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1993年,當胡頌文還在南京為成為一名氣象學家修讀時,他被診斷出腎衰竭。在六年里,他每隔幾天都要去當地醫(yī)院作血液透析。可是每次透析都要花去近600元人民幣,數年的治療花光了全家的積蓄。1999年他決定用廚具和醫(yī)用部件、靠一本教科書來建造自己的透析儀。胡頌文告訴記者:“如果你有高中學歷,理解透析原理,按照操作說明、留意透析過程,應該不會出問題。”在得知他的腎病在新的醫(yī)保計劃范圍內后,他在中國的互聯網上發(fā)了一段自制透析儀的視頻后一夜成名。雖然在新的條例下,胡先生可以用幾乎相當于自制透析儀的花費獲得正規(guī)治療,不過他說最近的醫(yī)院都還是有些遠。“以前跟醫(yī)生說我干的事情,他們都說我瘋了。”胡先生守著自己的透析機笑言。
本刊評論:
中國人的智慧再次得到國際友人的一致贊嘆,然而故事背后所透射出的醫(yī)療保險普及程度問題,卻值得嚴肅討論。
美國網民
Wandering one:我好奇這位先生會不會考慮公開他的作品。如果英國國民健康保險制度沒了,在需要透析的時候我會嘗試仿造一臺。
Darth:可能沒法申請專利,不過他可以開個eBay網店售賣配件(這是合法的)、幫助國外想擁有他那臺設備的仿制品的人。
Keepcalm:這個男人真勵志。如果我們國家有幾個這樣的就好了。我們要把移民政策轉向吸引這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