跡象則應盡早在醫生指導下進一步治療。如有合并先兆流產或先兆早產跡象則應給予保胎治療。(劉艷)
孕期要一直補鈣嗎?
Q懷孕期間,檢查出的缺鈣情況還是蠻嚴重的,已經補了快2個月了,是不是還要繼續補下去?
A鈣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對于孕媽媽來講更是必不可少。孕期孕媽媽對鈣的需求
量明顯增加。胎兒所需的養分,都是透過胎盤由母體來供給。懷孕8個月后,胎兒的骨骼與牙齒鈣化突然加速。此時需要大量鈣質,如果孕婦飲食攝取的鈣不足,將嚴重影響母親與胎兒將來的健康。
我國營養學會建議孕16周起每日攝入鈣1000毫克,懷孕最后3個月與哺乳婦女每日為1500毫克。不過,鈣的攝取目前仍以食物為主。含鈣的食物包括:豆類及其制品(黃豆、赤豆、豆腐、豆腐干)、蝦米、蝦皮、海帶、紫菜、海魚、黑芝麻、花生、胡桃、葵花子等。鹽攝入量越多,鈣的吸收越差。因此適當減少鹽的攝入有利于鈣的吸收和利用。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過量的補鈣會引起胎盤老化、胎兒顱骨過硬引發難產、新生兒囟門閉合過早影響腦發育、新生兒鎖骨骨折等情況出現。因此,孕期孕媽媽既要補鈣,更要適量。(劉艷)
懷孕就要告別一頭長發嗎?
Q有人說,頭發會搶身體內的營養,難道懷孕了就不能再留長頭發嗎?
A懷孕后不用告別一頭長發。主要看預產期是幾月份,如果是夏天,比較熱加之一頭長發,月子里容易中暑。需要說明的是:頭發生長需要多少營養和頭發有多長根本沒關系。是不是要剪短發,取決于個人的生活習慣,并沒有醫學上的利弊。組織學上,毛發由規則排列的致密的角蛋白構成。毛發露在皮膚外面的部分稱毛干,埋在皮膚內的部分稱毛根,包住毛根的上皮和結締組織便是毛囊了。毛根和毛囊的下端結合在一起,形成膨大的毛球,毛球是毛和毛囊的生長點。毛球的最底部內凹形成毛乳頭,富含神經和毛細血管,對毛發生長起誘導和維持作用。
在毛發的生長期,毛球從毛乳頭處獲取營養,發生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合成角蛋白形成毛發。隨著生長的進行,毛發被“頂”出來皮膚,成為我們所看到的毛干。看到這里,我們就能明白,毛發生長的部位在皮膚內埋著,露在外面的頭發可以看作是“死”的組織,本身不會有新陳代謝,也不消耗營養。因此,孕婦留一頭長發,并不會影響胎兒營養的吸收。
不過,懷孕時挺著大肚子洗頭會比較辛苦,坐月子時如果不洗頭,頭發太長會很不舒服。因此有些孕婦喜歡在孕期選擇短發。(王莉莉)
孕晚期站、立、坐、行走時應注意什么?
Q我孕35周,行動越來越不方便,請問孕晚期的孕婦站、立、坐、行走時應注意什么?
A孕晚期站、立、坐、行走都要適當。一般婦女保健要求孕28周過于繁重的工作需調動。隨著孕齡的增加,孕婦的體重和腹部負擔逐漸加重,膨隆的子宮壓迫著周圍的臟器和血管,尤其是對下肢靜脈的壓迫尤為明顯,所以如果長時間固定著一種體位或連續幾小時做某一動作,就會使某些臟器或血管長時間處于壓迫狀態造成血液循環受阻,因此,孕晚期的孕婦要避免長時間站、立、坐或行走長路,一般是這幾種體位交換進行,其中間(如中午)盡可能臥位休息一會兒,一般采取側臥位和左側臥位較好,切記避免仰臥位,有條件可抬高下肢臥位休息,因為孕晚期若長時間的站立容易引起下肢靜脈曲張和外陰靜脈曲張。(王莉莉)
孕婦為什么要檢查血型?
Q孕期檢查中有一項是查血型,這項檢查有必要嗎?
A有些人對孕期體檢中檢查血型的意義不太了解,不愿意做此項檢查。其實,從醫療角度考慮, 孕婦查血型是非常重要的。
1.為輸血做準備
孕婦查血型主要是為治療孕產期發生的出血性疾病做好準備。孕期發生的各種流產、早產、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癥均可引起大量出血,分娩過程中的產后出血更是發病率高,來勢兇險,根據孕婦所查血型及時準備好同型血,以便在發生上述疾病時,尤其是發生產后出血時及時搶救。
2.便于及時發現新生兒溶血癥
這是一種由于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血型抗原免疫所致的溶血性疾病。在我國,最多見的原因是母嬰ABO血型不合,其次是母嬰RH血型不合。90%以上的新生兒ABO溶血癥,發生在母親為O型血、父親是A型或B型血者。這可能與母親在受到A型或B型抗原物質刺激后,產生的免疫性抗體效價較高有關。這種免疫性抗體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導致新生兒溶血。RH血型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癥,母親為RH(-)、父親RH(+)。因此,及早做血型檢查,可以對O型或RH陰性的孕婦,做好孕期中的母嬰監測,采取相應措施預防新生兒溶血癥的發生。(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