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利
[摘 要]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促進土地規模經營,解放勞動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助推農村人口向城鎮、城市流動。齊齊哈爾市委十二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上提出堅持以城市化、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為統領,全力推動齊齊哈爾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決策。實現農村經濟跨越發展,推進城市化、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必須緊緊抓住農民專業合作社這個翹點,發揮其強大的驅動器作用。
[關鍵詞]合作社;齊齊哈爾;農民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3)05 — 0081 — 02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生產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
齊齊哈爾市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畜牧業基地,在全國農村經濟社會結構和農業生產經營形式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實現農村經濟跨越發展,推進城市化、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必須緊緊抓住農民專業合作社這個翹點,發揮其強大的驅動器作用。
一、大力推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原因
1.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土地規范經營的必由之路。目前農村土地仍然以分散經營為主,雖然出現了逐步集中的趨勢,但總體上都沒有實現規模經營,都是種糧的小戶、中戶和大戶。農村一人幾畝,以家庭為單位的小戶也就種上幾十畝,中戶100-300畝,大戶1000畝左右,遠遠未達到規模經營的程度。因此,只有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土地入股走合作發展道路才能實現土地規模經營。
2.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實現現代農業的基礎和前提。現代農業是指向農業大量輸入機械、化肥、燃料、電力等各種形式的工業輔助能,用現代科技武裝,以現代管理理論和方法經營,生產效率達現代先進水平的農業。說白了,就是將現代科技、機械、管理和各類生產要素集中向農業投放,這種投放的前提應該是集中經營,分散經營平臺是不具有現代農業承載能力的。目前來看,合作社是農村土地集中經營的最有效途徑,所以說,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實現現代農業的基礎和前提。
3.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加速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催化劑。農村城鎮化是復雜的系統工程,是農村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目前的形勢看,農村經濟不夠發達是制約城鎮化的首要因素。農民進城鎮不是差錢就是差不適應,這種不適應源于土地的束縛,大多數農民被少量的幾畝幾十畝土地綁的結結實實,他們不是不想住上“洋房”,而是住別墅、住樓房根本不適應小戶農業生產,城鎮距離土地路途遙遠不說,甚至農民的小型農具都找到不合適的地方存放。怎么才能讓農民安心的走進城鎮?那就是土地有代耕,進城有崗位。合作社恰恰能夠解決代耕的問題,不僅本身能夠創造部分崗位,延伸的產業鏈可以直達城鎮,發展工業化,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所以說,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加速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催化劑。
4.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方式。無論性質是什么樣的合作社,也無論是由什么樣的人領辦的合作社,都極大的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生產力的事實是毋庸置疑的,形成規模后的種植業農資成本降低、用工成本降低,產量提高、價格提高,既增產又增收。這種降低和提高最終惠及的是擁有土地的農戶,即便是沒有真正走上合作入股的家庭式合作社也抬高了土地的承包價格,直接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二、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特點
(一)增速較快。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 ,尤其是2007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以來,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截至2012年末,全市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4160家,增速明顯。隨著市委、市政府對于合作社重視程度進一步加大,農民對于合作社的認識進一步提高,我市合作社的增長速度會進一步加大。
(二)分布廣泛。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我市七區九縣市遍地開花,聚集當地的農民,進行規模化生產經營,同時合作社的類型包括種植類、養殖類、農機類、畜牧類等多個類型。
(三)帶動力強。在市、縣、鄉三級的大力支持下,涌現出一批帶動能力非常強的合作社典型,如克山的昆豐大豆、仁發農機,依安的惠民農機,吸納了大批農民入社,土地規模化經營,帶動了大批當地的農民致富。
三、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運行不夠規范。部分合作社在整體運行上不夠規范,內部設立的制度不夠完善,科學的經營管理體制沒有有效形成。有的設立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等組織機構,但作用發揮還不夠明顯,在財務、合同、利益分配、風險規避等機制方面不夠健全,內部的管理機制也不夠完善。
(二)人才相對匱乏。保障合作社的長遠發展,人才是關鍵。目前,我市大部分合作社中存在缺乏人才的現象,合作社的管理者與社員文化素質不高,且年齡偏大。經過調研,發現目前合作社較為缺少五類人才:一是缺少帶頭領辦人才。截至2012年末,全市合作社帶動農戶36.3萬戶,距離農民全部入社目標差距很大。從調研情況看,農民有組建合作社的愿望,但缺少領辦人才。二是缺少經營管理人才。絕大多數合作社沒有專業管理人才,理事長“一肩挑”。據問卷統計,有1180家合作社缺少經營管理人才,占28.9%。三是缺少專業技術人才。據調查,合作社主要缺少農業技術、獸醫、農機維修等方面技術人才。部分農機合作社反映,維修人才緊缺制約機耕作業,設備稍有故障就得外請維修人員,費用高周期長,影響了合作社發展。四是缺少市場營銷人才。產銷一體化的合作社普遍反映缺少營銷人才。據問卷統計,缺少市場營銷人才的202家,占已注冊商標合作社的40.0%。五是缺少財務管理人才。各類合作社的財務管理,目前基本由村會計負責或委托縣鄉經管部門代理。村會計一般年齡較大、專業水平較低,縣鄉經管部門業務繁忙無法顧及全面,會計人才缺口很大。
