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nity核實驗標志著原子時代正式到來,人類聽到了有史以來第一次核爆炸的聲響。1945年7月16日美國政府在新墨西哥州索克羅引爆了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其爆炸當量為2萬噸TNT炸藥。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實驗,沒有任何參考標準,因此爆炸前專家們都在打賭會發生些什么。有人預測這會是個啞炮,沒有任何影響,有的則認為這將是一次超大破壞力的實驗,空氣會開始燃燒,然后地表被焚毀,整個新墨西哥州都會被夷為平地。記者威廉姆·李·勞倫斯追蹤了整個實驗進程,并和《紐約時報》的同事提前準備了很多有關核爆后果可能性的報道,其中最離譜的就是所有參與實驗者全部壯烈犧牲。這次核爆最后留下了一個3米深、335米寬的放射性玻璃彈坑。
“胖子”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枚投入實戰的核武器,也是迄今為止最后一次在戰爭狀態下被使用的核武器。其爆炸當量相當于2.1萬噸TNT炸藥。1945年8月9日美國向日本長崎市投擲了“胖子”原子彈,6天后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原子彈快速有效地結束了殘酷血腥的二戰,但長崎市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超過10萬人喪生。核武器的使用在人類軍事歷史上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開啟了二戰結束后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核武器軍備競賽。
“沙皇炸彈”是迄今為止人類引爆過的威力最大的核彈。其爆炸當量為5000萬噸TNT炸藥,爆炸產生的巨大火球從核爆點向外擴散了107公里。這次爆炸的威力甚至波及到了1000公里外,連鄰國芬蘭境內一些住宅的玻璃都被震碎。爆炸產生的漂亮蘑菇云沖到了64公里的高空中,全世界各國的地震儀器都感應到了這次爆炸。“沙皇炸彈”原始設計的當量是1億噸TNT炸藥,但因為考慮到爆炸產生的放射性落下灰可能會超過環境承受能力,最終前蘇聯政府把當量縮小了一半。“沙皇炸彈”重27噸,因此它遠不適用于實戰,這次核試驗更多地被看作前蘇聯炫耀其軍事實力的動作。
“小男孩”是第二枚被引爆的核武器,也是人類第一次在實戰中使用的核武器。該核彈被綁在飛機上,從約9500米的高空投擲,在距離廣島市1900米的上空爆炸,其爆炸當量為1.6萬噸TNT炸藥。約7.5萬人在爆炸的巨大火球和沖擊波中當場喪生,還有15萬人在隨后幾個月的嚴重污染和輻射暴露中死亡,總死亡人數占廣島總人口的近90%。投放該核彈的艾諾拉-蓋伊號轟炸機和兩架B-29s僚機在飛往廣島的路途中,被廣島市的地面雷達精確定位。但由于雷達中顯示只有3架美國飛機,日本空軍為了節省燃料決定不出動戰斗機進行阻擊。
“布拉沃城堡”是美國固態燃料氫彈系列實驗中第一次試爆的氫彈代號。1954年3月1日它在西太平洋的比基尼環礁被引爆。這次爆炸的實際威力遠遠超過預期,先前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預測其爆炸當量在400萬到600萬噸TNT炸藥之間,然而實際當量是1500萬噸。爆炸的蘑菇云沖到近40000米的高空,即使在400公里外也能看到這個壯麗的蘑菇云。這次爆炸導致附近海域被核輻射嚴重污染,日本的漁船福龍號也受到了輻射污染,并導致一人死亡。
“艾維-邁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被引爆的氫彈,爆炸地點是西太平洋海島礁埃尼威托克。這次試驗的重要性在于其證明了通過裂變反應引發聚變反應的可行性,并向世界展示了其令人咋舌的巨大威力。至今,主要核國家都依然在使用這種設計理念來制造熱核武器。雖然這個核裝置的整體重量高達73.8公噸,但現在通過技術改進氫彈已經成功實現了小型化。這次核試驗的設計者愛德華·泰勒爆炸時身在加利福尼亞州,他觀測地震儀測出的地震波后就知道這次核試驗成功了。
1955年上半年內華達州核實驗場進行了一系列核實驗,這就是“茶壺計劃”。美國政府在這里每隔一段距離就建造了一些測試用的建筑群,軍用車輛和軍事裝備作為實驗的一部分也被安置在核爆區附近。爆炸剛結束后,軍方研究人員就接到上級命令前往距離核爆點不到900米的地方檢查核爆對建筑和軍事設置的影響。在今天看來,這系列實驗簡直是荒唐可笑,而很多人也因為上級輕率的決定而患上了輻射病。
1946年7月,美國在比基尼環礁進行了代號為“十字路口行動”的核試驗。這次行動一共進行了兩次核試驗,其中一枚就是“貝克”核彈。這次試驗的目的在于測試傳統軍艦能否承受住核爆的巨大威力。這次參與測試的艦船有“阿肯色號”和“薩拉托加號”等,它們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功勛軍艦。“十字路口行動”也是第一次核爆后在爆炸點周圍造成巨大放射性污染的試驗。此前的大氣核試驗產生的射性落下灰通常經由平流層稀釋分散。但這次核試驗是在水下爆炸,導致大量放射性物質集中在附近海域和島礁上,即使到今天,這里依然不適合人類居住。

“颶風行動”標志著英國正式成為核國家。這次核實驗在蒙特貝羅島進行,距離西澳大利亞海岸128公里。這枚原子彈的設計與“胖子”原子彈有相似之處,不過相比前者2.1萬噸的當量,“颶風行動”的爆炸當量要高一些,為2.5萬噸。當時蘇聯的威脅正日益增長,在20世紀50年代英國還有很多領土需要保衛,因此英國政府傾注了大量精力發展出了自己的核武器。
1960年12月13日,法國第一次進行了核試驗。雖然這次核爆發生在法國與阿爾及利亞的戰爭時期,但法國并沒有任何使用原子彈攻擊敵人的計劃。迄今為止,“藍色袋鼠”依然是人類史上威力最大的一次原子彈爆炸,其當量約為6.55萬噸TNT炸藥,相比之下,美國Trinity核試驗的爆炸當量只有2萬噸。這次爆炸標志著法國進入了一個密集進行核試驗的時期,直到1985年,法國因為在新西蘭附近島嶼進行核試驗而導致兩國外交關系陷入谷底后,法國才開始停止這段核爆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