(三)資金保障不足。對于合作社而言,無論是種養殖技術的推廣,還是合作社規模的不斷擴大,都需要充足的資金作為保障。經過調查和分析發現,合作社的資金需求與供給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缺口,而資金短缺、融資困難也成為合作社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難題。一方面,單純依靠農戶自行集資無法滿足農民合作社壯大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面,合作社在融資貸款的過程中,缺乏抵押擔保,很難成功融資。
四、對于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建議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農村繁榮、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必由之路,不管存在什么樣的問題,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都是必然選擇,必須從實際出發,攻堅克難,扎實工作,全力以赴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縱深發展。
(一)抓好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不能僅靠農民自發地去組建,要發揮政府在其組建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積極扶持,各地也都在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在工作中,應進一步強化指導與服務。一是加強宣傳,強化意識,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宣傳《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積極作用和合作理念,確保有關法規到基層、到農戶、到干部,增強廣大農民群眾合作經營、依法辦社的意識,增強廣大干部支持和促進專業合作社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二是給予農民合作社適當的政策傾斜,針對合作社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為其創造有利資金條件,解決合作社的資金困難,促進其快速發展、做大做強,形成示范效應。
(二)抓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人才隊伍建設。根據合作社類型,選擇克山昆豐、依安春城等重點合作社,組建市級培訓基地,每個縣分別組建縣級培訓基地。分批對合作社理事長、有組建合作社意向的帶頭人以及相關人才進行實地培訓;依托市內科研院所,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人員、財務會計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努力打造一支善經營、會管理、懂技術、有奉獻精神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發揮鄉土人才的地緣和親緣優勢,調動返鄉創業人員積極性,鼓勵帶頭領辦合作社。鼓勵來自農村的大學生返鄉創辦合作社或到合作社工作,組織規模較大的重點合作社參加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會,保障合作社人才的來源;爭取設立專項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訓經費,為搞好培訓提供資金保障。出臺人事、財政、保障政策,將合作社急需人才納入“三支一扶”計劃招收范圍,設置公益性崗位,招收專業對口人才為合作社服務。將合作社人才引進納入全市人才整體規劃,對招聘高級技術人才的合作社給予財政補貼。將合作社新招收人才特別是大學生納入城市社會保障體系,“優先、優惠”解決“三險一金”。
(三)抓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運行。抓典型,促進專業合作社規范化運行。認真總結示范社等好做法、好經驗,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不斷擴大合作社的社會認可度和影響力,深入人心,引起農民的重視和理解。要抓好一批典型和表彰一批先進,形成學、幫、帶的良好氛圍。要繼續堅持行之有效的辦法,力爭發展一個、規范一個、提升一個;抓引導,調動農民參與合作社管理的積極性。通過社會媒體以及業務部門宣傳合作社與普通農民的密切關系,引導農民重視自身利益,提升參與合作社管理的意識,保證合作社各項事宜的公開透明;抓制度,建立健全合作社規章制度。有關部門要幫助指導合作社根據社員意愿,量身打造符合自身實際的章程。依法依章程健全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制度和財務管理等制度,財務公開,完善二次分紅分配制度,促進合作社良性、健康、有序發展。
(四)抓好農民專業合作社產品品牌打造。積極為農民專業合作社搭建市場平臺,打造特色品牌。構建齊齊哈爾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電子商務網,宣傳各專業合作社的產品、服務、特色,以及我市良好的生態環境,收集并發布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產前、產中、產后的相關信息;以綠博會等國內外農產品博覽會、展銷會等為契機,加強品牌宣傳,推銷我市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特色產品;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打造特色品牌,包括商標申請、注冊、宣傳等都予以業務指導和資金支持。
〔參 考 文 獻〕
〔1〕 徐旭初,吳彬.治理機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績效的影響——基于浙江省52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0,(05).
〔2〕 張曉山.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趨勢探析〔J〕.管理世界,2009,(05).
〔3〕 張開華,張清林.農民專業合作社成長的困惑與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07,(05).
〔4〕 郭紅東,樓棟,胡卓紅,林迪.影響農民專業合作社成長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調查〔J〕.中國農村經濟,2009,(08).
〔5〕 黃祖輝,扶玉枝,徐旭初.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農村經濟,2011,(07).
〔責任編輯:郭梅東〕